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代性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危机的产物,其本质并不是全球一体化,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新自由主义并不能摆脱资本主义固有的产能过剩的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判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深刻反思美国金融危机,必须探索一种超越新自由主义的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重新思考,也对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提出了新要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需要有效的国家干预,需要政府对市场的理性培育,节约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本,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模式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波及并影响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表现,是当代全球公共部门治道变革的有机组成。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全面反思,但是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的取向不会因此发生重大的转变。从国内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实践来看,托管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和产权整体转让模式是较为典型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不论是在改革的进路、力度、目标,还是在绩效、阻力与风险等方面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文章借助于浙江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实证材料,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解读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不同模式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正在后冷战时期,随着西方在政治军事领域与苏联竞争的"胜出"以及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的盛行,美国主导的西方经济治理目标是推动自由贸易、资本流通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按照新自由主义的逻辑,世界经济政策必须遵循在美英等国大行其道的新古典经济学,必须在自由市场原则下运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对西方自鸣得意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大打击。很明显,西方主流经济学没有任何能力预测金融危机这类重大事件,痴迷于数学建模的新古典经济学是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在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金融危机以铁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否定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世界出现了由制度危机向意识形态危机转化的态势,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严峻考验,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陈瑜 《党政论坛》2009,(14):5-5
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最深刻的原因,是由于在旧的、传统的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消费资本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消费需求不足和消费资本缺位,才是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武海宝 《理论与改革》2022,(4):61-71+16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美国所开创并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遭遇了严重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金融垄断资本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基础。美国新自由主义是美国金融垄断资本进行统治的一套社会制度、政策体系和意识形态。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积累有其上升期和下降期,二者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界。当金融垄断资本处于积累的上升期时,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兴起发展,高歌猛进,成为推动金融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当金融垄断资本处于积累下降期时,新自由主义也遭遇危机,并向右翼民粹主义转化。右翼民粹主义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出的一种更加反动的形态,是新自由主义由衰落而走向解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国际垄断资本扩张的需要,具有阶级性、虚伪性、欺骗性、危害性。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自由化的要求,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对开放市场的追求,资本的安全性追求政府干预的最小化。新自由主义的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要素的物态、货币形态和劳动力对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渴望和依赖。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潮,近代自由主义产生干17世纪的英国,并经历了一个由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变过程.在自由主义发展的几个主要时期,人们对"自由"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导致自由主义对国家角色和作用认识的变化,反映在政治实践中,就是国家从消极的"守夜人"转变为积极的"干预者".  相似文献   

10.
张腾 《学理论》2012,(20):22-23
从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方社会主流政治思潮经历了"新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新保守主义与保守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演变。面临当下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围绕福利国家问题的各种政治思潮再次激荡起来,福利全球化或许是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的定义是对新自由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我们对新自由主义开展研究的基础。新自由主义一词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流行,当然,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现象则出现得更早。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在上个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左翼不仅从理论而且从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批判,甚至形成了一种运动。这是因为,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内在矛盾已经充分展开,另一方面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也随之深化。但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本质还需在理论上进行概括。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这项工作有一定困难,因为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并非一目了然。正如一位加拿大学者所说:“新  相似文献   

12.
正新自由主义微调关于政府作用的认识新自由主义虽然不得不承认政府干预在某些领域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甚至希望通过政府干预巩固自由市场制度。但是,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希望运用新型的市场导向规则和政策来创造新的管理方式,以促进"新"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自身的市场化或者说竞争型政府的产生,政府开始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干预者"而行动。这种竞争型政府的目的不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在一种全球化水平上提升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正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频遇失败新自由主义的内容反映了其学术理论、政策纲领、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对其理论观点、流派演变、政策手段等诸方面都有详细的分析。总的说来,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所谓"三个三",即"以‘三论’——人性自私论、私有制永恒论和市场万能论为理论基石;以‘三反’——反社会主义、反公有制、反国家干预为政治取向;以‘三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政策主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逐渐走出"书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学派范式,可以将中国改革的解读范式归纳为六种:第一是技术范式或物本范式,第二是经典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第三是新制度学派范式,第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第五是新自由主义范式,第六是马克思三形态理论范式。从人本视野来看,前五种理论范式分别有程度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局限性,第六种理论范式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观念在其自我表达中作为一种普遍的抽象权利,但在其具体历史语境中则始终指向"资本自由"和"欲望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念虽然分享了自由主义共同的历史出发点,但是却有着超越性的诠释路径。马克思将自由劳动理解为人的本质性力量,用劳动自由扬弃了政治自由,并批判了欲望自由。把握两种自由观的不同逻辑向度,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传统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之区别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影响实践政策的角度来看,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轮各国的救市政策本质上仍然属于凯恩斯主义式的救急方案.并不会改变西方社会中自由市场制度的根本基础。目前共享宏观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自由市场制度的拥护者,各种形态的凯恩斯主义反对的只是放任主义形态的市场经济。即使是凯恩斯主义者对政府使用短期政策目标来管理长期经济增长的智慧也持谨慎态度。通过长期的争论,它们的理论分岐原本就在不断缩小,这次金融危机将会加速它们的理论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载体。相关国家的实践表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具有整合民族国家的一般历史趋势,这一历史趋势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是资本扩张。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拓展、实现资本扩张的历史过程中,呈现出内在的结构性矛盾。这一内在矛盾经过不同环节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面临着历史限度。当前,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变局、进行的政策调整是这种历史限度的合乎逻辑的表现和结果。新自由主义困境为人类全球化的推进开辟了新的空间,世界体系将在加速调整中重塑。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中国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为透视新自由主义困境提供了镜鉴,中国方案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基因病。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传统经济危机的变种,对其分析不能仅停留在主观心理层面上,应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论,从资本本性和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上分析危机的本质,从而找到克服危机的根本办法。新自由主义已走进死胡同,社会主义是克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袁伟 《理论视野》2023,(10):5-10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早期经济学哲学批判视域中,马克思将资本主要看作积累的劳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入发展时期,马克思在积累的劳动的基础上认识到了资本的社会关系本质;到了《资本论》及其手稿和晚年,马克思又认识到了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马克思对资本本质认识的这一动态演进过程清晰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澄清当下有关资本的认识误区,为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行为规律,从而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引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和现实看,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相互渗透和影响,存在着趋同现象,但是社会民主主义强调平等公正,不是无保留地承认市场经济,仍坚持对资本主义进行批评,与自由主义还是有差别的。全球化使资本处于强势,反对全球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