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艳荣 《行政与法》2013,(11):45-48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等多维度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一方面,新媒体以便捷、高效、即时、互动等方式推动着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在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并利用新媒体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
杨振刚  鲍胜 《法制与社会》2011,(16):199-199
新媒体是社会管理系统在创新和演化过程中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通过影响社会的认知方式、组织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对社会管理的变革需求、主体完善、动力来源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最高法院在借助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方面推出新举措,官方微博在新浪网开通,官方微信在腾讯网开通,标志着最高法院在运用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加大民意沟通、主动拓宽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渠道等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信息互动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叠加传播效应和事件发生的社会影响范围。新媒体已然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在传播与被传播之中,新媒体冲击着司法舆论,影响着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科学化已成为社会管理领域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视阈下社会治理面临的全新挑战、新媒体视阈下社会治理科学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探索新媒体视阈下社会治理科学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媒体日益成为公众获取知识、表达民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在新媒体视阈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为此,我们应着重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加强网络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金从助 《法制与社会》2012,(18):198+200
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后,民行检察工作应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寻找新的切入点,创新监督方式,形成新的思路和做法,反过来推动民行检察工作.本文通过浅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及其与民行检察工作的关系,然后对民行检察工作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完善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龙敦波 《法制与社会》2012,(28):198-199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机关的重点工作.法治是新时期社会管理方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手段,理应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在遵循法治的框架和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检察职能,延伸检察触角,找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8.
郭秀峰 《法制与社会》2012,(36):200-201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方式,已被各级检察机关所广泛运用.但是,在实践中,检察建议也因主客观原因导致其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笔者结合自己工作所在醴陵检察院工作实践,通过对检察建议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以期能对运用检察建议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理应将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加以深入研究.本文将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正当性入手从而论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重要切入点的契合度,进而指出两者应有的互动方式及其加强.  相似文献   

10.
李宝君 《法制与社会》2013,(31):204-205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者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的组织调控活动,通过这种组织调控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管理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要在依法明晰社会管理权界限基础上,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明确政府和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改进行政执法的方式,并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空间和时间等多个维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数据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传播成本更低,信息量更加丰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邪教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段来蛊惑群众,社会风险性急速加剧,给反邪教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掌握互联网背景下邪教的传播特...  相似文献   

12.
危巍 《法制与社会》2015,(7):203-205,22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步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西部地区同全国各地一样,也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与新问题.此外,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社会管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管理者必须探索社会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方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那么,如何创新社会管理?这是社会管理者一直苦苦探索的大事.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社会管理特点、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揭示西部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并就法治促进西部地区创新社会管理进行初步探讨,期待为西部地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体系,由内而外为"和谐稳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方式和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途径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露 《法制与社会》2012,(1):195-196
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动主体,人民法院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从参与的方式、途径出发,对人民法院如何开拓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提供一些启发,并供法官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基层社会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效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理顺基层社会关系等为着力点,提出了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任务,同时也与检察工作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分析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入手,厘清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与方法,提出检察机关应立足法律监督职能,通过更新观念,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转变监督方式,变“机械”监督为“能动”监督;完善机制,由个案处理转向法律监督保障机制的形成;服务人民,融“管理”于“服务”之中等手段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思想观念的变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社会管理观念转变滞后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中存在许多误区的重要根源之一.不管是经济附属取向、僵化稳定倾向的社会管理地位,还是重政府包揽、轻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主体结构,抑或是重“运动式”应对、轻规范化建设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及强管控、弱服务的社会管理方式,甚至是重招录选拔、轻教育管理的人事管理方式等误区,主要都是源于“经济决定论”、“稳定中心论”、全能政府观、人治意识、管理本位和传统人事管理等观念转变滞后的影响.因此,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必须摒弃落后的社会管理观念,确立进步的社会管理观念,即树立服务优先意识、公共治理意识、依法管理意识、制度正义意识、源头治理意识、基层本位意识、科学用人意识以及和谐稳定意识,并以这些进步观念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李卫东 《法制与社会》2014,(14):173+175
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介质,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改变了原有的执法环境,对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时代对检察机关执法行为的监督日益加强,甚至是用放大镜审视检察工作、评价检察队伍。因此,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提高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是检察机关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存在诸多缺陷.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就应当加强中央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统筹和指导,合理发挥地方国家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责,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主张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管理程序的民主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对我国行政给付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行政给付已经不能简单定位于行政救助或者行政物质帮助,而是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变。我国目前的行政给付制度在主体、方式、程序等方面均需要有所突破,给付主体要实现从行政主体到多元社会主体的转变、给付方式要实现从行政行为方式到公私结合方式的转变,给付程序要实现从行政主导到公众参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