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础制度构建:农民主体性生成的现实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其成败也直接取决于农民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当前,要正视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实,把平等权、产权和自治权等基础制度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民主体性生成的长效机制,赋予农民真正的自主权,“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对人民主体性的表达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制度层面着眼,人民主体性既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为作为主体的人民服务的自为性,也体现为作为主体的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能动性,还体现为作为主体的人民自己支配自己的自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主体性最强有力的制度表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秉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增进人民福祉,接受人民检验,在彰显人民主体性中持续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相似文献   

3.
杨家安 《民主》2008,(6):28-29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昌,农民美则中国美,农民和则国家和。农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杨淑琼  刘河元 《学理论》2009,(15):17-19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特征。这一理论要求“空巢”村农民主体建设要理清农民劳动力结构,定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宴尊重农民意愿,凸显农民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改变农民社会关系,确保农民主体自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人的主体性诉求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终极内在动力。农民政治主体性缺失是转型期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频发化、扩大化的主要动因。导致农民非制度参与的主体性因素主要体现为农民对政治参与制度的认知能力、农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感、农民对基层干部和政治组织信任感的缺失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农民作为农村民主政治的主体,其公民化的培育,政治自我的实现和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等主体性的塑造,在民主政治秩序建构中具有基础性和终极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社会和农民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格局中,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体,农民主体性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度。在实践"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格局,认清核心主体——农民弱位的事实,培育具有自我发展主体性能力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困境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关乎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农民主体力量弱化、农民主体地位架空、农民主体能动性的遮蔽化等主体性困境。基于对问题根源的分析,文章指出,通过宣传和教育激发农民文化建设的应有自觉,构建保护和发展农民主体性的文化建设平台,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农村文化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当是化解这种困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怀特海把哲学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立足有机论、整体论和过程论,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及其二元论的实体思维与抽象主体性,诉诸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重建了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基于实践观点、关系思维和历史逻辑强调主体对世界改造与认识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律与他律、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寻求主体性与客体性原则的统一,最终将主体的主体性之生成与实践、认识以及价值评价内在地协同起来。怀特海则在有机宇宙论立场之下,基于泛经验论、泛主体论,认为任何可感的现实存在都是内在关系下"现实实有"这一终极经验主体的"结合体",而拥有主体形式的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显现借助摄入与合生,以客体性为前提,互为主客体——客体是曾经的主体、主体必将客体化,进而演进到"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因此,马克思与怀特海既在存在论上超越了抽象主体,又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更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  相似文献   

9.
农民现代化与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本体论出发,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变迁,分析了农民现代化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作用。在社会转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作为发展本体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民今后的发展前途,同时也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笔者认为农民作为“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本体的其中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从而实现农民全面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水华  钱伟民 《理论导刊》2006,42(10):34-36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农民问题可以说是一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背景、社会性质千差万别,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就具有了不同的历史特点。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地位、作用和出路问题。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就集中表现为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身份转化的自主性及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起关键性的作用等方面。  一、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民的主体性还没得到真正有效的体现,要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必须重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并从完善各种政策与制度入手,让农民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农地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环节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主体间的不信任,这降低了农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原因在于农民的信任逻辑仍是传统信任机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依托的现代信任机制并不健全:一方面建构现代信任机制的主体性要素——制度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现代信任机制建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情"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忽视。此外,作为衔接以上两种信任机制的"中介"——村组织也存在权威弱化的问题,使得村庄无法建构顺畅的"农民-村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任机制,进而使得农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生折损。因此,从融合各方利益、强化社区认同、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维度提高农地规模效益应是较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在于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转型,即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重构新型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农村社区、培养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在这三大转型之中,作为主体的农民转型最为关键。因此,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下,应当积极推动农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基础。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工作,构建包括职业教育和思想观念教育在内的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目前,国内外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农民教育经验,比如四川崇州和近邻的韩国。借鉴这些已有的经验,我国现代农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更加注重常态化、系统化、组织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的,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显现。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更是解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刘渊 《理论视野》2023,(2):68-73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持续提供乡村振兴动力引擎的战略选择。区域差异、目标偏离和主体差异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意区域性差异、注重分类性要求、重视主体性培育,采取理念创新、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等方式,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领,充分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共同体之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探索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大规模、大组织、大农机、大科技、大产业、大产出等六大特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黑龙江省既存在着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好、农业科技力量雄厚等有利务件,也面临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老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等诸多制约因素.加快农业制度创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是加快发展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蓝江  方萍 《理论探讨》2006,1(6):166-170
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并不等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的抛弃,实际上,马克思已经深刻地批判了抽象化的主体性,从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只能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缺憾的主体性。但这种有限主体性并非人存在的永恒状况,对其缺憾性的超越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即实现一种真正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客观向度和主体向度的综合,只有在两者的共同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才能被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9.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野之中,克服思维误区,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消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困境,"实化"教育内容、"动化"教育实施、"活化"教育方式、"新化"教育理念,构建立体的、开放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深入阐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资源配置逻辑,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劳动力非农转移、农民市民化进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应城市资本下乡与农民财产性增收的现实需求;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衔接机制等优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