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22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与南开校友总会、南开大学高教研究所、天津市基督教青年会、天津教育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学术座谈会,纪念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市政协副主席张永根,秘书长陈福顺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正>(上接总第326期)"南开最好的学生"周恩来先后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读书,张伯苓对他很赏识,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多年来,他们之间一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周恩来1913年暑期考入南开中学,入乙三班(后改丁二班)。那时他的伯母住在天津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2号,生活拮据,所以周恩来上学时经济很不宽裕,他住在学校里,只有星期日才回到伯母那。周恩来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很有社会活动能力,刚刚过了一个学期,他这方面的才能就显露出来。1914年3月,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4,(4)
吴大猷在南开40年,先当学生,后当先生,他热爱南开人,尤对南开的创办人严范荪、张伯苓,怀有深厚景仰崇敬之情!旋留美,获博士,以在高能物理学领域有超凡造诣,被美各第一流大学争相聘请,成为美著名教授,又被美国科学院授予终身院士。还有另一南开人陈省身也同膺此殊荣。他乐育英才,桃李满园,吴健雄曾恭沐春风化雨,为女华人荣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者破天荒第一人。抗日年代,在昆明西南联大(为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成立)任教授,  相似文献   

4.
南开大学创建于一九一九年,因建校于天津市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南开八里台而得名.凡是在南开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南开人".明年,南开就要步入古稀之年(七十周年)了.中华大地、四海天涯的"南开人"无不感激母校以拳拳爱国之心和涓涓知识的乳汁对自己的培育,因此更加缅怀.  相似文献   

5.
南开与我的祖父——南开的创始人张伯苓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也是同南开的学生、20世纪的伟人周恩来的名字紧密相联的。祖父与周恩来40余年的师生情谊,远远超出普通师生的关系,成为南开校史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佳话。1996年是祖父诞辰120周年,抚今追昔,回顾祖父同周恩来的这段交往与友谊,对于南开校友和后生晚辈陶冶情操、增强修养、涵养道德、尊师重教、热爱祖国,都是大有神益的。一、学生不足千人之前,祖父能叫出每人的名字。周恩来深得祖父赏识,经常留他在家中吃贴饼子、熬小鱼。  相似文献   

6.
南开大学校庆的口号是:走向世界的南开。 今年10月17日是南开大学90华诞。在北京以东120公里外的港口城市天津,这所“不喜欢形式化”的学校,正在用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筹备校庆。这些活动包括“南开名家讲坛”系列学术报告、两岸四地大学校长论坛和海外知名大学校长系列讲座等。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协公报》2002,(11):45-45
30年代,燕京大学经常邀请名人到校讲演。校务长司徒雷登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是朋友,有一次他把张校长请来了。记得讲演那天,听讲的人特别踊跃,因为张伯苓的声望太高,谁都想见见这位名人,听听他的高论。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实践》2010,(4):F0002-F0002
关信平:现任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与心理学学位分委员会主任、《南开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长白学刊》2022,(6):F0002-F0002
周云波.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经济研究》副主编;同时兼任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名牌大学的校长都是倍受尊敬的文化名流,社会威望往往高过政府的部长。在民国年代,中国大抵也是如此。蔡元培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蒋梦麟也是也先当教育部长,后当北大校长。历史铭记着他们的校长生涯,往往忽略他们的部长履历。张伯苓是先当南开大学校长,后当国民政府考试院长。在民国政府中,考试院长与行政院长平级,但张伯苓并不情愿去做,很快便辞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学校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飞 《传承》2010,(3):86-87
张伯苓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对我们有着指导的作用。其中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12.
张伯苓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对我们有着指导的作用.其中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近代体育教育的首创.  相似文献   

13.
刘丽华 《两岸关系》2013,(11):42-43
10月11日,由天津南开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天津市台办共同主办,南开——东吴中国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两岸产经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1,(24):40
教育界有一句俏皮话,“北大校门朝南开”。意谓北京大学招考研究生喜欢录取南开大学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素质好。最近,参加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8次学术讨论会的南开大学经济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在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时候,接触到许多大学校长的材料。比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清华大学的罗家伦、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四川大学的任鸿隽,中正大学的胡先骕。这些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和人格风范,曾经被我们淡忘。这不仅使中国现代教育传统被人为地中断,而且还让我们的教育在很长时  相似文献   

16.
1998年,来自黑龙江省一个普通乡村的“神童”张满意上演了一幕“伤仲永”的现代版。他3岁会算帐,14岁被保送南开大学。上大学后,由于各方关爱,衣食无忧的他很快迷上了电脑游戏,市面上能够见到的游戏他几乎玩遍了。由于耽于玩乐,荒废学业,终因累计5门功课不及格被南开大学劝退。他从梦幻中回到现实,经过一年的发奋努力,1999年高考以661分的全市最高分重返南开大学。二进南开以后,他又开始重复前3年的大学生活轨迹,逃课重又成为家常便饭。2002年10月份,他的多门功课又频亮红灯,终又被劝退。张满意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  相似文献   

17.
2004年 ,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孔宪铎先生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了两本书 :一本是写给教授们读的《我的科大十年》 (修订版 ) ,另一本则是写给研究生看的《东西象牙塔》。再加上还有一本据说是写给大学生的《背水一战》(香港三联1997年版 ) ,可以说 ,孔宪铎为他的听众们完整地演奏出了从“大学求学经验”到“大学办学理念”的“三部曲”。读罢这些书 ,一位历史上的教育家的身影不觉浮现在眼前 ,那就是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先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在“大学之道”上 ,孔宪铎先生在诸多方面都与张伯苓先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宪铎…  相似文献   

18.
1938年初,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由长沙迁至昆明,正式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久,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分别是三所大学的校长)三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主持联大工作。但由于蒋、张二人在陪都重庆另有公职,很难对联大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故而昆明时期的联大,只好由梅贻琦一人领衔主持。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10,(1):52-52
2009年10月,在天津南开大学学生第二食堂门前,一个小小的红色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队,短短一小时就募集到善款3万余元——南开大学的师生们自发捐款,帮助正在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魔抗争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阿依努尔。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13日,南开大学召开“纪念百年南开暨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谈会”。来自社会学、人口学、经济管理学、史学、教育学、文学等科学领域的学者就“推动性别平等:知识分子的使命和作用”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云同志到会并讲话。现将主要观点摘录如下:社会学系教授关信平以“社会学视角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为题做了发言。他谈到:“社会性别”概念的实质在于揭示性别差异的社会根源。这种根源深深地置根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之中。因此,从社会学的综合性的视角去研究社会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