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案审查程序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环节。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的起诉后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对当事人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以核实是否符合法定的受理条件。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予以立案受理,否则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我国目前《行政诉讼法》及若干司法解释并未对行政诉讼的立案程序作详细的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也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也不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  相似文献   

2.
从形式上看,我国法院的立案制度已从立案审查制变革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制度下,主要存在着诉案模式、事前审查模式、绝对模式和诉状登记模式等多种立案模式。新《行政诉讼法》率先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革法院立案制度的规定,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新增了关于登记立案的条款。然而,与立案密切相关的起诉条件却基本没有修改,即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依然存在高阶化问题。从立案模式来说,当前行政诉讼实质上沿袭了立案审查制下的诉案模式,而非立案登记制下的诉状登记模式。应该降低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并在立案制度中确立诉状登记模式,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登记制。为推动立案制度的规范运行,还应该在明确立案审查标准、优化行政立案与行政审判职能等方面作出改进,并构建与诉状登记模式相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行《行政诉讼法》及《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起诉期限的设定不科学、不合理;起算点标准不统一,杂乱无章;起诉期限的规定没有考虑到诉讼类型不同,其对起诉期限的要求也不同;没有处理好行政复议期限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合理衔接;起诉期限的延缓制度不完善,且无起诉期限中断制度;立法逻辑不严密,漏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与行政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息息相关,亟需行政诉讼理论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比照民法上的除斥期间和诉讼法上的上诉期间进行设计和变造的,在性质上属于程序法上的法定期间,不能中断或者中止,特殊情况下才可申请延长或扣除被耽误的时间。起诉期限规定仅与行政诉讼中特定的诉讼类型相关,域外立法普遍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命令规定了较民事普通诉讼时效短得多的行政撤销诉讼(司法审查)的普通起诉期限;而其他诉讼类型均未规定提起诉讼应当适用起诉期限的规定。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具有撤销诉讼一体主义的特征,应从诉讼类型的角度完善起诉期限的规定。具体而言,撤销诉讼继续适用现行立法规定的起诉期限;由于拒绝行为产生的给付诉讼也应当适用起诉期限的规定,而消极不作为给付诉讼可以考虑适用公法上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诉讼时效)或者权利失效制度予以规范;确认诉讼不需要规定起诉期限,而是通过诉的利益和确认诉讼的补充性规则防止原告滥用诉权。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首次明确了行政诉讼中的起诉不加重原则。确立该原则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诉权。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级法院在审理行政处罚案件中如何运用司法变更权的理论困扰,使得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有章可循,为公民行使诉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们同样看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该条文的理解存在较大争议,其中的焦点是对“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的表述如何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行政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尤为突出。行政诉讼立案难带来种种弊端,因而对行政诉讼立案难进行原因分析极为必要。类型化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以事物的根本特征为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类属划分,类型化能够弥补法律概念抽象化的不足。行政诉讼立案从法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存在一定的理论困境,也具有一些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可以类型化为四大方面,即实体原因、程序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破解行政诉讼立案难的对策建议是:完善行政诉讼立法,落实相关法律规定;构建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构建行政诉讼立案监督体系,树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行政诉讼程序的起始阶段,起诉对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确立和行政诉讼活动的开展具有基础性意义,因而其遵循一定的规则显得很有必要.从行政诉讼起诉的一般规则、程序规则、时间规则、形式规则等方面对我国大陆学界关于行政诉讼起诉规则的主要内容进行理论述评.学界应当深入研究行政诉讼起诉规则的细微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将起诉规则放至行政诉讼程序制度的整体框架内思考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立案审查程序是行政诉讼继续进行下去的必经程序,也事关对行政主体"权力"的控制和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障.但是,现行法律规定的模糊,给法院在立案审查过程中留下了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种自由裁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案正义、弥补法律空缺,但是其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复议非前置情形下,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服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时,我国现行的法律对与之相关的诉讼问题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司法实务操作中的不一致。本文对此种情形下的起诉对象、起诉期限以及如何避免判决间内容上的不协调等相关诉讼作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起诉难”是目前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导致“起诉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法院立案审查的角度,分析了立案审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立案审查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立案审查的范围应以起诉成立的条件为限,并探讨了法院在立案审查活动中的职责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节约时间,增加效率,同时为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所带来的困境,在我国应该设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并不是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简单套用,必须在对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情况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它的受案范围,并且将其与现实制度衔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才能成为实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治安案件查处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均没有对治安案件受理、立案、销案、中止调查程序做出规定。为了完善调查程序的规定,需对上述程序的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立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立法技术,应当从两个方面予以完善:在宏观上由宪法明确授予法院行政审判权,并在此基础上将行政受案范围在基本法层面具体化,实现立法技术在宪法和基本法之间的协调,再以确认和保障相对人诉权为逻辑前提,在不同效力层级之法律规范性文件中分别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作出规定.微观上以行政争议为基本范畴,在宪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法律规范中甄别使用肯定式和否定式.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普通程序过于侧重在法律外在层面上强调公正,而如何使行政诉讼更加简便、有效是目前学界与实践界着力探讨的话题。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既可以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又可以给公民提供充分、畅通的救济渠道。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注意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以及其与普通程序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行政权进行程序控制是行政法的一大发展潮流,合法、合理的行政行为遵循的程序应当是正当的行政程序,即符合正义性原则、具备正当性的行政程序.由于行政行为及行政程序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程序工具主义兼程序本位主义的视角出发,行政程序的正当性要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程序正当性要素的最低要求、程序正当性要素的最高要求、程序正当性要素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相结合的实践产物。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的检察制度,是不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没有中国特色社会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的行政诉讼制度,也是不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探讨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规定和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行政程序的法制化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对于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以及提高行政效率、防止行政腐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行政程序法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随着行政程序法制的完善和人们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其功能必将更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基本动向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背景下,《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应以保障行政诉讼运作良好为目的,充实和调整行政诉讼原则,在具体制度上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改革行政审判体制、放宽原告资格、简化被告的确定、设置简易程序以及加大促使行政机关履行法院裁判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环境行政听证程序是指环境行政主体对环境资源实施管理、作出影响相对人重大权益的环境行政行为前 ,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环境行政听证程序具有正义、效率和参与的内在价值和保护环境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和控制环境行政权的外在价值 ;具有协调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均衡、平衡代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