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台湾岛内局势严重动荡,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同时,涉台国际环境有更加复杂化的趋向。但从总体上看,涉台国际环境仍然对我有利。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及其调整变化,历来是涉台国际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去年 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导致海峡两岸关系再度严重恶化后,台湾海峡发生严重冲突的现实可能性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当选后,美国对台湾海峡爆发冲突的担心始终存在。可以说,防止台湾海峡发生冲突,已成为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重点。正因为这一政策重点的突出,使涉台国际环境变得…  相似文献   

2.
2006年的美台关系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局面。美台关系过去是简单的"美主台从"模式即台湾从属于美国的利益,服从美国的战略部署。如今这个模式因陈水扁顽固搞"台独"受到冲击。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是美国根据进入21世纪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利益关系的变化做出的政策选择。简单来说,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就是同时强化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和对陈水扁"台独"行径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王亮  黄成军  谢扬斌 《学理论》2011,(21):34-36
进入新世纪,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但是美国实施的对台军售政策却阻碍着这种关系的健康发展。文章回顾了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按各个时期军售的特点将其分为初始萌芽、稳步推进和大幅膨胀三个阶段,并从战略、经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了美对台军售的动因。以此为基础对今后美国对台军售的趋势性特征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4.
<正>与危机四伏、剑拔弩张的4月相比,朝美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进入5月以来似乎发生了一系列人们想像不到的变化,即美国在某种程度上调整了对朝鲜的政策。这些微妙的变化虽然还远未修成"正果",但至少比兵临城下要好。进入5月以来,美对朝政策与态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总统特朗  相似文献   

5.
林冈 《理论参考》2008,(6):58-60
台湾问题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大难题。美国基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利益考虑,试图对双方采取平衡交往的双轨政策。但这一政策却因美国国内不同利益团体的作用,选举周期的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海峡两岸的政治角力,不时地受到冲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周期摇摆性,不利于维持台海现状。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美对台政策的三大主要因素 从美台关系的历史演变看,影响美台关系的因素纷繁复杂,从国际格局、双边关系到美中双方的国内政治及台岛内政治,甚至任何一方的领导人变更,都会对美台关系产生影响。分析1949年以来的美对台政策可以看出,美对中国大陆的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对台政策的大局。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发酵成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世界。第一轮伤害的是美国本身,令其陷入衰退、高失业、资产价格暴跌以及政府赤字扩大等一系列危机状态。借助高明的“去杠杆”应对政策,美国国内的危机被成功控制并向外部转移。由于美欧之间金融投资的深度一体化,直接受害的就是欧洲,尤其是南欧东欧等国际竞争力较差的欧洲外围地区,于是就有了欧债危机,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第二轮。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体系往往会不断出现或大或小的困境或危机 (一)美国 即便是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也在不断发生着或大或小的金融困境或危机。困境和危机是不断发生的,需要清醒的是,每次发生的问题,都是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错误。一般来说在问题发生后,大多数情况能作出了重要的、实质性的政策或机制改进。  相似文献   

9.
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面临的困境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过去的一周,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此轮风波缘起于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连日大跌。作为两家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半官方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运营危机,两家公司的市值今年以来合计已蒸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重新认识”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12月俄罗斯议会选举后,俄罗斯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进行了彻底改组,“激进改革派”失势,民族主义势力增强;“休克疗法”被抛弃;在外交上新政府对北约的“和平伙伴计划”以及在波黑危机和俄美间牒风波中,对美国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外交行动。面对俄罗斯局势及内外政策的这一系列重大变化,美国政府日感不安,美国报纸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在克林顿政府“外交得分的领域也出了问题”的说法。这一切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对12月议会选举后的俄罗斯进行一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夏立平 《党政论坛》2008,(16):60-61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已进入全面深层次的爆发阶段,引发危机的缘由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长期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给危机埋下了伏笔;高度的虚拟经济成为危机的根源;网络泡沫破灭后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动力;次贷危机是点燃危机的导火索;宽松的金融监管给危机敞开了大门;金融市场全球化提供了全面暴发的平台。继续蔓延的危机给中国带来的警示是: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必须加强对金融领域及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不能放任市场经济的过度自由;应破除对美元的迷信和依赖;国家应鼓励符合自己能力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韩志强 《学理论》2012,(27):36-37
1958年爆发的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是中共领导人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外交上的应对策略.由于毛泽东提出新的外交战略和理论,使得中国在外交中表现得越来越激进,也导致了中苏双方在外交政策和理论上出现了矛盾.“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使得苏联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局面,也为中苏同盟的顺利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阴影,使得中国和苏联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不断扩大.所以“第二次台海危机”成为影响中苏关系的一个标志,对中苏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远洋  王玉 《瞭望》1990,(49)
进入九十年代,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热潮依然是方兴未艾,犹如起伏的波涛,冲击着人为的阻隔,推动着中国统一的进程。一位从事对台事务工作的官员认为,今年海峡两岸民间往来呈现出蓬勃发展、全方位交流的局面,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直反对欧盟取消对华武器销售禁令。2月16日,美国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再次抛出"中国威胁论"。美日在2月19日宣布台湾海峡为"共同战略目标"。这些新发展,再次表明,美国和日本根本就没有改变它们根深蒂固的"中国威胁论"立场。 "中国威胁论"产生和存在大概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可预见的  相似文献   

17.
刘波  吴静潮 《求知》2008,(5):42-44
发生在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美金融界,唱“衰”了美围经济,也使原本增长强劲的世界经济蒙上了阴影。著名的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对这次危机深表忧虑.称这是美国信贷史上的“最大泡沫”。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场“巨震”,它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都将其列为2007年国际十大新闻之一,称其为2007年特别引入注目的世界经济大事。2008年1月存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美国次贷危机被列为“第一”焦点。  相似文献   

18.
《理论参考》2008,(11):49-5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在自身经济增速回落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又将调动自身的经济和政策资源来迎接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入到全球互动协同与审慎微调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一,这一波危机是在各国政府大力度救市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刚刚上台,新的巨额刺激经济方案刚刚实施,美国股市出现的剧烈暴跌和美国经济的全面恶化,表明这一轮危机远非政府所能救助,也远非在短期就能走出困境。这不但表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也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的把握能力与驾驭能力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20.
10月26日,美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以32票对6票通过了《be强台湾安全法案》。这标志着该法案自今年3月开始酝酿讨论后已进入实质性启动表决李序,更标志着美国国会亲台势力在插手台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上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美国国会保守势力处心积虑,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可而久矣。远且不说,克林顿总统去年访华在上海首次公开宣布美对台“三不”广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入需要主权国家资格方可加入的国际组织”)政策以后,美国国会亲台势力便康动不已,对政府对台政策精加指责,叫嚷什么“损害了台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