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发展经济学者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并在七十年代后期逐步完备其理论体系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需求论是基本需求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所谓基本需求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指的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大约25年)内或者到本世纪末(即公元2000年),使所有的人都能满足基本需求和充分就业的各国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和其它经济发展战略(增长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和消灭贫困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不同表现在:战略目标、战略评价标准和战略的政策实施等各个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库兹涅茨写于1955年的研究收入不均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有创见的论文着重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在纯粹经验的水平上,他采用时间数列资料来检验三个国家的收入不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发现收入不均随着经济增长而得到缓解;二,库兹涅茨提出了一种二部门模型,它含有部门内和部门间两种不同的收入不均。由于劳动力从部门内收入较均衡和平均收入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不均在初始阶段中恶化,而在恶化达到高峰后,又开始缓解。他用数字实例来表达这种在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泰国的收入不均程度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呢?这在目前还难以下结论。本文的意旨是介绍几种衡量收入分配均匀程度的方法以及泰国的区域间收入差异情况。东南亚国家有关收入数量分配的研究状况虽然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观,但在七十年代以前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其它地区。1970年,大岛在《收入不均与经济增长:亚洲国家的战后经历》一文中分析了泰国和其它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他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泰国的收入不均程度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究竟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呢?这在目前还难以下结沦。本文的意旨是介绍几种衡量收入分配均匀程度的方法以及泰国的区域间收入差异情况。东南亚国家有关收入数量分配的研究状况虽然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观,但在七十年代以前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其它地区。1970年,大岛在《收入不均与经济增长;亚洲国家的战后经历》一文中分析了泰国和其它东亚与东南亚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他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因为个人的收入随着他们努力从事生产性工作而增加,我们认为,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伴随部门间收入不均的变化而出现的广泛经济活动收入构成的变更是造成总体收入不均变化的一些重要因素。许多发展中国家仅有家庭收入分配的资料,而没有个人收入分配的数据。由于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未必都属于某一特定的经济活动部门,所以要是收入分配的资料以家庭为单位,那就无法进行有关经济活动的收入分配不均的分析。在考虑收入单位的职业、教育和年龄特点时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在多数有关家庭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贸易发展报告》(1997年版)考察了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动向,指出其具有低增长、不平等扩大这两个特征。在低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南北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进一步两极分化,而且80年代之前的趋势发生了逆转,国内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有了扩大。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可通过收入(利润)的集中·高储蓄·高投资这一过程带来高增长及其成果的均分这样一种乐观论调相反,现实是造成了低增长和不平等的扩大。如此看来,8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发展状况并不可喜。  相似文献   

7.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8.
现在各国的发展观,已从过去单纯的经济增长、片面的工业化以及盲目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演变为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最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也就是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联合国在制订第二个十年(1970~1980年)发展战略时,就把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主要内容,除了经济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外,还把教育、保健、营养、住房、收入分配、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发展等社会指标也作为发展内容.总之社会发展已成为与经济发展同样的重要,强调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相似文献   

9.
1986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回升,但增长率明显下降,平均从1985年的3%降到1986年的2.5%左右,失业率仍然很高,平均在8%以上,通货膨胀率则从1985年的平均4.6%降为1986年的2.5%左右。因此,1986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低一高”,即低增长,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1987年,预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仍将维  相似文献   

10.
马骏 《海内与海外》2010,(10):10-13
最近,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又开始五年一度的关于五年发展规划的讨论。历史上,五年规划注重于确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包括GDP增长目标、产业增长目标、投资增长目标、城镇化目标等等。需要重新审视的几个问题是:一是增长目标到底有多重要?二是是否有比增长目标更重要的事情?笔者的观点是,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保持经济平稳比追求增长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负债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负债发展,西方的著述中称负债增长(Growth-Cum-Debt或Crescimento comendividamento)。“在经济学讨论中,‘增长’和‘发展’有时作同义词使用”。本文对负债发展战略作如下定义:一国政府有意识地以国际间举债作为筹资方式的补充手段来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实行这种发展战略,至少应有以下两点质与量的规定。第一,借债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巴西中央银行前行长保罗·佩雷拉·利拉在论述巴西的负债发展战略时指出:“外债政策同政府所有其他措施结合,旨在加速经济发展和支持全国的优先目标”。在当代,不对外负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数有限。就其对国际借贷资金的使用而言,可分为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  相似文献   

13.
1994年,马来西亚政府在保持政治、社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行能有效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也为马来西亚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马来西亚经济出现稳定发展的趋势。据马来西亚政府1994/1995年经济报告书估计,1994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为8.5%,比1993年的8.3%略高。就部门经济而言,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和外贸等均有较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的理想:一流的发达国家 经济战略计划为新加坡制订了实现理想的策略和方案。这理想就是:在今后30到40年内达到一流发达国家的水平,具有一流发达国家的特点。根据某种乐观和悲观的远景方案,新加坡的目标是,就移动指标而言,其国民生产总值到2030年赶上美国,或到2020年赶上荷兰。本计划叙述了实现这一理想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对低生育率水平的担忧,已经从关注低生育水平综合征上升到国家与民族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长期看,超低生育率不是俄罗斯的必然趋势,存在回升的可能,但幅度不会大。从短期看,超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的人口态势是俄罗斯无法避免的一个发展阶段,有其必然性,在俄罗斯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这是俄罗斯制定人口政策和观察人口态势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收敛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若技术外生一致,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更快的增长速度发展,进而赶超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趋同。本文试图通过对俄罗斯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检验,研究俄罗斯当代经济发展中是否存在经济收敛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的收入分配与开发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很多学者试图阐明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结构及其原因。有些学者的分析集中在政策对收入分配所产生的影响,而大部分学者则在模拟模式上进行分析。为了表明收入分配的特点,使之一目了然,模式需要进行假设和抽象,但这种抽象必须在对开发政策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在讨论收入不均等的问题时,有三点必须加以考虑。第一,均等结构是否确已发生变化。除非制度上发生突然的变化,收入分配方式通常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缓慢变化的。为了弄清这种变化,必须知道观察变化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尽管战  相似文献   

18.
印度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存在极其不平等的现象,这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的原因。印度政府曾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实现公平分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各个五年计划中加以明确规定,并制定了许多反贫困、减少分配不均的计划,但成效甚微。一、经济学家们的争论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平等(或社会公正)目标往往不一直。刘易斯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配的平不等,可增加储蓄和资本形成,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凯思斯认为收入平等才能使经济持续增长。后凯思斯主义者库里哈纳进一步发挥了凯思斯的观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然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福还是祸,是利还是弊,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聚焦点。由国家教育部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洋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沈红芳教授撰写的《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东亚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以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案例研究,探索经济全球化对它们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南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越南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速7%以上,人均产值从10年前的200美元增加到现在的55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率日益下降。根据2006~2010年5年发展计划,经济增长速度为7.5%~8%,到2010年GDP较2000年增长2.1倍,人均产值将达950~1000美元。1.人均收入增加2004年,越南全国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长36%,全国人均月收入为48.5万越盾,年均收入371美元,比2002年增长36%(1996~1999年增长4.6%,1999~2001年增长5.8%);西原地区人均年收入299美元,较2002年增长60.1%;东北地区293美元,增长42.4%;红河平原372美元,增长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