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缩小与内地的差距,是民族地区面临的现实难题."2002年11月,肖友才从红原县县委书记调任松潘县县委书记,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多民族聚居县--松潘,就发生了惊人的巨变:2003年底,全县GDP实现13.6%的高速增长;财政预算收入增长近5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增长35.3%;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综合考评由阿坝州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德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全县GDP由2000年的28.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1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00万元。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第51位跃居2005年的第6位,跻身县域经济前十名。从一个经济穷县到全省的十强县,广德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广德县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缓慢,与周边的溧阳、宜兴、长兴、安吉、宁国等县市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为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广德县曾提出商贸兴县、旅游兴县等战…  相似文献   

3.
定南是一个人口小县和经济小县,长期以来GDP、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赣州十八个县(市)中处于末位.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3.1%,总量跃居全市第12位,今年1-7月,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42.6%,预计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超过1.8亿元,逐步向“小县大财政“的目标迈进.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一些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中山西区的长洲村,在改革开放前也是个穷地方,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改革开放后,长洲村和广东沿海一些村镇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工农业生产实现了全面发展。村固定资产已由1978年的10万元增长到1990年的4500多万元;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16万元增长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和林格尔,曾是个出了名的穷县。直到1997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呼市九个旗县区倒数第一位。而从1999年以来,和林县通过兴建盛乐经济园区,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从1998年底的4.7亿元和2645万元猛增至2002年底的17.8亿元和1.56亿元,分别增长278.7%和489.8%。  相似文献   

6.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7.
罗源县是全国第一比重点位持的贫困县。自1991年以来,紧紧围绕摆脱贫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大胆引进中科院保鲜技术,大力发展保鲜香菇、保鲜花卉、保鲜食品等系列出口产品,使保鲜产业逐步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1993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比扶贫前的1985年增长5.6倍;财政收入7452万元,比增13.5倍;出口交货总值3亿元,比增89.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比增3.1倍;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与效益十佳县之一。其成功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1993年,…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8,(11):24-2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9.
鄞县五乡镇渔业村现有315户,734人口,河流面积1500亩。村民上辈大多从绍兴等地移民到此,一直以养鱼、捕鱼为业,生活十分贫穷。自从1983年起,村党支部就鼓起了“摘掉穷帽子”的决心,带领干部群众,利用1500多亩河流水面,发展河蚌育珠,继而又发展了与育珠生产相配套的行业,把珍珠加工成项链嵌宝戒等首饰品,到1986年,人均收入猛增到3473元,户均收入超万元,集体积累600多万元,一跃成为当时的全县首富村。到93年工业产值猛增到1.4亿元以上,创利1200多万元。渔业产值15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村支部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93年底又投资近百万元,创建中外合资伊万妮金银饰品厂,94年投资100多万元新建银制品厂,预计94年可实现产值2.5亿元。 渔业村的经济腾飞,与党支部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表明,支部在企业中的地位如何、支部一班人的同心协力与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怎样、市场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村级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京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深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机遇的认识.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之路.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唱响生态旋律.初步创建出了一条符合京山县情、具有京山特色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可比增长1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23%;全社会阎定资产投资48.22亿元,增长5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89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5362元.增长1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5.4%和2%。  相似文献   

11.
郭庄镇位于秦淮河流域的赤山湖圩区,有近万亩水面和4.8万亩耕地,堪称“鱼米之乡”,仅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就占全县的十分之一。但是高产量并没有给郭庄人带来高收入,单纯的农业经济却使郭庄人多年来一直背着“高产穷乡”的重负。直到199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不过540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过600多元,许多农民还在靠“鸡屁股银行”过日子。“穷则思变,变则通达”,怎样甩掉“穷”字,使郭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是摆在郭庄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郭庄人通过冷静分析自己的过去,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通过全镇人民的不懈努力,199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1991年翻了一番,跨入了全县亿元乡镇的行列。199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亿元,分别是上年的157.2%和177.8%,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了千元大关,比1990年翻了近一番。  相似文献   

12.
“华夏第二强县”、苏南“五虎”之一的武进县,1992年,“三外”成绩斐然。外贸出口速度翻番增长。1992年,全县完成外贸收购额29.89亿元,外贸供货总值35.46亿元,分别比1991年翻了一番多。出口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由91年的55家增至92年的100家。出口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61家,比91年的23家增加了38家。在全县355家出口商品生产企业中,327家是乡(镇)村企业,占全县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总数的92.11%。在61家1000万元以上的出口大户中,乡镇  相似文献   

13.
王喜山 《奋斗》2006,(5):54-55
富裕不富,这是多年前人们对富裕的印象。富裕县县型小,全县耕地仅147万亩;人口少,城乡人口总计30万;土地瘠薄,半沙化土地多,资源相对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诸方面均不占优势的小县,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不但酒、乳、纸三大产业的发展活力增强,而且以齐宁乳业、绿源包装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后发优势明显。到2005年末,全县奶牛存栏达10万头,农民奶资收入3.3亿元,农民人均实际收入超过2800元,  相似文献   

14.
成部审龙泉驿区洪河镇地处成都市区的东大门,是龙泉驿区与市区接壤的第一个镇。下辖8个村,80个村民小组,全乡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现在人口3万余人,耕地1.6万亩,1993年,全乡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实现了经济指标出香。1993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实现5.9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110%,其中工业收入5.56亿,比1992年增长了105%;农业收入0.34忆力元,比1992年心长了52.2%;完成了上交财政总收入1168万元,比1992年的366.22万元增长2倍;全乡人均纯收入达1585元,比1992年净增155元,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1993年洪河社名…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7,(24):25-2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宁县立足县情,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86.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56%。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01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6%;实现利税770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7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74.5%。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垡头村一片沙荒盐碱地,村庄破败不堪,两万多口人,人均收入不足200元,是全县有名的“穷大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支部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经过14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和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一百多倍;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亩产突破了吨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2年人均收入3000元,户均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也唤醒了我们将乐这个古老文明的山区县城。在改革前的1978年全县职工年平均收入仅500多元,农民年平均收入还不到100元,县财政每年还得吃省补贴200多万元。通过十年改革,到1988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社会总产值达5.45亿元,国  相似文献   

18.
芦山是四川西部山区小县。近年来,该县的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引人瞩目。就今年而言,全县1-6月份引进项目1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739.5万元,同比增长83.44%。最近,又与四川众能电力有限公司签订4.5亿元合同开发大川河流域水电资源,成功引进江苏无锡永新合金球铁厂(集团)3000万元资金,在芦山投资建厂。  相似文献   

19.
化隆县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8.3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5%.。当前最突出的县情就是县穷民不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从1996年到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61元增加到788元,五年才增加了27元。影响化隆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很多,除自然条件严酷等客观因素外,还有种植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缓慢、农业产业化的格局尚未形成、畜牧业发展势头不强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平江县是一个老区县、山区县、农业县,同时也是一个财政穷县。近几年来,我们抓住京珠高速公路、平伍公路相继开通的契机,在两路交汇处建设工业园,实现以园兴工,以工强县。所建设的伍市工业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由战略构想到建园开园的艰难历程,进入了省级开发区行列,吸引了19家企业入园,投资总额达3亿元,其中有11家企业正式奠基开工,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亿元,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省领导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