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卢沟桥事变     
许建军  李晓茜 《实践》2014,(10):15-15
<正>1937年7月7日夜,华北日军在中国第二十九军防地卢沟桥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随后借口1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9军37师  相似文献   

2.
68年前的7月7日,在北京西南郊的卢沟桥,日军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英勇反击,打响了八年抗战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3.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绝,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十九军官兵虽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7月29日,北平失守。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  相似文献   

4.
一、廉政反腐的时代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晚,驻守卢沟桥的日军在没有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并且扬言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  相似文献   

5.
正内容提要:⒈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指导方针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⒊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新希望第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制定了正确的抗战指导方针。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起进攻,第29军奋起反抗,伟大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  相似文献   

6.
田代皖一郎,时为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内去"搜查",被中国驻军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反抗,"卢沟桥事变"就这样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到底是谁打响了第一枪?卢沟桥事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成为全面抗战的标志?今天,让我们踏访宛平古城、卢沟桥,寻访抗战老兵,查找历史文献,专访历史学者,复原历史深处那段苦难的图像,探求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8日,即日军挑起“卢沟桥事件”的第二天,又以优势兵力向宛平县城及附近平汉线铁路桥大举进攻.中国守军为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辖两个团:219、220团.旅长何是沣.何旅长亲临前线,鼓舞官兵勇敢杀敌,以死据国.战士们也坚决回应:“誓与桥共存亡,决不后退!”战斗不久,我平汉线铁路桥及其附近龙王庙等处,被敌攻占.何旅长命220团团长谢世全率大刀队冲入敌阵,复将铁路侨及龙王庙等处夺回.在反复冲杀中,日军伤亡不堪,一名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被击毙,另一名指挥官田代中将被迫剖腹自杀.中国军队英勇杀敌,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但蒋介石仍然以为局部事件,采取妥协政策.北平市长兼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又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此后,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大地,他们疯狂地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这场历史劫难中,赣东地区和赣东人民也未能幸免,遭受到极其惨痛的损失,赣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悲惨历史.  相似文献   

10.
同“九一八”事变一样,卢沟桥事变也是日军精心策划出来的。 1937年 7月 7日夜,驻北平丰台的日军以一名士兵 失踪”为由,要求进 “入宛平城搜查。随后,日军在交涉中改变了理由———在日军“军事演习”中,有中国士兵对日军进行所谓 “非法射击”,要求中国军队退出宛平城。改变的原因是,“失踪”的士兵归队了。这个无理要求在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本侵略军突然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卢沟桥事变爆发。 当时的日军及战后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日本学者,都认为是中国军队打响了第一枪,造成了事变的发生。对此,一位中…  相似文献   

11.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60年过去了,这首《卢沟桥歌》仍然那么激动人心。当年,第29军就是唱着这首战歌,在卢沟桥畔浴血奋战,谱写出动人的热血篇章。今天,卢沟晓月依旧静静地抚摸着卢沟桥上栩栩如生的485只石狮,依旧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那场正义与邪恶的交锋。1936年4月17日,通过“Th·二六”兵变上台的日本广田内阁正式决定向中国华北增兵,强化华北驻屯军。到6月上旬,日军完成广华北增兵,整个驻屯军兵力达1.4…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制造借口突然袭击当地中国驻军,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接着日军30万兵力大举向华北地区进犯。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遭到的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在3个月内击败国民党中央军,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立即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中国驻军发动进攻,遭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坚决还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反侵略的枪声,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战斗号角,由此展开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北方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广大官兵激于爱国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炮轰卢沟桥、宛平城,疯狂地向我方阵地冲击。驻守在这里的29军官兵奋起抗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人民立即投入了支援卢沟桥抗战的斗争。北平的广大青年,满腔热血,在这抗战的最初日子里,也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  相似文献   

15.
陈昌喜 《党史文苑》2004,(11):56-56
1937年7月,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当事的几个日本军人最后的命运如何呢?田代皖一郎他是日本佐贺县人,1880年出生,“七七事变”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牟田口廉也事变发生时,他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8…  相似文献   

16.
娄晶  崔宏 《新长征》2011,(7):17-18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向北平附近的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8月13日又大举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自此,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东北地区局部抗日游击战争由此演变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梁宗仁 《奋斗》2008,(9):62-63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袭沈阳中国驻军北大营,拉开了侵略中国的序幕。然而,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却采取“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南京命令东北军司令张学良撤退关内。那么,关东抗日谁先打响了第一枪?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此时此刻,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那场劫难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历程及取得的伟大胜利。1931年9月18日深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进攻,四个多月内,东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1937年7月7日,日本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  相似文献   

19.
第四回卢沟桥事变阎锡山公开联共联络站改称办事处挂牌办公1937年7月7日,日军蓄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IO日,日军向我驻守平津地区的原西北军第29军发动了总攻。29军广大官兵对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未能遏止日军的进攻势头。战斗中到军长格勒阁和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7月29、3O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平津失陷的次日,彭雪枫和阎锡山会晤。阎锡山一反过去对中共及红军顾虑重重、若即若离、或明或暗的态度,对彭雪枫说:从今日始,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代表名义公开活动了。此时的国民党、蒋介石还未公开…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此后,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大地,他们疯狂地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这场历史劫难中,赣东地区和赣东人民也未能幸免,遭受到极其惨痛的损失,赣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悲惨历史。狂轰滥炸大肆入侵1939年3月28日,侵华日军占领南昌。自此,日军飞机开始对赣东地区实施狂轰滥炸。至1941年,共对临川、南城、东乡、崇仁、宜黄、南丰、广昌等县轰炸37次,其中对东乡县城的轰炸就达20余次。1939年4月7日,9架日机两次轰炸东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