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0,(4):57-58
风阳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搞的是大包干,开始是包干到组。《人民日报》发表张浩来信和“编者按”后,那里是更紧张一些。不久,我到凤阳去考察,县委书记陈庭元说:全县广大干部和农民都热衷于搞“大包干”,张浩来信这股风被大家顶住了,但有些人还有顾虑,主要是干部怕错,群众怕变。他说,现在有人批我们搞“三级半核算”,违反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钱江 《湘潮》2008,(4):37-40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五一六通知》的内容和林彪5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部分内容向全国传播,号召群众起来“横扫盘踞的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  相似文献   

3.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随着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揭发和清算的深入,全党不断冲破"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党中央的决策和领导下,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使各方面的工作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了次,除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其中,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有其特殊的缘由,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初期,农村“包产到户”的再次兴起引起新闻舆论、理论学界和党政高层的激烈争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对此争论展开多方位报道。梳理1978—1982年间的报道可将争论的焦点分为: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搞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等。《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体现出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等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包产到户在持续激烈的争论中打破重重障碍并最终得以正名的艰辛与不易。  相似文献   

6.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对该次协商建国的盛会予以了充分报道,在宣传性和思想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新闻效果。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以报道建国盛况的视角全方位审视《人民日报》的立场性与时代性,不仅对了解当时的《人民日报》有所帮助,也对还原那段协商建国的历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晓伟 《党史博采》2000,(2):11-12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党政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首先是从铁路开始的。万里在这时出任了铁道部部长,成为铁道整顿的“挂帅人物”,为铁路整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那么可以说,万里是中国改革的开路先锋。 1976年,邓小平倒了,万里也就倒了。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东山再起,万里也就随之复出。 1977年6月,万里离京赴安徽,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大众传媒,因其内容丰富、信息及时、覆盖面广、发行量大、可反复阅读等优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理论选择、价值取向。在当今媒体融合的时代,中外各大报纸顺势而为延续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日报》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刊载理论文章、著作选读,开展纪念活动等形式,有效推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普及,为新社会提供新的精神基础,成功实现了社会信仰的重建,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理论宣传应坚持社会需要与受众实际相结合;宣传理论与营造氛围相结合;正面宣传、理论争鸣与思想批判相结合;理论深刻性与语言通俗性相结合。这些经验为媒体融合条件下的理论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长期被视为中国政治、社会走势的风向标,其影响力不言而喻。邓小平曾先后四次为《人民日报》题词,如1947年,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一周年时挥亳:“集中意志,集中力量全力击败蒋介石,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最后胜利!祝贺人民日报一周年”。《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时,邓小平又寄语:“向海外朋友问好!”足见他对这份报纸的厚爱与期许。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4,(6):F0003-F0003
1948年6月8日,华北局常委举行第四次会议,讨论办“大党报”的问题,再次确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后诞生的“大党报”定名为《人民日报》。会议讨论了《人民日报》创刊号社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为:1、为什么要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区合并为统一的华北解放区;2、华北解放区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3、两大解放区合并的好处;4、华北解放区任务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流传着"要吃大米找万里"的口号。这个口号,最简明、最集中地反映了万里对安徽、乃至于对全国农村改革的重大贡献。他奉命赴皖,勇冲禁区,支持群众,大胆实践,顶住压力,矢志不渝地支持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受帮会、把头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保留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思想,政治观念不够积极。而这一时期,新中国要实现工业化战略,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其工作重点,这项任务的完成要依靠广大工人的支持。为此,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展开了积极的政治宣传,确实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逐步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作为不同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过程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记忆文本。通过对《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的考察,不仅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服务对象、时代特征和历史主题、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概况,还可以了解转变的动因及取得的成效,在新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4.
张俊 《学习月刊》2012,(16):28-29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第二次党报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这次改版既继承了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条件下尝试通过回归新闻本位来改变办报风格,并成为1978年第三次党报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共产党人怎么可以不关心群众的吃饭问题呢?。谁不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谁就会垮台!”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学校下放"讨论长达8年,刊登了近千封来信和文章,它构成"文革"中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该讨论涉及办学与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学制和学校布局、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与教法、师资队伍改造、招生考试制度、斗批改问题、普及农村小学、扫除文盲等等多个主题。本文从谁来办学,如何办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员以及如何普及农村小学教育这4个基本问题方面,对这一讨论过程予以简要介绍。大抵而言,从政治讨论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学校下放"的讨论是一场参与者非常广泛的公共讨论。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动员,为集体供给初级教育产品做出了重要推动。当然,还要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对整个讨论过程的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能因此抹杀讨论中利益诉求的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客里空一词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不实新闻以及新闻工作者不正确的立场与作风.1947年至1948年,反客里空运动作为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群众运动,与新闻真实性紧密关联.从客里空问题的提出到反客里空运动的形成,与克服右倾主义错误目标相关,也得益于中央领导人的重视与《人民日报》的宣传.在土地改革情绪影响下,《人民日报》对于献田地主翟士贤焦点问题的处理,体现其对反客里空运动原则与方法的探索.在批判与纠偏并行的运动过程中,运动收获的理论与经验,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话语体系的标准范式,反客里空渐趋理性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报业行列里,一些地市党报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有时甚至是“四面楚歌”:领导不满意,群众有怨气,读者不想看,客商不青睐。寻求地市党报的办报变革,在中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要看看上级党报的动态,尤其是要参照我党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因此,每一次《人民日报》的改扩版不仅受到读者的关注,也受到我们这些地市党报人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史博览》2008,(12):23-25
2003年4月的一天晚上,我在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值夜班,接到总编室主任谢国明的电话,说刚刚接到新华社播发的杨放之在北京逝世的消息,消息称,杨放之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谢国明要我核对一下是否如此。  相似文献   

20.
报头又称"报眉",书写的是报纸的名称。建国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以为报纸题签的形式,表示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为报头题签最多的是毛泽东,仅为《人民日报》就先后题写过三次。 1946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要出版一份地方性机关报,便委托当时的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去请示毛泽东,希望给题一帧报头。开始,拟名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名《太行日报》。毛泽东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呢﹖"他觉得报纸不一定总要冠上地区的名字。他润墨提笔,一连写出五幅横书的《人民日报》,并指着其中的一幅嘱咐道:"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