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依法公正地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对下列反补贴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 (一)有关补贴及补贴金额、损害及损害程度的终裁决定; (二)有关是否征收反补贴税以及追溯征收的决定; (三)有关保留、修改或者取消反补贴税以及承诺的复审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6,(6):39-39
商务部于2006年12月12日发布2006提第93号公告,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耐磨纸存在倾销,中国耐磨纸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同时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决定自今天起对该被调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征收范围为4.1%至42,8%。耐磨纸主要用于强化木地板、防火板等装饰板材表层。根据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商务部2005年6月13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VI耐磨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3.
李敏 《中国审判》2012,(5):58-6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4号,以下称《规定》),于2012年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3次会议通过,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正确理解与适用该司法解释,对于依法正确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称征收补偿决定)案件,维护公共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我国于1997年3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参照国际惯例(如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执行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协议》的规定,简称WTO《反倾销协定》),中国政府对以倾销方式,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并对中国国内生产相似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进口产品有权进行反倾销调查,实施反倾销措施,以消除倾销所造成的损害、损害之威胁或阻碍。  相似文献   

5.
张保芬 《河北法学》2003,21(6):41-44
倾销的确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问题,倾销存在是产业损害存在的前提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要件之一。倾销的确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以及二者的调整。结合WTO反倾销守则和我国新反倾销条例,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确定等进行论述,阐述我国有关倾销确定规定的完善,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WTO《反倾销协定》关于确定国内产业的实质损害的相关规定较为模糊,特别缺乏确定损害中经济因素的更为具体规定,从而给调查主管机关提供了恣意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可能性。应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书中有关损害确定因素的裁定,去总结出反倾销调查中确定损害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倾销是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格。当倾销给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进口国可以决定对该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及国内市场的目的。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采用的保护本国工业及市场的法律手段,对反倾销实施司法审查是世贸组织1994年反倾销法典的最新内容之一。在第十八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要求“妥善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以及海关估价等与履行司法审查承诺  相似文献   

8.
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以下简称《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于2011年1月21日起颁布施行。《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本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继续沿用原有的规定办理,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五条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  相似文献   

10.
[文(令)号]〔2006〕第19号令[公布日期]2006·8·4[类别]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2006·9·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产业损害调查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保障利害关系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制订本规定。第二条反倾销和反补贴中有关产业损害调查的信息查阅和披露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负责实施本规定。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利害关系方包括以下范围:(一)被调查产品的外国(地区)生产者、出口经营者、国内进口经营者,或者该产品生产者、出口经营者、进口经…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反倾销实体法的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尚锦  李英 《法学家》2001,(5):66-73
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法共六章41条,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倾销与损害的认定以及反倾销调查的申请、调查机构、调查期限及最终裁定的作出和反倾销措施的实施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简评反倾销规避措施的不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规避是指一国商品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出口国通过各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课征反倾销税的方法或行为。它是反倾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自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改锥案件”起,反规避作为反倾销的连续救济手段被相继纳入欧美等国有关反倾销立法中。但是如同反倾销一样,反规避规则的合理性从确立之日起就遭到人们  相似文献   

13.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8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补偿决定。这一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争议。《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者也有意对人民法院非诉执行方式不作明确规定,给以后的执行改革留下探索空间。那么,《条例》第28条规定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何种模式运行、法院采用什么标准审查,以及强制执行后可能出现的国家赔偿等问题,就有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强征农民房屋和土地,将农民由农村赶到政府人为打造的城镇,大规模搞所谓工业化、城镇化,非但不是实现宪法序言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的手段,而且损害和动摇了宪法确立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地位以及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等法定权利。准确、完整地理解宪法有关征收条款的规定,对于严格依宪、依法征收农民房屋和土地,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反倾销规避与欧美反规避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反倾销规避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形式所谓反倾销规避(circumvention),是指一国商品被另一国征收倾销税,出口商通过各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课征情况发生的方法或行为.它主要通过以下四种形式避绕反倾销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了依法惩处价格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7.
《司法业务文选》2012,(21):40-42
1.2012年3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2〕4号3.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为依法正确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简称征收补偿决定)案件,维护公共利益,保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在审理不服有关征税决定的案件时,对征税决定合法性问题,主要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审查:一、审查征税行政机关是否具有征税职权根据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除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关税、船舶吨税及海关代征税收外,其他税种税款征收均由税务机关征收。这里的税务机关包括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及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根据有关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有:①增值税、消费税,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③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19.
欧美反规避措施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反规避是反倾销法律针对出口商在其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采取某种措施规避被征收反倾销税而做出的规定。最早对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做出反规避立法的是欧盟、美国。欧美反规避措施立法背景,都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韩国对欧美出口产品构成倾销,被欧美发起反倾销调查,并确定征收反倾销税后,日、韩则通过向欧美出口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制成品的零部件,由日、韩在欧美的子公司或设立的新公司组装或加工成制成品,在欧美销售。因为零部件不属于制成品的相似产品.也不属于同一海关税号,无法限制这类零部件.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反倾销概况所谓“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打入另一国市场,由此对进口国领土内已建立的相同或类似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或者对进口国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障碍。而反倾销是指进口国政府有关部门在确认了倾销行为存在后对倾销产品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制止倾销行为。倾销与反倾销这一对矛盾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日益加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