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寻求先进的法律制度以可持续地利用和保护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公益信托制度在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引入我国也有相应的法理和社会基础。对此,信托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公益信托管理机构以及环境公益信托的成立、变更和终止等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化。  相似文献   

2.
兰玉玲 《求索》2007,(2):79-81
在国外的私人银行服务中,信托以其在财产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但信托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本文紧紧围绕私人银行、信托的自身特点及其特有功能,结合我国社会、法律制度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运用信托开展私人银行服务可能受到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层面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有益于我国信托业务的开发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朱卫红 《人民论坛》2010,(4):126-127
作为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成为了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新亮点,房地产发展REITs信托可有三种模式。通过分析指出当前较符合我国REITs产品要求的金融体制是信托计划模式。而这一信托模式的实施,需要超越一些现存法律制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信托制度与大陆法系代理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托制度肇源于英国,代理制度则首先在德国得以确立。比较信托制度和代理制度的同异,需要先从英美法系信托制度和大陆法系代理制度的渊源谈起。同时,通过这两大法系两大制度的比较,笔者对存在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法律文化上的深刻差异也有一些管窥之见。一、英美法系信托制度和大陆法系代理制度的渊源简述信托制度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衡平法,是英国私法学上最具特色的制度。英国法学家梅特兰(Maitland)的《信托与法人》一文为近代英国信托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①信托制理论,阐述的是三方面的关系,即信托人、受托人和受…  相似文献   

5.
英国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中世纪的用益制度,当代英国的信托是中世纪用益制度的"直系后代",这是西方学者的一致看法。而西方学者对英国土地信托法的前身——用益制度的来源则有三种主要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罗马法相似的制度或理念,包括罗马法用益权、市民法所有权与裁判官所有权的分离、遗产信托等;第二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上的萨利克受托人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伊斯兰法瓦克夫制度。对以上观点进行考察论证可以得出结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的观点最为可信,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罗马法和伊斯兰法对英国用益和信托历史发展的影响。由于土地信托法在英美财产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比较法的角度,在中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英国土地信托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信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管理和持有财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归复信托更是英美信托制度中极具灵活性和概括性的法律设计,被英美法国家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产转移和管理过程中的权属纠纷问题。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信托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家庭财产制度、民商事交易法以及财产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如果能够继续引入归复信托制度,并将其明确规定于《信托法》之中,将会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财产权纠纷提供更加公平、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双重所有权的法律体系下,英美法系国家将信托收益权定性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信托制度与绝对所有权制度相冲突,导致了收益权定性混乱的现象。当前,我国的信托制度发展缓慢,理论体系构建不完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信托法》未对受益人相关权利的性质进行界定。将受益权及相关权利定性为收益权,并将收益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民事权利,有利于在一物一权的法律体系下完善信托财产权的结构体系,化解相关制度的冲突,避免信托制度在我国"水土不服",规范信托财产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价证券是一种金融资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有价证券在种类上趋于多样化的同时,其管理和运用的形式也将多样化,有价证券信托正是在追求有价证券管理、运用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本文拟对有价证券信托的法律特征。构造及有关的立法问题作一探讨。有价证券信托是指以有价证券为信托财产,并以使受托人将管理和运用该项财产所取得的收益交付给信托人或者所指定的其他人为内容的信托。(参见张淳:《信托法原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作为信托财产的有价证券种类,在各国法律中一般未作特别的限制,日本的…  相似文献   

9.
在信托法律关系中,信托受托人受信托财产所有人的委托管理信托财产。对信托受益人和委托人负有忠实义务,而在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的行为中,自我交易行为是对忠实义务最明显的违反。从信托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出发,以美国法律相关规定为参照,探讨自我交易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规定,以及在绝对和相对忠实义务之下分别应该怎样举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慈善基金的发展蒸蒸日上,但其内部也暴露出信用危机。公益信托制度在国外被广泛运用,其法律监管模式比基金会更严密。公益信托的监管结构由监察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三个要素构成。从法律地位、监管制度和实践价值三方面比较分析可知,公益信托比公益基金更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信托制度凭借其成熟的财产管理优势,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从英美法系国家移植并为其所用。由于英美法系的财产法与大陆法系的物权法和债权法存在本质的差别,因此有关国际信托的法律冲突较其他领域就更为复杂。本文结合国际法中的相关理论对国际信托领域存在的法律冲突之原因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国际信托关系的法律适用,详细论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广泛性,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不足、准据法分割的复杂性以及《海牙信托公约》通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笔者在研究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关于国际信托法律冲突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一部信托成文法提出了修改或增加司法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贵阳 《前沿》2002,(5):60-62
信托与行纪作为不同的法律制度 ,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我国学界对于二者并未作严格区分。本文通过对二者在概念、法律构成、财产关系以及权利义务方面的比较 ,弄清信托与行纪的区别 ,这对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信托这种制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2,(2):90-91
张翠梅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公共信托理论的发展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确立和构建奠定了学理基础。西方法理中的代际平衡理论和自然权利理论更是推进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此外,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环境法律观念经历了从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再到生态本位的变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正是顺应这种文化的变迁而得以发展。不但如此,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以及经济法的外部性视野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适度的制度设计,使环境公益诉讼得以产生经济正效应,从而获得与其他制度相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论信托财产上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柳 《岭南学刊》2001,(6):94-97
信托作为一项财产移转与财产管理的制度 ,其核心和载体不言而喻便是信托财产。本文从分析信托财产利益冲突的两种形态入手 ,并结合英美信托法、大陆法系的日韩信托法及我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从比较法的角度论述法律对信托财产上利益冲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草案)》作如下说明: 信托法是调整信托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也是国家对信托业和信托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信托起源于英国,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财产所有者出于增益或其他特定目的,委托他人管理或处分财产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梓宁 《求索》2013,(3):185-187
随着私人银行业务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融资租赁信托业务以其高收益的特点逐渐成为私人银行关注的重要投资模式,成为私人银行主推的投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交易行为与相关信托投资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仍不完善,造成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在操作中遇到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在重点分析该类业务交易结构特征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监管制度理论要求,提出通过加强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监管,制定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管理办法,强化私人银行内部审查管理工作,设置合法性审查与业务流程跟踪机制以及三方面措施有效防范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于十五世纪英国的特许制度,最初是作为君主赋予的特权而存在的,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产生至今虽然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对其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知识...  相似文献   

18.
离岸信托不断对法权规则突破的倾向,有利于对特定主体实现财产管理最大化追求的同时促进金融创新。我国大陆本土的离岸信托发展较缓,既存在异质法域间法权制度不同的表征性障碍,同时也有离岸信托规则欠缺的实质性挫伤,主要涉及本土公权管制对离岸信托财产闭锁的风险冲击、现行私法规则对离岸信托条款有效性的桎梏、税赋环境的不完备以及专业性管理资源的亏空。解决之道需要回塑离岸信托的本质目的,虚化形式阻滞的同时增补实体法规则,为离岸信托的本土化发展提供表征性障碍破除、路径设计和法律软件的协调与配套供给。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土地以公共信托形式进行管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美国联邦土地信托是为公众利益或公众享用而设立的信托,受托人为管理机构,受益人为社会公众。通过运用公共信托原则,不仅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职责更加明确,而且立法和司法对公地管理机构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得以实现,公众权利得以确认和保障。尽管美国的法律体系与我们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从中仍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该领域所涉及到的银行、证券、信托、税收、破产等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诸多法律冲突。通过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立法搭建起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平台,能综合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未来债权转让、SPV设立及运作、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等四个方面所涉及的法律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