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傣族文学     
傣族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人口六十多万,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同时散居于澜沧江两岸和红河流域。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它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不仅有它的口头文学,还有书面文学。傣族的书面文学有的是用纸张毛笔书写的;有的是在贝叶上用针划写的。前者主要在德宏,后者主要在西双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各个民族由于历史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由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审美观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认真地探讨这些特点,对于批判地继承各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新风尚,是很有益处的。傣族文学集中地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观傣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他们大都在平坝江边傍水而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光秀丽。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优厚的生活条件,也培  相似文献   

3.
编写好一个民族的文学史,确非易事。它特别需要占有大量丰富的材料。《傣族文学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以下简称《简史》)的编著者岩峰、岩温扁、岩林是傣族诗人、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本民族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秦家华、王松虽为汉族专家,但亦曾较长时期生活在傣族聚居地区,积多年研究之心得和丰富的傣族文学资料。因此,《简史》上溯远古时期的古歌谣,下至本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园地和新人新作,汇集了大量的傣族民间文学资料和书面文学作品,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这些资料和文学作品,进行审慎的剖析、探索和研究,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傣族文学发展的概貌;评述了傣族文学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体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揭示了傣族文学本质特点及发展的轨迹,作出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概括、归纳和总结。同时,用大量丰富生动的考据,描述傣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富于创造的民  相似文献   

4.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十分丰富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5.
透过古典文学之窗窥探人类先民的历史,这是一种方法。著名的巴霍芬曾经从古典文学中引证了许多辛勤搜集的事例,来丰富他关于“没落的母权制”和“胜利的父权制”相互斗争的“戏剧式的描写”。恩格斯为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极其重视隐藏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史,在他们笔下,从《伊里亚特》到《奥德赛》,一切“英雄时代”有用的神话和故事,总是恰如其份地调动起来作为科学论证的依据,这是极其令人钦佩和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来都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其他民族的文学艺术总要发生联系,总要吸收其他民族的长处来作为发展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傣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傣族人民和我国各族人民一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相互交流,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统一的祖国文化。傣族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发展创造的民族。傣族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相似文献   

7.
比之其他宗教,小乘佛教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溶性。在它的傣那文和傣泐文两种文字记录的经书中,保留着大量的美丽动人的傣族神话、传说和故事。基督教曾经对文艺复兴的文化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排斥。大乘佛教也把宣扬七情六欲的“人”的文学打入禁书之列。而小乘佛教为什么能如此丰富地保留了大量地表现了人的感情愿望、充满了人性的美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呢?应该怎样看待小乘佛教和傣族文学的关系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少同志都撰写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清理、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将于一九八一年秋在昆明召开傣族文学讨论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傣族社会发展与傣族文学的关系;民间歌手在傣族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傣  相似文献   

9.
一文艺作品的传播和影响是不受地理国界限制的。尤其是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由于它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编织了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悬念,通过有形的(如文字)、无形的(如口传)的语言媒介,不胫而走,源远流长。有的则将外国外地的奇葩移植进本国本地文苑,开花结果。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在我国傣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在抢救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过程中,首次发掘出几部傣族文学论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哇雷麻约甘哈傣》(《论傣族的各种诗歌》),写于傣历九七六年(公元一六一五年),是就今发现的最早一部傣族诗论。这部诗论,在论述傣族诗歌的起源,诗歌与佛教的关系,诗歌的种类和特色等问题时,都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另一部诗论,共有五本,第一本论述傣族的各种诗体,第二本论述天文地理与诗歌,第三本论述花草与诗歌,第四本论述动物与诗歌,第五本论如何写情歌。《怎样写情歌》这本诗  相似文献   

11.
傣族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我国数十种少数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为了促进我省各民族相互了解,加强各民族友爱团结,从本期起,本刊将以“云南少数民族史志”为题,陆续刊登介绍我省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短文。限于我们的水平,疏漏和错误一定不少,希望读者随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正。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云南是诗歌的海洋,那么作为云南傣族的叙事长诗,就应该是一条浩浩的大江。在傣族人民中,有各种各样的诗歌在流传。有传统的民歌,各种调子、山歌、情歌、儿歌等等。但是最突出的还是他们的叙事长诗。这些长诗不仅反映了傣族人民的历史,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令人惊叹的。就我们所知,篇幅不等的叙事长诗,不下三、四百部。短的数百行,长的达数万行。这些艺术珍品,远没有充分发掘出来,更谈不上系  相似文献   

13.
傣族取名     
依金坎 《今日民族》2013,(10):50-50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取名。婴儿满月以后,父母便去找寨子里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或者寺庙里的“都毕”(傣语,住持的意思)赐予孩子名字。取名字的方式很讲究,“都毕”和老者会根据婴儿出生的生辰来推算出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名字,并写下“宰搭”(宰搭,傣语即命运)。  相似文献   

14.
许洪畅 《今日民族》2010,(11):24-25
元江傣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服饰、起居、婚恋、丧礼、时令与节日、生产、生育、祭祀、巫术、占卜等众多民风与习俗,无不放射出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5.
江河流水,雷电风云,花草禽兽,日月星辰,这是自然现象。然而,在荒远的古代,这些自然界存在的种种现象,却成了原始人类崇拜的对象,并形成五彩斑烂的神话故事。《傣族古歌谣》是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载傣族先民的童年生活的,它是一部历史书,也是一部文学著作。难怪有人说它是“傣族诗歌的童年”,这话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6.
正傣族是云南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民族文化遗产熠熠生辉。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傣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曼飞龙塔和傣锦最具代表性。曼飞龙塔傣族地区留存着的众多古建筑中,佛塔是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建筑形式,堪称是塔的王国,几乎是"有寨就有塔",最具特色的当数曼飞龙塔。曼飞龙塔位于景洪市大勐龙乡曼飞龙村后山上,是由一个居中的大主塔和八个呈八瓣莲花形拱卫主塔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瑞丽江,用她那明净的江水,灌溉着祖国边疆的土地,也哺育了一个个民间歌手。庄相,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傣族民间歌手之一。一九一一年,他生于瑞丽江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原名叫岩赛。他的童年是十分痛苦和不幸的,五岁死了父亲,从小就担起生活的担子。八岁那年,母亲为了满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野象谷是亚洲象的故乡,这里经常有野象出没,是人们观野象赏美景的好地方。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傣家人对大象非常崇拜,情有独钟,对模仿大象脚做出的鼓也怀有特殊的感情。象脚鼓舞成为傣族民间文化的灵魂,是流传者腰、腹、臀部随着膝部的起伏前后晃动。跳法,fi-独舞、对舞、群舞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文化圈,即以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以及中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印度佛教文化圈。我国云南傣族佛塔,就是以这一佛教文化圈为背景的产物;以喜马拉雅地区及我国西藏、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地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圈,西藏佛塔和走出雪域的藏式佛塔就是以这一文化圈为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傣族的纹身     
纹身作为远古时代傣族先民崇尚的社会习俗之一,经年历时,现仍留存于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地区,并仍有较大的影响。本又试对纹身赖以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功能,经久不衰的崇尚及其象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做进一步的探寻。一、纹身是族群图腾崇拜的体现我甲古籍在涉及傣族先民的时候,都一脉相承地把纹身做为族群特征的标识。早在周代文献《小戴礼·王制篇》中就有“南方日蛮,雕题交趾”之说。李贤在注《后汉书)}时,对“雕题”一词的解释是“题,额也;雕之,谓到其肌以丹青涅之。”雅南子·泰族训)},谓“刻肌肤,皮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