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09,(15):19-21
7.1%这个数字,让人在经济阴霾下看到了一缕曙光。 当我国上半年“年报”公开亮相时,7.1%的GDP增速——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走出经济困境,无疑都是一支绝好的信心剂。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有可能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尽管近期对中国GDP超日的“批评”甚是激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讲出的这个“天文”数字,仍然令人猝不及防。这意味着,按目前的汇价,到2020年前后,中国GDP将相当于当期美国GDP总规模的水平,人均GDP由现在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提高到五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3.
唐昊 《同舟共进》2011,(5):24-25
八、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是威胁。现在,国际上甚至有人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看作一个威胁,那就更荒谬了。中国的C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但GDP并没行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中国人均GDP仅占世界第105位.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五十五周年的华诞。这注定将是一个举国欢腾、流先溢彩的日子。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栏决赛中像一道闪电划过。他振臂高呼“中国有我!世界有我”的光辉瞬间,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中国更以创纪录的32块金牌,名列金牌榜第二。我们欢呼,我们歌唱.荣耀属于全体中国人。今天的荣耀不仅来自奥运赛场.也来自三峡大坝的雄起、“神舟五号”翱翔九天,来自中国人在各行各业每一个奋进的足迹。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1978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亿元;1986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3年,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增长周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今年,我国的GDP将迈向12万亿元的新台阶。GDP的更遮变幻,不只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作为综合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它意味着国家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雨五十五载,农食住行见发展:中国人穿的、用的、吃的日益富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节假日选择去饭店吃饭,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中国居民私人住房拥有率高达80%,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轿车也越来越多地驶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已步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行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政策。为改变“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生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七五”计划首次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以来,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共和国五十五周年生日前夕,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报道.让我们通过这些地区的巨大变化,从另一角度来感受共和国五十五年所走过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人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樊纲 《政策》2006,(10):11-11
中国人可不可以少些储蓄、多些消费?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以上,许多人包括国内经济学者,都在提出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的对策。在我看来,这些对策有许多在短期内似很难奏效,有些对策所依据的经济分析,也显得不那么可靠。首先,中国的消费历来稳定增长,多年来一直稳定在8%-10%左右,现在则是12%以上。即使是GDP中的消费(即消费品增加的部分)增长,也在9%左右,与GDP的增长基本持平。过去几年GDP中消费比例过低、投资比例过高,不是因为消费增长下降了,而是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使投资在GDP中的比例扩大,把消费的比重挤小了。其次,怎样才能使消…  相似文献   

7.
吴筇 《创造》2014,(8):66-67
正理性而富有预见性的调整方策,断不可离开对经济大势的认识、研判、把握和决策。时间过去仿佛没多久,因此记得很清楚,咱们云南人,大约是去年初吧,曾经很为全省DGP在2012年首次进入全国省市区"万亿俱乐部"兴奋过一头子。确实,2012年云南生产总值(GDP)达10309.8亿元,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列全国第4位,西部第2位。这份耀眼的成绩单,不能不让人兴奋。可高兴劲还没过去一年,很快就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据新华社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均有回落,其中,云南GDP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回落4.4个百分点,减速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8.
李漠  郭芳 《小康》2008,(10):60-62
“中国广告起步相比国外起码晚70年。但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从一开始就把中国广告推到风口浪尖,没有也不可能给时间让中国广告平缓稳步发展。”。 于是,人们看到中国广告还没断奶就要学步,正在学步就要飞跑。中国广告30年时间所走的路程堪比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时代的脚步如飞,这个寄生依附产业一直被催促裹夹着往前走,走到一个眼花缭乱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刘伟 《时事报告》2007,(2):55-57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29年,在这段历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大提升。2006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速达g.67%,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的发展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数字技术决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在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数字产品或数字服务的全球价值链。在这种价值链中,数字产品成了价值形成的主角,数据不再仅仅是用来测度的一个量、一个依附于物质的配角,而是成为财富创造的主体,这种革命性的变化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全球化与碎片化的趋势并存,人与数字经济的相融伴生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全球数字治理亟待加强建设。中国可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入手,着力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者圆桌     
《小康》2009,(5):14-14
政府没必要再出钱刺激经济 我们做了一些计算,财政刺激计划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是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根据我的计算,可能总额有200亿是新增的投资计划,这是2009年的新增投资计划。即便是这个数字,在我看来也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面临转折关头。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都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地位、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国际金融话语权都显著提高,但以往把中国经济引向成功、繁荣之路的增长模式,如今遭遇的挑战越来越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更加频繁的贸易保护主义,地区、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都是快速行驶的中国“经济航母”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公报称,“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那么,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此重要?有哪些难点问题?这一转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本刊特刊发这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一改革开放政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几家店铺的变化,差不多成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中国人经济生活的缩影;20年间,中国人经历了过去不曾有过的生活一出国、下海、炒股......开放的时代,给了老百姓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20年间,中国人同时经历了一个物质逐渐丰富的时代,追求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新的生活热点。一组数字告诉人们,20年来中国人过得怎么样。《改革二十年》系列之三──1978-1998─中国人过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吴琦 《北京观察》2021,(1):16-17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其与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保障民生就业意义重大。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和必经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达到5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9.4%,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外汇储备二十多年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核实的数据,中国2006年的GDP达到21.087万亿人民币,约合2.7万亿美元。德国2006年的GDP为2.3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中国已经逼近德国的经济总量。按照中国经济每年持续二位数增长,而德国年增长在2.5%以内.那么.中国今年底的GDP总量赶上德国几成定局.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经济总量第三大国。与此同时,中国早已成为外贸的第三大国,引进外资的第二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雄居世界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6.
骆杰 《时事报告》2010,(1):76-77
8.7%,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个数字,让2009年中国经济”保八”之战完美落子收官。经济:保八增信心2009年虽是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但我们不仅收获了财富,更收获了信心。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一年,中国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实现V型反转,在全球率先恢复增长,稳健步人后危机时代。重庆市更实现了经济增长14.9%、增幅排名全国第五的历史佳绩。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年,2010年1月26日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本文就其重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05,(11):14-15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经济增长、技术更新、社会发展,其迅猛急剧的程度已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美国的社会学家如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人,把这个时代看作是两个时代中间的“夹缝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容易产生一种“依恋于已知的过去,而恐惧未知的将来”的心理状态。对此,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樟杰说,剧变时代,通常人们最直接的表现是心理适应问题,而比心理状态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适应这个剧变的世界。当今中国,这一状况尤显突出和尖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科技革命到来,数字化成为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平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生产劳动过程发生重组以及劳资关系更为复杂,这些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之“变”表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生产性、资本剥削剩余价值的本质、社会基本矛盾以及人的异化生存方式都未变化,蕴含着资本主义本质维度不变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作用越发重要。因此,我们要在数字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中吸取经验教训,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5)
正再小的声音,你都能听得见吗?十年之前,如果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所迟疑的话,那么如今,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不用怀疑了,只要你愿意,"再小的声音,中国都能听得见!"2006年,"经济生活大调查"诞生,总策划姜诗明和他的团队所期待的,是一份"中国经济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回响",他们通过调查来梳理中国经济一年所走过的路,了解老百姓在过去一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十年前,尼玛拉木的邮包里揣着的不是信件就是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