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认为职务犯罪也是社会失控的综合性表现 ,并从权力失控、经济失调、文化失导来阐明民警职务犯罪产生的外因 ,从价值观念的错位、心理防卫的失当来分析民警职务犯罪产生的内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职务犯罪也是社会失控的综合性表现 ,并从权力失控、经济失调、文化失导来阐明民警职务犯罪产生的外因 ,从价值观念的错位、心理防卫的失当来分析民警职务犯罪产生的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派出所民警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以期对民警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疆派出所250名民警进行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控制源量表的调查。结论:派出所民警的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存在相关,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倦怠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公安保卫任务日趋繁重,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大,民警的压力问题也成为各级领导普遍关注的问题。民警的压力源从形式上可分为工作压力源、生活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三种。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的压力管理、压力控制等措施,适时增压或减压,从而保持适度的压力,进而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公安工作的后劲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云南省公安民警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增长趋势,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形象,造成了许多社会负面影响.公安民警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和治理民警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综合工程,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外部的监督、制约和提供法律保障,也需要公安机关内部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抵制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的治理对策有:道德控制对策、社会控制对策、司法控制对策。道德控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社会控制是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司法控制是控制职务犯罪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的本质是权力的滥用或不正确使用,其源头是异化的公权力运行。监狱民警职务犯罪是监狱中行政管理权、执法权行使过程中的异化。根据公权力运行规律,只有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开放、科学的决策机制,消除异化权力的非正当性目的,引进多主体参与行权,打破异化权力得以实现的自满足结构,建立监狱工作与多方社会组织的流畅交流,打破监狱系统封闭的行权环境,才能从源头上治理监狱民警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公安保卫任务日趋繁重,基层民警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大,民警的压力问题也成为各级领导普遍关注的问题。民警的压力源从形式上可分为工作压力源、生活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三种。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应采取积极的压力管理、压力控制等措施,适时增压或减压,从而保持适度的压力,进而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公安工作的后劲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职务犯罪亚文化的功能不仅是解释个人加入职务犯罪亚文化群的原因,也是连接个人、群体、社会的纽带,还是连接职务犯罪亚文化形成理论和传播理论的桥梁.但是,我国现有犯罪学理论对它的研究却比较薄弱,不仅没有功能对象的区分,也少有功能性质的辨别.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对职务犯罪亚文化的功能依不同对象和性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严重损害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导致、加剧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防控职务犯罪是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加强社会控制、制度建设和司法控制是遏制职务犯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警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针对警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要构建外部支持系统、内部支持系统和自我支持系统,强化警察主观幸福感,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警察是国家的公务人员,是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肩负着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当人们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都将矛头指向了"冲锋陷阵"的警察,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恶性袭警事件令人震惊,警察权益受损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更为突出。警察权益的保障需要内部机制与外部土壤共同作用得以实现,公安执法环境是警察工作的土壤,是警察权益保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警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出现、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以及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使公安机关与媒体倾向于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即公共关系学意义上的沟通关系。公安机关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与媒体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运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公安机关与媒体沟通关系中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从而为双方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和谐警营是指公安队伍的各个要素和部分平衡的协调发展,是一种民警通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来打造的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内外融洽、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和谐警营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在全社会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的环境下,构建和谐警队也被许多公安机关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公安理论工作者也对和谐警队的构建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试从和谐警队概念人手阐述和谐警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警民之间的互动,达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向心力、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目的。但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在实战部门,对警民互动的理论基础缺乏研究。社会契约论(Thesocialcontract)、变革管理理论(ManagingChange)、破窗理论(BrokenWindowTheory)和社会控制理论(SocialControlTheory)作为警民互动的四个理论基础,为实战部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经常遭到不法分子以及当事人抗拒、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究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这类事件屡次发生,除了对人民警察的人格、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直接危害外,更重要的是助长了暴力抗法的不良风气,从而对社会治安的有序管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社区警务在我区反恐维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警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警务理念,对传统警务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我区社区警务在反恐维稳的整体工作中还是薄弱环节。社区民警缺乏反恐情报搜集意识,社区结合部控制力弱。缺少系统科学的反恐情报搜集体系和研判机制。应加强对“社会人”、出租房屋及社区结合部和社会死角的管理。完善社区警务机制,提高情报搜集能力,打击和压缩恐怖组织活动空间,以有效发挥社区警务在维护警民合作、社区治安秩序、预防犯罪及反恐维稳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目前公安机关所采用的基于工作分析、职位分类的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固有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需要构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胜任力理论,为构建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对胜任力理论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对基于胜任力的公安人力资源规划、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基于胜任力的公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应用范围和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胜任力的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交通警察警务执法遇袭伤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危害性。交通警察警务执法遇袭伤亡与交警队伍警力不强有很大关系。交警警务执法遇袭伤亡防范应着重加强基层交警警力增长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湖南等省公安厅与森林公安局的民警培训调研情况来看,中国的警察任务隐性张力研究基本还是一个空白。虽然湖南等地的公安(森林)民警培训实践,已为研究创造了条件,"警情含量理论"已为研究提供了支撑,但是,要从警察训练任务隐性张力研究走到警察任务隐性张力的显性利用,要使其在提高警察教育训练水平层次和提高警察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