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海南省"十一五"规划专题座谈会上,卫留成省长指出海南"十一五"规划要把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正在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课题。毕竟,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海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海南省“十一五”规划专题座谈会上,卫留成省长指出海南“十一五”规划要把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正在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课题。毕竟,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海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宁 《今日海南》2005,(10):8-9
经过建省多年的实践探索,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稳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全省人民对加快发展的渴望更加强烈, 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一批大项目逐步建成投产,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一批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南进入新的稳定健康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 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协调发展,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科学谋划发展,构建和谐海南。在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海南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背景下,“十一五”将是中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本期的“主题策划”里,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海南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07,(3):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国务院2007年年初审议通过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制定的相关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发布会上表示,制定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福建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福建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共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有18个民族乡、546个民族村。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58.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政办〔2007〕184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贯彻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七年十二月六日青海省贯彻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14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就贯彻…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朱寒松 《今日海南》2014,(10):30-31
正海南中部地区包括保亭、白沙、琼中、五指山、屯昌和定安等6市县,是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和全省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也是革命老区和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它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保存较完好的热带雨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对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3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制定的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3):24-24
3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国务院2007年年初审议通过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涮定的相关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办发〔200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角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10,(12):1-1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加快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省将进入发展黄金期、工业化中期加速期、  相似文献   

14.
刘宁 《今日海南》2005,(10):10-11
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协调发展,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十一五”期间,如何加快海南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据有关部门透露。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族》2007,(3):6-13
为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制订本规划。  相似文献   

16.
行政区划调整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与内容之一.昌平区是北京市郊区的山区区县之一, "十一五"期间,该区明确提出"科教创新基地、人文生态景区、和谐宜居新城"的区域功能目标,按照"两轴一带、多点一城"的总体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昌平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的基本框架和聚集效益明显、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1]>.中部区域是昌平新城的核心规划区域,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部一、二、三期工程的建设区域,为昌平新城建设和创新产业集聚的主要空间地域.然而当前该区域行政区划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矛盾日益明显,制约和影响了中部区域"和谐宜居新城"区域功能目标的实现,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考虑对昌平中部区域行政区划进行有计划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海南,是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主要体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近2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与省内汉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之跟上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海南,共同迈进小康社会,应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厅长陈志荣。  相似文献   

18.
省情要览     
海南省委2007年理论研讨会提出全面推进有海南特色的小康社会建设9月17日至19日,以"建设有海南特色小康社会和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为主题的中共海南省委2007年理论研讨会在昌江霸王岭召开。  相似文献   

19.
薛振忠 《新东方》2009,(12):26-28
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南省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滨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海南岛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质量。面对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海南中部地区的经济如何发展?笔者围绕两者的关系和加快海南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20,(3)
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千百年来海南少数民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生态优势是海南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益于拓展、推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海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高校有关科研人员要加强对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梳理;二是政府要重视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观念习俗;三是少数民族要增强传承创新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