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君毅认为,人文是在与非人文、超人文、次人文、反人文的斗争和融摄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文化根本上是一以儒家为主流的“人文中心”的文化,它源于周之礼乐文化,自觉于孔子的传承和反省,并经历了汉代重历史精神、魏晋重艺术精神、隋唐重宗教精神、宋明重哲学精神、清代重科学精神等阶段和形态。由于儒家人文精神的融摄性和全面性,它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未来的发展中将必然居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注定在中国这方水土上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两者的融合也将在深广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中迸发出更绚烂的火花。诚然,始终拥护共产党,致力于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使儒家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坚定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濡以沫",才能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天,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世界格局之中。面对当今文化发展的这种新形势,我们要积极构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力争让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的竞争中得以全面提升,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奉献智慧。  相似文献   

4.
今天,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世界格局之中。面对当今文化发展的这种新形势,我们要积极构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力争让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的竞争中得以全面提升,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奉献智慧。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奠基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经典对其思想文化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欧洲传教士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儒学对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民主政治和现代教育体系构建,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20世纪军事、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改变了世界格局,带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促使中国文化现代性生成。中国文化现代性就是新的世界体系出现之后为文化领域带来的新思潮、新变化。文化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家国观念的变化、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和文化产业的出现以及日益壮大。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就是坚守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接受文化多元化,并将西方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和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于,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奠定了国家形象建设的基本面。面对中国崛起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着力国家人文精神塑造。更需要把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和合“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国加快融入到国际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主流之中,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综观世界文明史,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美国文化、儒家文明等都不是孤立生成与发展的。在频繁的交往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互相融合与学习,从而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综观世界文明史,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美国文化、儒家文明等都不是孤立生成与发展的。在频繁的交往中,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互相融合与学习,从而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化以"理性"精神为主导,其率先步入现代化也与这种理性精神的普遍贯彻密不可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以"情理"精神尤其是儒家的"血亲情理"为主导。由于两者之间的深度差异和张力冲突,中国社会如何在情理性的文化传统中完成理性化的历史使命,如何在肯定西方理性精神的现代意义的同时发挥中国情理精神的前现代-后现代意义,我们有必要通过"后儒家"的构想,探讨一条把中国传统的情理价值观加以现代化,以达成两种精神内在统一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必要的宗教资源 ,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其他文化形态一样 ,都求助于自然 ,使其本来人为设定的文化价值和理想自然化。儒家文化自然化有两条路径 :一是认为人类道德是生而有之的内向自然化路径 ,另一是认为人类道德来自天的外向自然化路径。这两条路径相辅相成 ,使儒家文化形成既内在地肯定人的感情、又将人的感情归之于天然内在超越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经验理性、中道和谐以及真善美的人文主义追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三大品质,这是与世界其他法文化的区别。了解中国法文化的品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核心价值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要求。马克思的社会性别意识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人类意识,这应该是理解先进性别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之点。从中我们可以反观世界与中国的更深层面的变化及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年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习传承好传统文化,要熟读中国历史,弘扬传统美德,培育人文精神;还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加强个人修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站在服务国家大局的高度弘扬先进文化;二是要培育以自立创新精神为支撑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三是要应对世界文化挑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塑造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汇聚于先进文化的潮流之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上的一体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指的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全球化并非世界文化的同质化。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将会一统天下。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积极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是既富现实意义又具战略意义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由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文化全球化正在形成 ,它反映了人类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的发展趋势。虽然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推行强势文化咄咄逼人 ,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又是文化发展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博采各民族文化之中不断创新 ,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加强文化建设,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战略方针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宗旨,必须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文化繁荣的基本保障,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障学术自由,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文化发展的前途,是面向世界,具有历史眼光,走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道路。只有全面贯彻这一基本战略方针,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9.
"仁爱生命"的道德观理念是中国传统人文理念尤其是儒家学派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文理念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可资借鉴的良好文化资源.对生命的"仁爱"这种道德情怀同对万物的"敬畏"这种宗教情怀一样,它都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万物,对自然的一种心灵关怀,一种行为庇护.建构现代合理的生态伦理,需要寻找和获得这种人文理念作为深层次之文化动力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涵盖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文化内涵,要稳妥地实现这一梦想,须先重视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匹配问题;社会上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文化产品、精品的匮乏问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支撑的基础工程值得思考:引导国民对共同的理想信仰的坚守,倡导全社会崇德向善的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引领文化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扩大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