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少的学者把这一个现代化提高到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现代化,在这样的视野下,地方党校如何推进咨政能力现代化,再现党校的咨政功能,是摆在每个党校人面前的新课题。所谓咨政能力,指的是地方党校主动对地方党委政府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提出咨询意见、辅助对策的一种能力,也是党校工作条例赋予党校的一个基本功能和工作职责。一、地方党  相似文献   

2.
谭鹏 《党政论坛》2014,(21):51-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进一步提出要在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中间和基础环节。然而,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立足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通过再造地方政府治理体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大力发展公民组织和加强地方电子政府建设,以期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吴文勤 《党政论坛》2014,(17):34-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已明确了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提高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不仅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速提供了基础性制度支撑、公共政策导引与内在动力支持,而且其日臻完善和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揭示和诠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及其传播体系的内在表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厘定、路线图及时间表的确定,为其实施路径提供了全新选择,这就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眼点;以破解"五最"难题为抓手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以"四个精准"对接为效度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以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为动力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以治理考评结果运用为基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加速点。  相似文献   

6.
孙涛 《理论导刊》2020,(4):77-83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了系统部署。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的指挥棒,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风向标。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努力将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执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应该而且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率先推进自身的进一步现代化,才有资格、有能力推动和保证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适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努力加快执政党自身现代化的建设,坚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实现指导思想现代化;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组织结构现代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加快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实现队伍素质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针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暴露出的结构性问题和系统性风险,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结构要素,重构治理逻辑,在充分考量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技术、治理效果等角度探究推进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菁 《理论视野》2020,(7):62-66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之一,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程中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必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它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立法实践和重大成就,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采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法治举措,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化法治基础,也为其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该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呢?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燕继荣教授和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研究员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并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并规划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作出的全面部署和战略安排,使国家治理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坚强保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重点、以坚定"四个自信"为战略定力、以独立探索为创新追求。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以宪法为根本保障。宪法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宪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念保障、制度保障和方向保障。深刻认识和领悟宪法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宪法的作用,从而实现对国家的全面治理、科学治理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更是实现社区自治与共治的关键抓手和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其方向引领和"动力引擎"作用;坚持多元共治,激励各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工作;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的全方位支撑;坚持法治保障,使社区治理更为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内容。我们都知道现代性带来稳定,现代化导致不稳定,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层治理面临着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异质性增强、社会观念转变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引起我们对基层治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无疑对化解城乡社会融合问题、增强基层组织的领导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全面促进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法治的灵魂,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统领着国家治理。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现行宪法凝聚了中国国家治理的价值共识,奠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通过赋权规范着国家治理能力,引领着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目标定位。现行宪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22,(2):141-147
技术的深度嵌入是传统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区别之一,技术化也是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乡村治理需求、治理组织能力、可用治理资源充裕度的变化,技术日渐深入地影响着治理格局并逐渐嵌入其中。目前,技术嵌入乡村治理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技术运用在民主活动和内生性公共事务管理中仍显不足,但是在社会流动性增加和有效治理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乡村治理组织对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正在提升,技术治理将超越政策执行过程,成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教育而言,要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治"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目标逻辑和理想状态,是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现代大学治理要建立以民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学术治理系统为主的内部治理系统,建立以依法治校、社会协同、内生外促为主的外部参与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善治生态"的大学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又一次新飞跃,是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理念为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科学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对于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自正规化学历培训结束以来,基层党校一时"门庭冷落",多年以来形成的学历教育体系尚未完成转型,又没有同类学校竞争的压力,一些基层党校作用弱化,在地方党政部门里日益边缘化。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个党校人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长期在党校工作,经历了党校起步、兴旺的全过程,深信一条,只有充分挖掘党校咨政问政和资政辅政的潜力,提升党校对地方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助力,才能维护党校的先进性地位,才能不断提高党校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