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当然价值取向.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追求责任行政的历程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效,但在责任政府的构建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要转变执政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健全法律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加快文化建构,培育公民社会,从而使政府真正能够全面履行职能,切实维护民众利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治理与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要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可称为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合作的时代诉求和现实基础彰显了选择该模式的必要与可行。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多元主体,民主决策,法治化管理,市场和社会化服务,责任过程和效能结果。该模式的构建须有宽容态度和发展眼光,需要提高民主法治质量,发展公民社会,建立协商对话机制与合作文化环境,加快行政改革,推进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3.
建设现代行政文化 构建政府与公民的新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行政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政管理思想,政府管理组织与公民关系会有不同的定位。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政府与公民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错位与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行政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体化倾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相互推动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将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涵义、意义及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治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组织组成自组织网络,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共同承担责任的治理形式。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二元模式的变革,将行政民主方式推向深化,并打造了全新的政府形象,使官僚制空间被压缩。公共治理中国化将是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深刻变革及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公民社会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对政府治理模式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政府主导发展的局面决定了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政策过程的制定、执行和变化。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社会对政策过程的积极影响。但由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处于兴起阶段,对政策过程的影响较小,政府主导模式仍没有变化,所以公民和政府应共同促使我国公民社会的成熟,转变我国政府传统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治理主义的精神下,政府组织在整个社会中依然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仍将发挥着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不再是实施社会管理功能的唯一权力核心。公民的个人责任以及个人对自己决定承担的后果将上升为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主要法则,多元竞争被不断引入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与生产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将与政府一起共同承担起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这些组织的权力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因此,在传统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与强调个体利益的市场主体之外,经济法还应当关注介于两者之间的非营利组织,将其列为重要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个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宽松、活跃的氛围,各种各样的公民社会组织日益涌现,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公民社会细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对政府治理模式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而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政府主导发展的局面决定了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和谐治国理念反映在政府与公民关系层面上,最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而这有赖于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回应性。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理念的回应性行政与党提出的和谐执政理念在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和现实层面上具有某种内在契合。可以说,回应性行政是沟通政府与公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功能是弥合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由于社会转型所形成的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取决于公民、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要素。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其参与状况基本上处于较低水平,有庞大的不参与群体存在,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受制于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等具体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俄罗斯目前维护稳定的需要。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的潜力能否得以发展,有赖于政治体系内部和外部诸政治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构建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应然价值取向。然而,当前我国政府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责任政府体系的构建。通过培育责任行政文化、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和加快培育公民社会等措施,可以更新政府执政理念,实现问责制度化,夯实责任政府构建的社会基础,最终达到完善我国责任政府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当前,对于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很多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行政领导者是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因,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从行政领导者的角度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相当长时期里,我们总习惯于从“国家主导”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导”话语体系背后的思维逻辑是:国家高于并控制社会。计划经济的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逻辑。计划手段配置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系组织整个社会生活,使得行政权力直接覆盖整个社会领域,形成社会对政府、民众对权力的一元从属或依附关系。从“国家主导”话语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引出行政权力至上的思想观念。行政权力至上并控制社会,抑制了社会的自主性和个人的自主活动。权力运作着重于对人的控制,而不是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话语体系不可能给自由、平等、独立人格、创造个性等理念留下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国内现状和国际经验,从文化和制度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建立行政问责的长效机制,使“问责风暴”走向“问责常态”。具体包括:倡导新型官场文化,强化行政主体责任意识;培育完善公民社会,增强公众问责意识;明确职责划分,严格权责对等;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制度问责”;强化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论诚信主体     
应该在个人、组织、社会的不同层面上界定诚信规范。个人在家庭、职业和社会生活中都要遵守诚估规范。组织根据各自的功能有诚信的重点,组织的诚信要求群体的共同努力。在社会诚信中,执政党和政府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性政府是公共部门治理的新形态,是政府改革的新路径。领导力是整体性政府构建的关键,而领导者的制度建构力、统筹协调力、文化整合力、责任承担力、有效回应力则是整体性政府构建背景下领导力的具体体现,需要从组织、文化、公民、责任等层面研究提升领导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后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大规模建立并运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问责制度自身的问题以外,问责文化的不足成为制约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与运作的主要原因。从政府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行政文化缺失,包括管理价值成为公共行政的唯一价值,"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缺乏民主和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缺乏道德自律;从公民和社会角度看,表现为权利意识淡漠与民主参与意识不足;公民与政府官员共同患有的公共精神匮乏与法治观念薄弱也是行政问责文化危机的主要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利益冲突、信任缺失和社会价值失范等是造成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也给行政问责文化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年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具备充分的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尽到个人对国家和时代的责任。当今,青年的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爱国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和自强爱学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其价值范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东红 《理论前沿》2001,(17):18-20
目前在我国进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现代民间公益性组织开始出现,存在一些带有公民自治色彩的机构,这表明一个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新的社会领域的萌芽正在产生。这种正在变化的社会结构称为公民社会。当然 ,中国公民社会还仅处在萌芽阶段 ,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 ,同时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 ,需要构建基本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20.
问责制运行的现实障碍及创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责制在逐步制度化、法制化过程中显现出了威慑力及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强大推动作用,为发展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积聚了宝贵的政治资源。但是,问责制度实施至今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行政部门职能划分不清;二是监督主体督察力度不够;三是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堪忧;四是公民社会发展尚不成熟;五是新闻媒体的独立性亟需加强。要推进问责制度的良性运行,还需从科学划分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培育公民社会、完善配套改革等制度层面探寻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