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俄经贸合作经历了探索磨合、快速平稳上升和深化巩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种认为中俄之间"政热经冷"的看法是对中俄经贸关系的误解。仅仅从绝对贸易额、经贸合作的经济溢出效应和分工关系特征来评价两国经贸关系,无法得出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的科学结论。从相对规模和贸易紧密度的角度看,中俄经贸关系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最高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征是决定中俄经贸关系的主要变量。同时,政治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实现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的内生性、中美贸易摩擦和世界经济分工关系等外在冲击,都为中俄经贸合作向更宽广领域发展和向更高水平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和有效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有助于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欧盟与拉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刚结束时 ,人们认为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集团是拉美的惟一选择。 1994年以后欧盟与拉美的关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双方要求建立跨地区的伙伴关系 ,跨地区政治对话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欧盟对拉美制定了新政策。欧盟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 ,双方在政治上的合作比较和谐。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不平衡 ,在贸易上存在结构性弱点 ,发展欧拉关系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以后,中朝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投资额均大幅增长,朝鲜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也逐年增加。虽然增速很快,但中朝之间贸易投资总额仍然不高,两国的经济交往仍面临很多障碍,朝鲜的外汇短缺、外贸交流体制的不健全、封闭的政策以及朝核危机等问题均为两国经济交往带来了阻碍。展望未来,中朝经贸关系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发展潜力,根据两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建立中朝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俄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发展的核心是双边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远无法匹配双边政治合作的密切程度。经贸关系发展迟缓的直接原因在于几个重要领域的贸易潜力无法转化为现实,而全球生产链的兴起使得国家间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进一步脱离、中俄在关键领域缺乏战略互信以及两国当前的贸易互补性与俄罗斯自身发展战略存在矛盾,阻碍了中俄关系从"政热"向"经热"的传导。在客观看待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现实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以实质性合作促进战略互信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与替代伙伴的接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同时做好应对俄罗斯入世后贸易摩擦加剧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20 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但中俄双边贸易额却与两国的政治关系不相称,这是由于中俄贸易中存在一些问题.中俄两国的互补性优势明显,如对中俄贸易政策进行一下调整,中俄贸易将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数百年的起伏与动荡,随着拉美各国政治纷乱的减少或缓解,拉美已逐渐摆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萧条颓势,整体经济态势呈现出大幅复苏。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持续而强劲的发展,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极大地发展了与拉美的经贸关系,跃升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拉间的政治关系也随之得到发展。中拉关系良好的进展,引起长期在拉美耕耘的欧盟和美国的高度关切和战略反应,因此,本文将在分别考察欧盟因素和美国因素的基础上,以综合和比较的方式分析欧盟、美国和中国3个经济主体与拉美的经贸关系。透过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双边贸易差、贸易国别集中度及贸易商品结构等4项宏观经贸数据来比较3组双边贸易,并透过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影响中拉双边贸易的因素。最后,介绍了欧盟和美国推进其与拉美的经贸关系时所采用的战略和策略,并对中国应当采取的行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亚洲与拉美的关系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亚洲和拉美的早期贸易始于16世纪中期。19~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中国、朝鲜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掳掠和贩卖大批契约劳工到拉美各地。自19世纪中叶起,日本开始向中南美洲移民。二战后,亚洲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取得较全面的发展。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韩国与拉美的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成为拉美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在90年代,中拉关系全面发展,中国逐渐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拉美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异军突起,同拉美的关系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同拉美的关系也有长足的发展。亚洲与拉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9.
远东地处俄罗斯东部边陲,与中国东北紧密相连,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和交往大部分是在这两个地区之间进行的。目前俄罗斯积极发展东部经济和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发展态势良好,两个毗邻地区贸易升级的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0.
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鼓励、促进和保护本国公民在对方境内的投资而签署的双边条约。在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中,中美正式宣布开启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谈判中,双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主权财富基金和国民待遇问题。尽管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这样的谈判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中美两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不仅对中美两国的投资环境和贸易关系,而且将对世界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