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1926年3月18日,时任黄埔校长的蒋介石与军校内孙文主义学会蓄谋,在蒋结拜兄弟欧阳格(时任海军学校教育长),以学校驻省办事处名义,命令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中山舰至黄埔港待命.当中山舰开至黄埔后,蒋介石竟否认有过调令,竟诬称中山舰擅入黄埔,是“共产党员阴谋暴动,要推翻国民政府”.并于20日晨3时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了李之龙,并拘捕了黄埔学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部共产党员达40余人,解除了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并将第一军党代表周恩来软禁起采,逼迫其为首的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原称永丰舰,是清末(1910年)由海军大臣载洵与海军统领萨镇冰在日本三菱工厂订购的一艘护卫舰.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夕。蒋介石集团加紧了对海军的控制,逼迫海军官兵去台。在此情况下,一大批闽系海军军官纷纷回闽,匿居福州,一批批被迫经福州撤往台湾的海军官兵及家属也逗留福州,观察时局的发展。一时间原在福州的海军元老和在闽的各海军机构的官兵云集起来,寻求新的出路。中共中央社会部上海站对于策反闽系海军的工作十分重视。上海工作站的林亨元向吴克坚建议,由中央社会部直接派人到福州进行策反海军的活动,并物色回福州活动的人选,选中了原国民党海军月刊社长、海军上校郭寿生,原国民党海军总部六署少将署长曾国晟,以及少校营长叶可钰等人,由中央社会部的吴寿康负责,组成福州工作站,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展福州海军的策反工作。萨镇冰、陈绍宽是海军中最有影响、最有威望的宿将,他们的主张和举动,直接影响到闽系海军官兵的去  相似文献   

3.
1949年2月,正当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接连告捷之际,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国民党最大的王牌军舰——“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开赴解放区!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军舰.中共中央决定筹建人民海军.周恩来副主席提议:建军先建校,由张学思负责组建一所海军学校,作为培训海军军事技术干部的基地.4月,张学思赴北平中南海,受到周副主席和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的亲切接见,领受了这项光荣任务.他为从事一个全新的军种——人民海军建设事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由此也联想起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那是1929年春天,日本派了一支联合舰队到中国大连来炫耀武力,特请张学良将军前去参观.张学良没有去,他派四弟张学思和长子张闾(日旬)为代表前往.张学思在大连参观了日本军舰的演习,看见日本军舰在中国的海域耀武扬威地来往奔驶,不由想起小学老师讲的日军屠杀我旅顺百姓的罪行,心里很不好受.他想,为什么中国不能建起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同日本一比高低呢?他幻想有朝一日去干海军,在海上同日寇一决雌雄.没想到,事隔二十年,少年时代的幻想竟成现实.张学思从北平返回沈阳,顾不得回家看一眼刚刚出世的女儿,他向东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中,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白话诗、海军元老萨镇冰的七绝、和空军战士陈禅心的集句诗,曾蜚声当年陪都重庆文坛,并分别享有陆军诗人、海军诗人和空军诗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很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1866年,严复以优异成绩考入沈葆桢创办的海军福州船政求是堂艺局,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被清政府公派到英国留学,在那里依然学习海军军事。与严复同时赴英留学的还有刘步蟾、蒋超英、方伯谦、叶祖珏、萨镇冰等一批精英。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先锋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6.
田汉与萨镇冰,一个是戏剧大师,一个是海军界元老。论籍贯,一个是长沙人,一个是福州人;论年龄,他们相差整整40岁。然而,重建海军,抗日御侮的共同愿望,却为他们架起了一座会见的桥梁。 1927年 9月23日的江阴之战,国民党海军中历史最悠久,战斗力最强的闽系海军被日军击垮。受当的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当时军政界及军事理论界普遍盛行“制海在空”、“优空弃海”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制空权,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就行了,有没有海军无关抗战大局。我国海岸线有一万多里,要不要海军,如何建立强大的海军就成了所有关。抗战前心的中国人注目的焦点。 为了澄清人们的思想混乱,报道西方的海上战局并总结经验资为他山之石,更为了要明确中国海  相似文献   

7.
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空军不是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在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过程中,其陆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3飞行团,其基地为武汉和山西运城两地。而海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2、第3联合航空队,其基地为武汉、孝感和宜昌等地。为达到所谓"政略轰炸"的目的,日军陆海军航空部队都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建立前,我军基本上是单一陆军,且陆军又以步兵为主。为推进人民军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1949年1月,中央政治局提出,争取在1949-1950年间组成一支具有一定实战能力的空军、海军,加强炮兵、工兵等诸兵种建设。"建设人民的海军"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1949年8月至12月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先后为海  相似文献   

9.
人民海军最初的"家底":134艘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舰艇 1950年初,刚刚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风尘仆仆地来到海防重镇威海.他是到刘公岛进行设防勘察的.随行参谋人员在码头边向渔民租了一条小船.航渡中,当渔民得知萧劲光就是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员时,不禁睁大了眼睛,以不可思议的口气说:"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渔船?!"  相似文献   

10.
福建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在全国抗日反蒋的高潮形势下发动的,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变发生在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的领导下,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停止与红军的敌对行动,公开宣布抗日反蒋,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即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这一事件被人们称为“福建事变”。参与这一事件的地方人士中,时年75岁的海军耆宿萨镇冰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正核潜艇,这一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海军装备,如今依然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拥有现代化的核潜艇部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却很少有人了解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的艰难历程。这是一段不可忘怀的岁月。聂荣臻向中央建议启动核潜艇项目作为最先进的海军装备,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至1958年,美国已先后有"鹦鹉螺"号、"海狼"号等多艘攻击型核潜艇装备海军。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业已下水。  相似文献   

12.
聂建文 《实践》2014,(10):26-26
<正>"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 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3.
今年12月14日是著名的宁都起义70周年纪念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集中数十万大军反复"围剿"红军.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中广大爱国官兵的强烈不满,"回北方打日本"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共第二十六路军特别支部不失时机,派人赴瑞金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革军委汇报了二十六路军的起义要求.  相似文献   

14.
跨过鸭绿江     
《福建党史月刊》2010,(15):I0002-I0004,49-52,F0003,F0004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出兵干涉,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不断派飞机和军舰侵入中国领空和领海,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同时派海军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与祖国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  相似文献   

15.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日本国挑战亚洲第一海军——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历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  相似文献   

16.
任保军 《党史文苑》2006,(12):52-55
1948年8月中旬,"重庆"号巡洋舰由舰长邓兆祥等600名官兵从英国接回国后,不久就被蒋介石派上辽沈战场.在解放军攻打锦州的战役中,"重庆"号口径6英寸的重炮,炮轰过东北野战军塔山阵地.辽沈战役结束后,"重庆"号在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的直接指挥下,在营口、秦皇岛、烟台等沿海地区从事了一些破坏活动.因此,"重庆"号起义到达烟台后,许多官兵的心理负担都比较重.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少华、烟台市市长徐中夫等解放区军政领导前往码头迎接起义官兵时,邓兆祥上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重庆'号过去的一切罪恶事情,都由我一个人负责."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侵略者垂涎厦门由来已久。早在1933年,日本海军即已派舰船完成了绘制精细的厦门港图、厦门港内港图等一系列军事地图。抗战爆发前夕,日本政府在《对华作战的设想》中称:"为保卫台湾并依据不割让福建条约之精神,必要时使用约一个师团的兵力,以主力占领福州,一部占领厦门。"为了窥探厦门军情,1936年以后,日本军舰开始不时驶至厦门"操演"、示威。随着侵略步伐的加快,日军  相似文献   

18.
正说到中山舰,相信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扩张势力,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并迫使中共中央向其让步,为其后来公然发动"清共"埋下伏笔。事件前后的中山舰到底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悲壮往事,值得后人去追寻。舰名更易:从"永丰"到"中山"中山舰的前身为永丰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王朝为重建海军以加强国防,决定再次购买军舰充实海军实力。1910年,清政府派遣海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些激进的学生团体要求社会和政治革命。1969年5月,盐见孝也、田宫高麿等激进派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田宫高麿等人认为,"应该改造社会主义各国,作为日本革命的基地,也作为世界革命的国际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1946年7月,"太平"、"太康"、"永顺"、"永宁"、"永腾"、"永泰"、"永兴"、"永定"等8艘舰只由美国远航回国。略事休整后,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选定排水、吨位最大,装备最新式的太平舰为旗舰,与永兴舰(扫雷舰),"中建"、"中业"两艘坦克登陆舰组成收复南沙和西沙舰队。海军上校林遵被任命为进驻西沙、南沙群岛舰队指挥官,兼管进驻南沙工作;海军上校姚汝钰辅之,兼管进驻西沙工作。海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张居烈参与海军进驻南沙、西沙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