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信用卡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部门可以从卡基的制造工艺、信用卡信息资料、信用卡的交易信息及犯罪嫌疑人的遗留信息等方面入手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2.
论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须把握以下环节:围绕涉案信用卡和ATM机开展调查布控;根据作案手段确定侦查范围:围绕犯罪嫌疑人遗留信息开展侦查;及时串并案件,丰富破案线索;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完善证据链条。  相似文献   

3.
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特征及侦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卡业务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给我国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法律约束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逐年递增,涉案金额成比例增长,犯罪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并不断翻新,给侦查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拟从介绍信用卡诈骗罪及行为方式入手,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特征进行分析,从实用性的角度详细探究切实可行的侦查方法,以充实本罪侦查方面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套现是我国新近频繁发生的一种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金融秩序和社会的信用制度。对信用卡套现犯罪案件的侦查,要及时搜集情报,及时发出通报,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强化到特约单位的取证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真实的交易记录来入手开展。我国应完善信用卡法律制度,拓宽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融资渠道,强化发卡和收单机构管理机制,建立信用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以防范信用卡套现犯罪。  相似文献   

5.
面对侦查实践中存在的信用卡诈骗犯罪升级与打击能力不足的矛盾,探索标准化、精细化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方法,是提高办案效率、提升打击能力、全力维护金融安全的现实要求。应在全面把握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础排查法、视频信息分析法、通讯信息追踪法、网络搜索查证法和高危人员排查法,以期实现对信用卡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论侦查信息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侦查即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对案件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从同一认定视角入手,则侦查即是一个广义的同一认定的过程。侦查主体的未知性和侦查信息的可知性使得侦查信息媒介的存在成为必然。侦查信息媒介指的是侦查活动中侦查主体与相关人和物进行沟通以求获得信息所凭借的载体。侦查信息媒介分为言辞媒介和技术媒介,二者在本质、运用媒介和效益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侦查信息媒介面临着相应的困境,包括言辞媒介和技术媒介自身的不稳定性和运用过程中滋生的冲突。侦查信息媒介应该从依赖言辞媒介转向以技术媒介为主,并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开展网络电话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应当依据个案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网络电话犯罪案件的侦查既脱离不了网络侦查工作的一般规律,又有着其独特性。在侦办此类案件时,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常规思路入手,结合网络电话本身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寻找案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侦查信息的披露由于立法的缺失、"官本位"意识的存在等因素的影响,缺少程序性规制,案件信息的发布较为混乱。因此,必须从完善程序性立法、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侦查阶段案情披露活动的程序机制,防止不当案情披露损害犯罪嫌疑人等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使其真正能够成为公民监督侦查工作的平台,保障侦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信用卡犯罪的成因、现状及特点,提出以“四流,,技战法完善信用卡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即运用“人流”技战法,令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运用“物流”技战法,使涉案卡物“浮出水面”;运用“资金流”技战法,对涉案资金“追踪定向”;运用“信息流’’技战法.让涉案信息“全息碰撞”。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立法机关、公安机关、中国银联以及持卡人四个方面构建信用卡犯罪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侦查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现场勘查失误不但会使现场上的痕迹、物证被遗漏、灭失,导致犯罪信息的获取匮乏,还可能将无关的痕迹、物品引入侦查工作,以致干扰、影响整个案件事实的认定,诱发冤案。因此,从侦查阶段现场勘查入手,提高勘查人员从现场挖掘有效犯罪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对勘查中无关、虚假信息甄别、排除的水平,是降低现场勘查失误率,遏制冤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将持有、运输、出售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等行为犯罪化,有效地弥补了信用卡犯罪刑事法规的不足。但要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地适用本罪,则必须对其客观特征进行准确的分析,即对“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中的“持有”、“运输”,对“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中的“非法”和“数量较大”,以及对“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中的“虚假身份证明”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界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称“涉卡”犯罪包括信用卡犯罪和使用信用卡、储蓄卡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信用卡犯罪大致有三类 :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盗窃并使用信用卡 ;使用信用卡、储蓄卡犯罪具有信用卡犯罪的一般特征 ,但犯罪手段更为狡诈 ,涉及的犯罪种类更多 ,社会危害性加大 ,而司法机关对之却往往难以适用我国现有法律定罪量刑。“涉卡”犯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演变。目前 ,这一新型犯罪正呈日益严重之势 ,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厦门市的情况就颇为典型。在打击对策上立案是关键性问题 ,各地公安机关应树立大局观念 ,联手合作 ,多警种协同作战 ;运用高科技手段 ,提高防控水平 ;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我国刑法对于涉及信用卡的犯罪规定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对于伪造信用卡的伪造行为、使用行为、持有、运输等一系列行为都作了规定,但是,对于伪造空白信用卡的行为却态度不明。出罪还是入罪?在持有、运输伪造的空白信用卡都可能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伪造空白信用卡理应入罪。在没有刑法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入罪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卡日渐普及,然而信用卡诈骗犯罪也接踵而至,且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涉案金额迅速增长,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其中跨国信用卡诈骗犯罪现象尤为突出,后果甚为严重。研究此类案件的犯罪形式和针对它的侦查、防范措施,可为此类案件的侦查工作提供方法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免息按揭预缴话费送手机"是近年来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新型的手机销售方式。就这种销售方式的创意来说,本应该能够达到消费者、手机经销商、通讯运营商及银行"多方共赢"的效果,但是由于运作过程中部分消费者的信用缺失,导致了大量的贷记卡因持卡人拖欠话费而透支。这种特殊的透支行为由于持卡人不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且贷记卡在借款合同的履行中起到的只是支付工具的作用,只是持卡人对借款合同的一种违约行为,而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中"恶意透支"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浅议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侦办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给侦查工作带来新的难题。当前,新类型信用卡诈骗案件在侦办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高科技犯罪、利用网络作案和团伙分工作案。针对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新手法。侦办信用卡诈骗案件时应加强多警种合作、加强银行业内外监管及情报导侦。  相似文献   

17.
"伪卡"的认定应以伪造的信用卡中是否包含虚假信息并能实现购物、消费、取现等功能为主要判断标准。骗领型信用卡诈骗罪与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区分标准在于信用卡是否为银行合法发放。"使用"信用卡是指以能够实现真实信用卡的功能、用途的方式予以利用的行为。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通常应当是真实、有效的信用卡。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不仅包括合法持卡人,还应当包括经合法持卡人授权使用该卡的其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认定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应予证明的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机构和公众的合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从源头上对信用卡犯罪作了较全面的立法完善,增设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在司法实践中,要准确认定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必须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客观方面予以认真的、深入的剖析,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所包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0.
及时搜集情报,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取证工作,及时发出通报,做好布控工作和查明是否存在真实的交易记录和信用卡套现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是预防和打击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有效侦查对策。为防范信用卡套现犯罪案件的发生应加强立法,完善信用卡法律制度,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融资渠道,强化信用卡管理制度,完善发卡和收单机构管理机制,建立信用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