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_ 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这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首要职责。改革开放20余年,国力强盛了,老百姓日子过好了。但毋庸讳言,这些年民有所怨,怨之所指,执法首当其冲。一些执法人员在老百姓面前耍特权,逞威风,违法执法,徇私枉法,威严神圣的法律在他们眼里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充满朝气。但是,有一些年轻人却经常充满怨气:或怨风气不正,流弊盛行,抱怨“好人难寻”;或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抱怨“投错了胎”;或怨际遇不顺、前途迷茫,抱怨没有奔头;或怨提拔太慢、待遇不高,抱怨人生乏味;或怨无爹可拼、孩子无为,抱怨独木难支。凡此种种,怨气十足,全无一点快乐。  相似文献   

3.
从组织的层面,我们还应该就何以生怨的问题作点深究,为什么我们的组织当中会有那么多的怨官呢?尤其是如果怨官在干部队伍中已达到相当比例的时候更要进行这种追问  相似文献   

4.
当代重婚犯罪大观亢立国作为一名检察官,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为了警醒世人,我从众多的重婚案卷中择其典型案例,勾勒出犯罪者的足迹,以期为那些在情感上充满酸甜苦辣的怨男忧女们说些什么,证明些什么……作茧自缚的男人佟秋生的重婚生活无疑是给自己带上了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郄丙亮 《求索》2012,(11):95-97
陈傅良的诗学思想表面看来存在雅正与怨激的矛盾,似乎难以形成统一的审美追求。但是,陈傅良在继承传统儒家诗教"怨而不怒"、追求雅正的"和平之音"基础上,坚持永嘉事功学术思路,侧重"怨愤",形成了"有为而不自其已出"的事功诗学思想,包括"怨必有道"、"以颂为警戒"、"忠愤悲壮"等三个方面。陈傅良诗学承接了传统讽谏诗的内容,将"怨"化为"戒"、"愤",既避免了苏轼怨刺诗的谤讥,又使诗歌在传统儒家诗教的范围内发挥了"经世致用"事功性职能,是在继承儒家诗教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儒家传统诗教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代铜雀台诗是宫怨文学的一部分,上承六朝,仍以古体乐府为主,五言居多,典型意象无大的变化。抒情方式以代言体为主,从六朝对铜雀妓的单一吟咏变为双重模式:既是对魏武帝铜雀妓的追忆,也是唐代宫廷歌舞妓生活的再现。宫怨主题更加鲜明,并受宫怨诗其他题材的影响,物象有所增加,时空亦有拓展,体现了唐人的开创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变革,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一些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干部队伍也不例外。在一般人眼里,干部职业稳定,社会评价高,应该是"怨气"较少的群体,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问题、矛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也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怨上级"、"怨下级"、"怨机制"等种种"怨"来。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座谈会上的讲稿《诗可以怨》,篇幅不长,内容精深。在讲稿中,他对“诗可以怨”这个古老的文学命题进行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的深入考证,特别是引证、对比了中外文论中一些很少为人所知的精当见解,读了启迪人思。  相似文献   

10.
心态决定状态。然而,面对困难、问题、矛盾,一些领导干部却摆不正心态、放不平心绪,由此生出种种怨来。一怨上。对上级的要求、部署,往往一上来就质疑。自己工作做不好,怨上级不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向社会提供岗位信息2000多个,让1000多人成功就业;通过改建、扩建、盘活校舍等方式,解决了1万多名中小学生及幼儿上学难问题;投入120.82万元财政资金,对取消药品加成进行足额财政补偿;为困难诉讼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37.7万元;破获刑事案件173起,抓获各类刑事犯罪作案成员132人……"就业怨""上学怨""看病怨""官司怨""治安怨"是在基层久存的民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平果县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五怨"改起,回应群众期盼,让一件件积存已久的民怨问题得到整改落实,让群众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前不久刚到工业园区就业的村民黄超贵,谈起现在的生活笑逐颜开:"现在我在家门口做工的工资跟以前外出务工的工资差不多,在这里就业的最大好处就是还能照顾家人。"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创建农民工创业园、启动"困难党员致富工程"、加  相似文献   

12.
吴雪伶 《前沿》2011,(8):166-169
唐代宫怨诗在意象选择上有其鲜明的特征,镜、萤、更漏、团扇等是最常用的意象,长门宫、长信宫等也是较常出现的。这些意象组成了特殊的意象群体,它们在诗中的相互组合起到了表达情感、渲染氛围和刻画人物的作用,体现了唐代宫怨诗的艺术魅力,也折射了唐人特定的情感模式与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正到基层走走,经常会听到一些牢骚话。牢骚话是群众怨言,是对基层工作的一些不满。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对于这些刚刚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一般是会迎刃而解的;如果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便会成为后遗症,从而变成老大难问题。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多怨。怨发于心,言出于口。群众对一些干部有了意见敢于提出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1日电信资费全面调整了。调整范围之广,调价幅度之大,是历来所未有的。且不说哪些价格降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单说市话费上调一项便招来了众人非议。用“骂娘”一词恐怕过于刻薄,但用“怨声载道”来形容确实并不过分。那么,人们怨的是什么呢?他们在怨:明明是市话费涨价,却要打着满足多年来消费者提出的“以分钟计价科学计费”要求的幌子,消费者让人赚走了钱,还要自己掌嘴,如此为人所愚,他们能不怨吗?他们在怨:本来市话费已经上涨,可同时又无缘无故地取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次的优惠。这无疑是搭车涨价。市话费如此一涨再涨,他们能不怨吗?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的商品大潮中,人们的商业行为往往要依照经济规律办事。其中物价的上  相似文献   

15.
"怨"兼有"委曲"、"愤恨不平"、"蓄积"三个方面的语义内容,是一种委曲不伸,愤恨不平,却又蓄积于心,不得抒发的负面生存体验。这种负面生存体验从一开始就没有游离于以"正人心"和"安天下"为己任的儒家视野之外。儒家反复强调"无怨"、"不怨",并从个体道德生活和公共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为"怨"的化解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王永收 《求索》2014,(6):146-150
“中观”研究是波怨维尔等人在反思和批剖电影宏大理论研究时所提出的慨念,而他本人所一直践行的电影诗学研究,就是这种中观思路的具体体现。形式本体和认知建构是电影诗学的两大特包,它们具体体现了波怨维尔中观研究的理论企图,但也存在着一定简约化的风险。研究者应以兼容的态度来对待备种电影理论,丰富和繁荣电影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文恒 《前沿》2008,(11):169-173
陈子龙的《庄周论》表现出对乱世之民怨毒之情的深切体察,同时又强调“怨”必归于圣贤之教方可谓之“善怨”。这些超越传统偏见而向“诗”、“庄”原始经义的回归又与他诗学观念中力返风雅的主张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论文考查了“怨”与“冤”、“怨家”与“冤家”在早期汉语文献中的源流及演变情况 ,指出由于“怨”与“冤”古音相通、引申义也曾有相同的义项及汉译佛经的影响 ,从而发生了“怨家”与“冤家”的词义感染现象 ,加之词语在运用和演变过程中在语音和词形上的区别性作用的要求 ,最终使“冤家”逐渐替换了早期形式“怨家”。  相似文献   

19.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相似文献   

20.
《论语·阳货》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经孔子这么一说,而且是与“诗”联系在一起,于是后之论者便认为,这四个字是孔子对其文艺思想的高度概括,更有人由此而演绎出《论语》在文艺创作上的艺术性原则,及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