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BOT在我国的应用及其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莉  艾吉昌 《外交评论》2003,(3):108-112
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本文阐述了BOT的意义,尤其是对我国引进外资、发展基础设施的作用;介绍了两个我国利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与BOT在我国的发展不相适应之处,提出应调整和完善我国目前的BOT立法,以保障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
BOT投资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项目投资方式,对于投资额大、专业技术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前景,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BOT投资方式的定位和保障尚处于基础阶段,限制阻碍了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健全我国BOT投融资法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BOT是一种私人资本参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资方式.我国基础设施落后和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采用BOT投资方式将会有效缓和这一矛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利用BOT方式建设基础设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法律规范加以调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BOT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OT方式的发展,制订BOT法已成为我国利用BOT方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BOT 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项目建设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我国和法国是国际上采用 BOT 模式的两个较为重要的国家,本文分别对中国和法国的 BOT 法律制度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中法 BOT 法律制度既有共性,又在出发点、资金筹措方式、实行 BOT 项目的外部环境、发展空间、立法形式和实践中案例的具体操作上有不同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评析有利于我国在未来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好地借鉴法国模式中的成熟经验,更好地吸引法资,在我国加入 WTO 后充分利用 BOT 模式进行融资,从而促进我国的公用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BOT投资方式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方式的特征 ,我国现行立法尚不能与之相适应 ,有必要对其进行高位阶的立法 ,以实现其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投资的基本理念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在BOT方式中,应坚持谁投资谁所有,鼓励内外投资者,政府有限支持,质量干预,完整移交等几项原则,以求完善我国的BOT立法,并在实务中正确把握发展BOT投资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投资的基本理念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在BOT方式中,应坚持谁投资谁所有,激励内外投资者,政府有限支持,质量干预,完整移交等几项原则,以求完善我国的BOT立法,并在实务中正确把握发展BOT投资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8.
BOT投融资方式的法律思考及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入世必然掀起新的投资浪潮,为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通过对BOT投融资所涉及的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发现现行立法对BOT运行的障碍,从而提出有关BOT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论BOT投资方式若干法律问题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是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在全球日渐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其英文缩写原文为 BUIL T—OPERATION— TRANSFER,我国学者一般将之翻译为建设—经营—移交。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尝试使用BOT方式作为建设基础设施的引资渠道 ,在广东深圳沙角电厂 B厂、广西来宾电厂和上海延安东路隧道等项目中对这种投资方式都有所运用。 BOT投资方式实际上是各国政府为动员私人投资基础设施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投融资模式是一个围绕特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回报和移交转让的活动过程。BOT实际上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就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BOT的立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调整BOT方式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从而影响到BOT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就BOT方式专门进行立法,以实现现行法律体系与BOT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