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国雄 《传承》2008,(4):84-85
西汉昭宣时代循吏大量出现是昭宣时代实行宽缓的统治策略的必然结果,出现与汉宣帝注重完善官吏选拔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儒学礼乐教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循吏的出现;广大劳动人民对和平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循吏的拥戴与支持也是循吏不断涌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昭宣二帝忠实执行了武帝“轮台诏令”的调整政策:对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征治腐败,安定社会;对外臣服匈奴,罢兵休戍,稳定边疆。这不仅缓和了自武帝晚年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而且恢复了国家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从而避免了重蹈亡秦覆辙之厄运,使西汉王朝又由乱到治,由弱变强,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吕红梅 《前沿》2014,(1):95-98
自《史记》中司马迁提出循吏概念以后,史家认为循吏群体是古代专制社会的模范官吏,对于社会教化、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循吏虽多善终,但在其为政过程中因为皇权至高无上、奸臣当道、被牵连、自请罪等原因而出现犯罪现象。循吏的犯罪及被惩治打击了其从政的积极性,循吏数量的减少甚至接近消失预示着皇朝灭亡之日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邹锦良  ;戴春芳 《求索》2008,(4):208-211
官员迁转是战国以后职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时期,为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者以对官员升降迁调为手段,实现对官员的赏功励能和奖优罚劣。根据对传世文献以及部分出土汉简材料的分析,西汉官员升迁之条件,除需具备功(军功、事功、劳功)或能(治理业绩、精通业务)等条件外,官员的精通儒术、品望出众、性格忠廉等也是影响其升迁的重要因素;官员遭黜降的重要原因则有因“坐”(官员违法违纪),上奏不合君意和软弱不胜任等。受制于君主权威的西汉官员迁转管理,虽然在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君主专制制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自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刘敏 《湖湘论坛》2014,(2):83-89
汉代吏治为后世称美,与汉代循吏这一官僚群体密切相关,与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非个别而是群体性出现密切相关。汉代循吏的主体是郡、国、县、道行政长官,特别是二千石地方长官,中央赋予他们很大的职权,这是其施展才华的平台。其在实践汉家制度所要求的赋役执法、恤民富民、教民化俗等职责时,一身兼有吏、亲、师三重角色,三者相辅相成,绝非割裂对立。把循吏教化仅仅归于儒教是片面的,循吏地方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发展经济,移风易俗,而不在"劳而少功"的儒经礼乐。"循吏出于儒生,酷吏出于文吏"的说法并不客观,汉代既有通经、廉洁的酷吏,也有出身文吏、学律严法的循吏。武帝朝多酷吏,宣帝时期循吏多,原因主要不在于儒学的推广程度,而是与当时国家与社会的矛盾相关,"政平讼理",富民化俗的治政需要,促成循吏的群体性产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儒士们以六经为务,担负着传授知识、解释经典以服务现实的时代重任。在汉代,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现,儒士们大批地被吸引入官僚系统,成为士大夫,相应地,儒士的人格精神也发生了变化。笔者把它归结为三类人格,即理论著述型,政治实践型,堕落沉沦型。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政策时代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入社会政策时代,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维护农民利益、切合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重视农村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坚持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十大政策单元构成,在构建过程中要确立"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遵循整体性、协调性、民主性和渐进性四大基本原则,促进农村社会政策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试论当今时代条件变化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当今时代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会因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失去科学性。现代资本主义仍然无法克服其基本矛盾,继续有力地证明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苏东剧变不仅没有否定而且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建设仍在生机盎然地发展,同样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姜正国  彭素娥 《湖湘论坛》2007,20(2):28-30,33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与时俱进,全面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应对危机,需要采取适宜的统兵体制以切实驾驭军队,尤其如何控制屯驻于外的精锐部队御前诸军,是令南宋棘手的核心问题之一。南宋通过宣谕使以谕指督军模式控制御前诸军,使之既能听命中央又可抗衡强敌,在精锐部队形成收放自如的宣谕使——都统制——总领统兵体制。宣谕使是高层文官,才干出众,有着较强的军事领导能力。这一重要的文官领军个案,有助于考察南宋应对危机、控制军队的统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正是个恒久古老的话题,是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公正问题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形式。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社会中的公正问题出现了"数据资源不公""数字鸿沟""算法歧视"和"社会排斥"等新的形式。其诱因主要是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智能技术发展不规范、算法程序有"偏见"以及智能相关制度和政策不完善等。面对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公正问题,可依据"数据正义"实现分配领域的公正来夯实社会公正的基础建设、从弥合"数字鸿沟"到消除"算法歧视"以解决社会公正的技术问题、从制度公正到建设数字政府以完善社会公正的制度设计和从司法公正到"智能法院"的运行以确保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等四个方面思考构建社会公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英 《求索》2011,(2):63-65
基于时代特点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与使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正确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一个主要领导革命的非全国性执政党转变为主要领导建设的全国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内容、方式、规律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国际力量、国际关系的互动与调整,时代特征也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这都使得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把握时代主题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前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通过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4.
王伟 《传承》2011,(15):34-3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和传播。这既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社会的思想混乱,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除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革命理论,还有他的崇高品质和独特的人格精神.周恩来的精神,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学习和认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对实现中共十七大的战略目标,对于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梁晓宇  卿秋军 《传承》2008,(10):6-7
周恩来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除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革命理论,还有他的崇高品质和独特的人格精神。周恩来的精神,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学习和认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对实现中共十七大的战略目标,对于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相远 《北京观察》2010,(10):54-57
<正>正确决策源于正确判断纵观近百年的中国大变革,总是正确与错误相伴,成功与失败相随。历史事实明白地告诫人们:一切变革的成功皆源于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陈文庆 《传承》2011,(12):64-65,67
当前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民生转向必然使女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女性在民生社会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走向和人发展的前景。女性的本质在于女性的特殊身体,民生时代女性要善待自己,树立主体意识,追求幸福生活,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和谐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与民法相比,商法在基本理念、价值取向、规则制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独立性。这是由商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所决定的,正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主导和形成了不同时代商法特有的基本理念。因此,应当在商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流变中动态地把握商法理念。从西方国家商法理念的演进和流变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对商法的需求不断增长,商法理念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也随之发展和演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正趋于成熟和完善,商法理念在我国商事立法、司法和实践中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时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时空是当前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因特网时代的社会时空呈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点 :社会时间的个性化与社会空间的“去中心”化 ;社会时间的可逆性与社会空间的非独占性 ;时间文化的互渗与空间文化的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