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与法》2008,(2):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个残疾人,尽管已经16岁了,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全靠父母照料,家庭也很困难。为了帮助我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父母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些钱为我订报刊。我非常感激父母,也很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因此,我很想了解国家对我们这些残疾人有无特殊的照顾政策?发不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2.
我叫俞桂章,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僻陋的小山村中,父母都是淳朴、本分的庄稼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我却一直在父母和姐姐的呵护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不知是天赋还是灵性,上了学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不但老师喜欢,父母高兴,就连附近的邻里也对我赞不绝口。凡有好吃的食物,都不会忘记给我留一份。那时,父母就坚毅地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供我读书。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的成绩一直在全年级的前三名之内。学校的“三好学生”我总是榜上有名.学习中的多项奖项,我也能幸运地获得,由于获得的奖状多了,细心的母亲就特意请人做了只小木箱,专门珍藏我的各种奖状。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0):55-55
2008年的春节,我没能和父母一起度过。自从见过大海,我曾无数次梦想过,在这个春节,我应该拉着父母的手,在三亚的海滩、阳光和微风中快乐地散步。  相似文献   

4.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便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5.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8):18-18
从小到大,我深深地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事业,当父母需要床前照料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推辞,不能因为我们挣钱少对父母那样小气,中华至今五千年,源远长河孝为先。我们从小可能听到父母在我们身旁说一些谎言,这些谎言中,包含了父母对我们多么深的爱啊,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谎言,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15周岁,个头很高,初中毕业后虽然考上了高中。但没有去读,因为我对学习毫无兴趣。别人都说我是块做生意的料,我觉得也是,于是就跟父母谈了想开一家商店的想法,父母表示赞同,愿意拿出5万元给我做经营资金。当我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工商管理部门申办个体营业执照时,却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不满16周岁。请问:未满16周岁就不能申清个体经营执照吗?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与法》2007,(3):47-48
编辑同志: 我是个12岁的女生,长得活泼可爱。可最近出一桩怪事,某杂志的封面刊登了我的大头彩照,而我和父母事先都不知情。经向杂志社了解,原来是摄影记者叶某拍摄和投给杂志社的,叶某因此还获得了一笔可观的稿费。我们找到叶某,得知是他在我们学校组织师生外出参观时偷偷拍的。真相大白后,我和父母都秀气愤,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青少年读者朋友们,当我以一名罪犯的身份向你们讲述我的人生历程时,我很惭愧。我相信大家在听了我的故事之后一定会为我感到惋惜。从一名在校大学生沦落为可耻的囚犯,我觉得最对不起的是养育我的父母、教育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我的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我一直随母亲生活,我的父亲每月都支付给我母亲800元钱用于我的生活开支。虽然我不在父亲身边生活,但他经常来学校看我,并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和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有位老师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一名高一的学生被公安局抓了。这名学生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读小学时,父母每天给他50元的零花钱;读初中时,每月给他3000元生活费和零花钱。有了钱,他买好的东西吃,买时髦的衣服穿;请同学进馆吃饭时,点高档的菜,喝贵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消费的欲望越来越大,不断加码向父母要钱,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对待,在这名学生进入高中后,  相似文献   

11.
沙皇和衬衫     
有个沙皇病了,他说:“谁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把一半国家分给他。” 所有的贤明之士都来了,研究怎样治好沙皇的病。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有一个聪明人说,他能治好沙皇的病。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衬衫脱下来给沙皇穿上,沙皇的病就能好。”  相似文献   

12.
常茹娟 《工会博览》2014,(15):46-47
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l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1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可以说,我的父母平生很少感悟过父母的爱,但他们却懂得人间父爱母爱的珍贵,他们把  相似文献   

14.
方泽海 《工会博览》2013,(35):37-37
细想参加工作17年来,我身边听到的看到的还真有一些人凭借“灰色技能”飞黄腾达了,也不乏有一些人因为过度追求烟酒人生、润滑关系、职场八面玲珑的“灰”,到头换来的是一个灰色人生。在我看来,“灰色技能”让人欢喜让人忧。先说一个我表弟的例子吧。我这个表弟比我小三四岁,他上学时不爱学习,但体育绝对优秀,而且能说会道会来事儿,是那种不吃饭也能拿嘴把你拱出二里地还得让你感觉酒足饭饱的主儿。在我费劲拔力地考学离开农村以后,他以200多分的高考成绩上了一所体育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县城中学当体育老师。  相似文献   

15.
冬至那天傍晚,我穿过细碎的南方冬雨,回父母家过节。母亲在厨房忙碌,我从书柜里翻出一本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懒洋洋地看,一切都宛如20年前的旧景。而这本20年前由花城出版社印刷的旧书,里边记录的柏氏20年前的旧言,  相似文献   

16.
坏事变好事     
高为  丁丁 《法制博览》2009,(6):54-55
两年前的正月十六星期一,我步行去上班,同事问我为什么不骑车,答曰:锻炼。其实是前一天晚上,我去父母家过元宵节,回到自家楼下才发现,在团圆节里,我却与我的亲密战友、两轮坐骑分手了——它被偷走了。这是我在半年时间里丢的第二辆车。同事安慰我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车丢了你就运动了,不是坏事变好事吗?我说:别扯淡!我这样的五旬老汉被逼运动还说得过去,  相似文献   

17.
杞人精神     
储劲松 《法制博览》2008,(20):52-52
杞人生于杞国,虽系大禹后裔,但原本默默无名,不过是个“忧天派”的小草民。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那个流传了2000余年的笑话:他吃饱了饭撑的,成天“忧天地崩坠”,以至“身亡所寄,废寝食”。后人于是形容庸人自扰、无谓担忧的可笑心态为“杞人忧天”。嘲笑人要有本钱,跛足道人笑铁拐李只有一条好腿,自然算不上智者。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南岸区19岁的蒋永玖,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大学。蒋永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境贫寒,生活清苦。开学前夕,他却婉拒了当地一家企业通过街道组织为其提供的400元助学金:“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的学费已凑齐,请捐助给比我更贫困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南方朔 《南风窗》2014,(26):109-109
我读《尚书》印象最深刻的,乃是我认为傅说几乎是中国第一个对“亲信政治”做出深刻反省的思想型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在外地已找到了一份工作的儿子,近日回家团聚时,突然怯怯地对我说他想当和尚。我以为他是说着玩玩的就没在意,可他见我表情随意却进一步进言,说是真想出去当和尚,为此他还在网上对招和尚的名寺进行了搜索和咨询,说只要父母许可,无婚娴恋爱关系就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