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作为世俗化政治的核心 ,政教分离产生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统中 ,其要义是限定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各自的界限 ,防止它们之间的相互混杂、相互争斗或利用 ,从而既维护宗教的自由与纯粹又维持政治的公正。在印度 ,宗教的思想与规范广泛地渗透和介入到了社会日常生活之中 ,尤其在近代以来 ,教派冲突和政治的宗教化严重困扰着印度政治 ,这些都与西方现代政治的社会环境相差甚远。政教分离的实行不可能单凭硬性的宪法、制度和法令 ,而更要靠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种对信仰自由和政治公正的活生生的关切。据此 ,首先是印度宗教、其次是印度政治都有待于实行某种自我净化和自我改造 ,以为政教分离的充分实现创造基本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
小乘佛教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向外传播,先后传入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小乘佛教对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的影响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80年代 ,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通过宗教改革和社会运动逐步实现了政治复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复兴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政治发展进程。除去经济改革因素的影响 ,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变化无疑在这个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度历史变革的产物 ,并日益参与到印度的政治多元格局中去。其极端主义趋向将影响印度政治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印度古代政教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 (婆罗门教、佛教 )时期 ,几乎已自发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离的政治格局 ,各门宗教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和平相处、正常竞争的关系。在印度的伊斯兰王朝时期 ,虽然某些时候存在明显的宗教压制 ,但宗教的多元化局面也是其间的常事  相似文献   

5.
印度近代宗教改革中的世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英国对印度统治的实现 ,西方的宗教观及其哲学、政治、社会与伦理思想也渗透、传播到了印度社会。主要在民族独立动机的驱使下 ,印度近代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诉诸西方的理性、人道、自由、平等和入世进取的思想 ,同时汲取印度古代宗教的思想遗产 ,致力于革新本国宗教传统中的不理性、非人道和消极玄虚的因素 ,表现出了一种较明显的世俗主义取向 ,并对印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印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国教育行政当局根据政府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符合社会公共价值标准的精神动员和情感组织行为,包括塑造"印度民族"精神,培育印度国家认同,推行印度式核心价值观,提倡宗教共存,以及开展现代性教育等内容。印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印度国民进行民族、国家、价值观、信仰与现代性等维度的认同教育,对于印度社会的道德塑造、思想整合与价值观统一,以及印度统一民族精神的形塑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由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创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理论的长期诱导和"印度教至上主义"("印度教特性")在印度政党政治乃至社会生活中话语霸权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印度政府解构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政治工具,非但不能解决印度错综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反而成为其社会矛盾的催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不了解印度的宗教,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认识印度。印度是一个有着多宗教、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姓等复杂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以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著称。印度以世俗主义原则立国,但饱受教派主义之害,因此弄清其多元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是深入研究其宗教问题的基础,也是把握印度社会政治的关键之一。2004年9月初,印度政府终于公布了2001年人口普查的宗教方面的数据。据此信息,我们可以对当今印度国内的宗教状况有个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8.
尼泊尔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2,000多年来佛教一直在尼泊尔引入、输出、融和、斗争、盛衰延续。到80年代为止,尼泊尔佛教徒有867,000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1%,是仅次于国教印度教之后的第二大宗教。它们分属北传大乘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两大系统,构成现代尼泊尔佛教的基本格局。一现代尼泊尔大乘佛教主要继承了藏传佛教、印度教和印度佛教融汇后建立的佛教密教,然后上述各种宗教再融和而形成的混合佛教。尼泊尔地处印度北部和西藏南部之间,历史上  相似文献   

9.
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多元化 ,即多民族、多种姓、多语言、多宗教、多政党和多种经济成份。这种多元化特征常给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 ,诸如民族骚乱、种姓冲突、语言纷争、宗教矛盾、政党斗争、经济纠纷等。这些矛盾冲突的产生与发展 ,常常影响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 ,有时甚至严重危及印度国家的统一。但是独立 5 0余年来 ,尽管印度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 ,但却没有发生前苏联那样四分五裂造成的国家解体 ,而是在矛盾重重的国内环境中和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了国家的统一。究其原因 ,财政分税制的建立与…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是一块勤劳人民与万能神灵共同生息的富饶宝地。古印度人民同宗教关系之密切,他们创造的宗教种类繁多,斑澜多彩。从最初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以后又演化出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锡克教,以及各宗教又产生众多支派和令人眼花缭乱悠久而精致的宗教典制。在中世纪,次大陆又接受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即我国所称之景教)、袄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次大陆产生的影响,为各宗教之最。现在印度除绝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尚有近亿的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把包括在“古印度”概念中的南亚次大陆诸  相似文献   

11.
浅论印度教对印度妇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 ,它对印度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印度教对印度妇女的看法和规定、宗教改革家和印度政府为解决妇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印度妇女在印度的现实处境来揭示印度教对印度妇女地位和处境的影响 ,并指出解决印度妇女问题要靠整个印度社会的世俗化运动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是带有我国藏民族地区文化社会特征的重要佛教分支,它是外来佛教传入西藏后经过长期顺应、改造和完善的产物。在它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过程中,受到过印度次大陆、中国内地及其他毗邻地区的巨大影响,而以佛教为纽带的文化联系在印度与西藏的交往以及西藏佛教文明的演化中起过尤为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印藏的佛教联系作一初步探讨。一在古代社会,宗教是文化传播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相继迎娶尼泊尔公主和唐公主入藏,两位笃信佛教的公主随身带去  相似文献   

13.
朱明忠 《东南亚》2011,(4):57-62
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干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是南亚宗教文化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时期。 2 0世纪初到 2 0世纪 70年代 ,南亚主要的宗教 ,比如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拜火教开始移植到美国并在美国社会中扎根。这些宗教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寺庙或者清真寺。而且为了适应美国社会 ,移植到美国社会的南亚宗教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南亚各宗教信徒来源和南亚各宗教在美国传播具有国际性和复杂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徒组成新的宗教共同体。一起参加礼拜的有从南亚、非洲、中东、中亚等地来的穆斯林 ;参加佛教…  相似文献   

15.
在佛教徒占国内人数近90%的泰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抛开以往"出世修行"的精神,开始"入世修行",积极参与泰国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泰国国内大小政党林立,政党之间党员频繁变换,各种政治力量相互斗争排斥,加之宗教因素的影响,使得泰国民主制度建设变得异常艰难。泰国佛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被动融入期和积极融入期。在这两种时期内,泰国宗教始终以显性影响模式和隐性影响模式对政党构建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印度的宗教信仰十分驳杂,它拥有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也拥有地方性宗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等,遍布全国的部族民还有各自的原始崇拜。在印度宗教发展史上,莫卧卜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统治肘期(1556—1605) 是一个重要时期。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是他统治印度最光辉的篇章。谈到阿克巴的人,没有不谈到他的宗教宽容政策的。阿克巴的宗教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印度的所有宗教,而且对促进印度教和伊斯  相似文献   

17.
谢勇 《东南亚》2015,(2):50-54,109
萨瓦卡尔是印度教民族主义领导人,是印度人民党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独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国内外政治、社会和外交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主要思想包括暴力革命思想、民族主义思想、印度教特性理论、宗教社会思想、泛印度教意识和"两个民族理论"。萨瓦卡尔的思想产生和发展与其生活的时代紧密相关,其变化也无不体现着时代的发展,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变化,并影响时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是世界上实行人口控制政策最早的国家 ,但是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这和印度联邦的政治体制和多样化的社会特征紧密相关。据此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宗教与生育控制、民族和种姓的差异与生育控制、经济差异与生育控制和联邦政治与生育控制。由于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 ,使印度生育控制政策执行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9.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印度教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历史上它能够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适应性,积极地应对挑战,始终保持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意识形态霸权地位,所以,长期以来印度形成了一种基于宗教的等级身份认同。伊斯兰教的传播和英国殖民统治两大外来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前者使得原先的印度教社会中逐渐形成一种与印度教全异的群体身份认同,后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将这种以宗教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发展为两种对立的政治认同。在此基础上,双方围绕宪政改革产生分歧,形成印度的两大宗教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