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与西方节日的相互碰撞中呈现出式微迹象。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认识中国传统节日负载的消极因素,并在合理借鉴和合理改造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其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节日文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切入点。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认真提炼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研究节日的价值与意义,促进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3.
西方节日文化中国本土化现象是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西方节日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新鲜、时尚、浪漫的过节方式,特别受青年人喜欢。但是,西方节日来到中国也被赋予了很浓厚的中国元素,它既丰富了我国的节日文化,也给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消费观念带了不好的影响。对待西方节日文化的中国本土化现象,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吸取其积极、合理、优秀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反映民俗民风,包含优秀道德和价值观念,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生活矛盾和冲突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然而,随着西方节日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式微凸显,我们必须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从观念到形式的创新,重建我国的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青年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礼仪教育可以有效地弘扬传统美德、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育其民族精神;而西方传统节日中有关礼仪的适当介绍与引导是帮助学生扩展视野、认知世界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叙述笔者所在院系在学生中实施的中西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教育实验与推广体系的构建、方法途径以及取得的效果,阐明了利用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礼仪熏陶教育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继承,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的“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顺义举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厚重,是中国人民家国情怀、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的凝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多样化需求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要振兴传统节日文化,既要注重政府的引导、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重视民众的主体性和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又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创新,这是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涵养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了丰富的宗教信仰因素。传统节日文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其后受多种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有其存在的理由,在现代仍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且深厚的内涵,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思想保障。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大学生产生认同危机,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政府要加大节日宣传力度,创新传统节日形式,同时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传统节日中的宣传作用,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三大法宝之一,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是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华人的凝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积极价值,并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首都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情况,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从2007年4月至2008年6月底,对首都;5778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对当前首都小学生关于传统节日文化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克在全社会范围内营建和创造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以家庭和学校为重要阵地,科学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利用节日契机,强化节日知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突出节日主题,有重点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那么,以首都北京为例,我们的初中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又有怎样的认知呢?或者说,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趋势究竟呈现怎样的变化呢?以后者而论,如果选取一个分界点的话,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这一时间点无疑是我们可资比较的一个分界。以这一时间点为界,我们所作的前后两阶段的调查,希望能够对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富有说服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围绕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显示出诸多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国家文化软实力快速提升,民族精神空前升华,"国学热"不断升温,"汉语热"持续火爆,传统节日调整备受关注,山寨文化迅猛崛起等等,无一不表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已经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态势。  相似文献   

14.
骂社火是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在骂社火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骂"这种形式首先构造了一种狂欢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中,骂是作为一种娱乐的手段而存在的。社火所具有的传统娱神娱人的功能在骂中逐渐消退,乡村社会更多的是通过骂社火这一活动,得到了娱乐、宣泄,同时也进行反思。乡村社会通过骂社火这一活动实现了系统的自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 ,我们感到中西文化交流加快的脚步。本文阐述文化交流中 ,我们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引导、扶植中国的节日文化 ,吸收外来合理因素 ,为我所用 ;同时 ,以时代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改造与时代不相适应的东西。最终迎接世界大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唐政府给予佛教以法律上的支持,使佛教的发展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道僧格》是唐代的专门佛教法典,《唐律疏议》则有适用于佛教徒及相关人员的专门规定。佛教的“十恶”、“五逆”理念被吸收进入世俗法律体系并予以严厉打击。在一些特殊的节日,禁止杀生即“断屠钓”思想为唐代法律规范所采纳。  相似文献   

17.
一个社会有四类主要的民俗活动,即婚、丧、节、寿;殡葬文化是在治丧民俗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类文化,它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秀的殡葬文化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文化资源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文化、民间建筑文化、民间服饰文化、民间节庆文化、民间山水文化等是罗城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文化产业链为主线、培育文化市场为目标、创造文化精品为关键、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依托是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制定合理完善的文化政策、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文化队伍培养力度是完善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笔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的三则见闻。第一则是大学校园里的世界民族节,这种节日是各国国旗、文艺节目、旅游风光、工艺美术品、民族服装、民族音乐和社区活动的大展示;第二则介绍了美国女童子军的历史、组织机构、章程与誓言、队员条件、活动及专卖饼干的传统;第三则是关于复活节彩蛋的来历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