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提供的"革命逻辑"。这一"革命逻辑"的叙事包括三个逻辑环节:第一个逻辑环节是提供作为革命依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即《宣言》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原理铺垫";第二个逻辑环节是马克思恩格斯判定资产阶级自身是不会完成所谓的"改良",更不会主动放弃资产阶级统治,因此只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即《宣言》对资产阶级展开的"质疑争辩";第三个逻辑环节是革命作为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唯一手段,这一革命只能由作为真正的"普遍阶级"即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才是可能的,即《宣言》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潮的"流派批判"。  相似文献   

2.
庞丽娟 《民主》2015,(1):10-11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改革等各个方面,我认为这是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一步具体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深刻。下面,我谈几点认识:一是依法治国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中共执政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依  相似文献   

3.
四、关于中共意识形态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F.舒曼于1966年出版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一书,是专门研究中共意识形态的重要著作。书中认为,中共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为其自身提供了一个组织活动的灵魂和规范的"粘合剂",不仅能唤起组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自是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在它全面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中共的“文化革命”观却经历了由“纯粹文化”到“观念”层面革命的三次反复,最终又由“观念”层面进入政治层面的“夺权”革命.其过程错综复杂,原因多种多样.对此变迁进行梳理和分析,能使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共及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1)
1927—1937年中共革命根据地实行过合作化,创立过股份银行,发行了各类股票。中共采用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与其他政权下的股份制并不完全相同,股金较低、"强调自愿"、"可以退股"、标明"成份(成分)"等特点体现了中共政权性质和特色。中央和各地苏维埃政府颁布与股份制企业股票管理制度相关的决议、决定、方针、指示都是发行各类股票的制度框架,用以支撑票据体系的正常运行。股份制企业作为股票的发行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制度,对股票的发行实行动态的管理。股份制的出现对中共政权和各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面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宝禅 《各界》2014,(8):45-49
李艮字育初,笔名愚痴,1908年7月28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细柳区姜仁村一户农民家庭,在府君庙县立第八高小上学,后考入西安的省立第三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加入共青团,参加了驱除反动校长和教员的学生运动。 1926年夏天,河南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函安,中共地下组织积极开展护城运动,中共地下党员赵保华等人在省立第一中学开办了暑期补习学校,积极宣传革命理论,李艮入校,并加入中共。不久因为家贫而辍学,到共青团西安地委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磊 《求知》2020,(1):56-58,F000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坚守初心、为国为民,青年时期曾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求学,刻苦攻读六年,不断追求知识、探求真理,并逐渐投身革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1933年3月13日在瑞金开学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并不是中共中央局(临时中央)新创办的党校。其前身是由任弼时任校长的苏区中央局~中共中央局党校,创办于1931年11月初。再往前追溯,则是1931年7月1日创办的苏区中央局党训班。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9,(12)
<正>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相似文献   

10.
袁红章 《学理论》2009,(9):57-58
共产主义运动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间共产主义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落不到100年的时间。是共产主义理论存在问题,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者失误?作者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原理解读共产主义理论,澄清了共产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应有三个阶段。印社会主义阶段:人类共和主义阶段;共产主义阶段。对共产党在各阶段的历史使命做了新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2,(22):48-48
新加坡《海峡时报》载文称:中共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存在至今不是偶然的。在过去30年里,中共变成越来越开放的政党体制。这就使中共有别于东方集团里倒台前的其他共产主义政党。东欧国家在共产党垮台后选择了西方道路,允许不同利益集团建立了不同政治党派。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一个英雄的名字在巴渝大地上被广为传颂,一种不朽的精神在时代浪潮中被广为弘扬。杨闇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四川早期党团组织的创建者和卓越领导人、我党早期优秀军事工作领导者。1927年4月6日,他壮烈牺牲于重庆佛图关,时年29岁。他用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壮丽颂歌.留下了“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闇公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至2018年已有170年,其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意义重大,并且深刻影响以及改变着世界的发展,也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指导,并时刻高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伟大旗帜。而其中广为流传的七版序言也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反映着当时各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情况,不仅吸收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又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更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共产党宣言》七版序言的背景、内容、意义的再梳理和分析,深化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仅以此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周年。  相似文献   

14.
杨建德 《各界》2010,(2):83-86
我的父亲杨和亭是个老革命,他1927年夏参加革命,曾任绥德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西北局巡视团团长、延安直属十县管理委员会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15.
李君如 《民主》2009,(10):3-7
当前.全党正在学习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十晕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全会是在全同人民喜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罩召开的,专题研究讨论党的建设问题的全会。全会通过的《决定》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篇关于新形势下推进执政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6.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8,(34)
华国锋:因病逝世8月20日,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媒体在发布消息时给予了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评价。华国锋本姓苏,名铸,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入党。历任中共山西交城县委书记、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  相似文献   

18.
列宁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内容,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这一思想从如何克服与超越无产阶级自发性这一问题展开,认为工人阶级“最初碰到”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工人阶级的自发性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运动。只有在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下,通过“自我革命”等方式摆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出“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无产阶级才能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面对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的长期存在,列宁更加重视严格管党、治党、清党的问题,在党的组织建设中注重区分究竟是为了“个人好处”入党还是为了“共产主义”愿意“自我牺牲”而入党,制定严格的党员标准,通过增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来解决“谁战胜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列宁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对推进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生 《邓小平研究》2016,(6):157-157
2016年是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11月5日,由中共泸州市委、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纳溪区委、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纪念护国战争胜利100周年大会'系列活动在泸州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少将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海军政治部、新华社、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讲武堂等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活动,护国战争的主要发起者、领导者蔡锷将军的亲属也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刘明 《学理论》2008,(6):83-84
胡志明在《中国革命与越南革命》一文中这样写到:“中国的革命和越南的革命真是:恩深、情重、义长,友好精神永放光芒。”他清晰地记得“曾经有两个时期荣幸地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嘲,而时间最长,对他从事越南革命活动影响最深的是1924~1927年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