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物权法》第181条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虽然在概念和法律基础上都已经明确的动产浮动抵押的内涵以及权责划分,但是在中国,动产浮动抵押业务的开展情况仍远远地落后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法条竞合分为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竞合、整体法和部分法之间的竞合及法条的交叉竞合.法条的交叉竞合又可细分为从属关系的交叉竞合和非从属关系的交叉竞合.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应当根据不同的竞合类型而有所区别.普通法与特别法形成的竞合一般应优先适用特别法,法律有特别规定除外;整体法和部分法的竞合应优先适用整体法;从属关系的交叉竞合一般应优先适用特别法,如适用特别法明显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应适用重法;非从属关系的交叉竞合应优先适用重法.  相似文献   

3.
司法实践中,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竞合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竞合时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以为,在适用方法上应遵循并合主义,具体适用时又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处理,并突出刑事处罚优先的原则。同时,也应注意犯罪移送时的证明要求,以防止法院间的互相推诿。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0,(8)
动产抵押制度的历史发展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后为大陆法系国家所继受,但目前关于动产抵押制度的理论研究仍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以往学者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动产抵押制度的比较法研究和法教义学研究上,未触及影响动产抵押立法的真正动因。因此,从传统研究视角转到法律进化理论视角,重新剖析影响动产抵押制度研究及其法律制定的方法论因素,对于未来我国动产抵押的法律制定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晓玲 《学理论》2012,(6):58-59
浮动抵押是设押主体以其全部或部分财产为债权提供担保,设押财产的价值随自由经营流转而增减,但在约定或法定事由发生时确定抵押物价值的一种抵押。我国也采纳了这一制度,并从很多方面对这一制度作了规定。但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押主体的范围太大,抵押财产仅局限于特定的动产等问题。故需要提出一些对策,使我国的浮动抵押制度得到完善,充分发挥它在经济发展中的强大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4,(44)
企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改变 按照原来的草案,对破产企业的特定财产享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权利的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修改草案时认为,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首先考虑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7.
任文俊 《学理论》2015,(5):78-79
抵押权源于古罗马,在近现代民法法典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和知识谱系的差别,分化为以德国、日本和瑞士为代表的三种立法体例。抵押制度的完善建议如下:从立法局面来说,应积极吸收发达国家法制建设中的精华,对我国相关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解释。在具体抵押制度层面要完善:动产抵押权公示方法;浮动抵押制度;最高额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为登记,《物权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而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则为占有,《物权法》中规定的动产交付就是指占有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担保法律规定及其完善——以收益控制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性使得占有或准占有皆无适用知识产权担保之余地。现行法律将知识产权担保定位为质押,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导致担保权人无法控制标的物,使债权人难以控制对知识产权的处分,制约了知识产权担保价值作用的发挥。为此,有必要以收益控制为中心,利用并完善现有规定,使知识产权担保成为与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权利质权并列的一种担保方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担保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融资担保是现代担保制度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内含信用担保和物权担保两大部份。而作为它组成部份之一的物权担保,则主要指国际经济中借贷双方在资产上设立的担保并由此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浮动担保、动产担保(这里指动产抵押)以及作为辅助条款的消极担...  相似文献   

11.
监护的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精神。现行监护规定在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是:监护人与未成年人存在利益冲突,监护人缺位导致诉讼程序无法启动,法定单位监护人的规定不尽合理,缺乏有效约束监护人的监督机关等。进一步完善现行监护规定,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应分别设定亲权与监护权,确立指定诉讼代理人制度并赋予未成年人一定的诉讼主体资格,增设监护监督机关及监护保障机关,赋予司法机关一定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占有改定,是指让与动产时,出让人仍继续占有动产,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可以通过订立合同,使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依此合同印完成"交付".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他人动产交付与受让人,如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是出于善意,则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我认为,在占有改定下不发生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善意受让人只有在取得现实占有时才能善意取得所有权,在此之前,由原权利人享有所有权.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矛盾不时存在,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会直接影响行政公开的进程和深度。在权利多元化的年代里,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时,遵循社会政治与公共利益优先、利益衡量、最大限度维护人格尊严等原则可以有效解决两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中的特别规定数量可观,但书的特别规定、法条竞合中的特别规定、法律拟制中的特别规定、注意性条款中的特别规定是其存在的四种类型。在现有的立法之下,正确适用特别规定需结合相关条款以及刑法的相关原理,综合考察衡量。避免含糊不清的、不明确的特别规定、摒弃无意义的注意性规定,是刑法明确性原则在此问题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党政论坛》2014,(4):36-36
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创新与突破.温州金改启动一年多来,重点是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即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应该说,温州金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比如,创建了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发布了“温州指数”,促进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改制,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已经成为民资进入的突破口:推出“幸福股份”产品,以股权形式让市民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多元化动产抵押、货物抵押、未来收益权抵押等49个创新产品;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化等.特别值  相似文献   

16.
孙玉霞 《学理论》2012,(8):91-92
浮动抵押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我国《物权法》引入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浮动抵押制度。应当缩小浮动抵押主体范围,适当地扩大浮动抵押财产,不应只局限于某些方面,规定浮动抵押实现的具体情形,同时引入财产代管人制度,明确财产代管人的权限,银行应该严格把关,通过对授信对象进行调查、监督等方式合理防范浮动抵押贷款的风险,最终实现双赢,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提出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当前打击犯罪、应对犯罪战略策略的理性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等行为都作了具体规定,可处罚标准存在着差异,属于责任竞合问题.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法条竞合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如何处罚是十分值得探究的.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九)》完善了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前提。非法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属于刑法保护的对象。单位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犯罪的,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网络服务提供者非法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根据是否利用工作便利进行分别处理。网络服务提供者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一种纯正的不作为犯,必须在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时才构成犯罪,而且主观罪过是故意。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间是想象竞合而非法条竞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竞合论与罪数论的观点不一,竞合论与罪数论并非天壤之别,二者只是路径不一,功能、效果、本质相同,没有必要全部推翻现行的罪数论,简单移植德国竞合论。立足于罪数论的我国犯罪竞合理论之构建应该是确定研究的对象,确立罪数的处断规则,并合理构建内部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孙双秀  王金贵 《学理论》2012,(30):142-144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我国相关法律将宅基地使用权人限定为农村村民,这在实际上是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就其宅基地使用权单独转让、出租或者设定抵押。这种限制,一方面使农村的不动产难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民的融资手段,继而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在城里购置了房产的农民无法转让闲置的空房,将会造成农民房屋的长期空闲,不符合"物尽其用"的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允许农村村民对自有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设定典权,且不限定典权人的身份,以实现物尽其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