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现在过年没什么意思,除了吃喝,都不知道干吗.听着身边的朋友这样说时,我心里不禁一惊,确实如此,年年过年,似乎都一个样,除了吃喝,再无其他乐事.每到春节,小区里就特别安静.外地人都回老家过年了,平日里热闹的街道突然就冷清起来,只有商场、超市里的高音喇叭依旧不休不止地播放着喜庆的节日歌曲.  相似文献   

2.
看老电影     
闲暇无事的时候,我最喜爱看老电影了.前些年每到星期一的晚上,我无论怎样的忙,都要放下手中的一切,定定地守在电视屏幕前,打开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静静地等待"流金岁月"里播放我日思夜想的老电影.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2007,(2):35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的人,不走. 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相似文献   

4.
抬头·看路     
又到春节了,街道上鞭炮声依旧,超市里依旧人头攒动,还是陪着妈妈买年货。只是学会了抬头看路,不求偶遇。3年前,也是这样热闹的春节,我陪着妈妈在哈尔滨拥挤的超市、商场里办年货,我自己都觉得超市里的东西是不要钱的吗,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跟妈妈走散了约好超市出口见,推着装满啤酒、饮料的手推车,吃力  相似文献   

5.
笨猫 《新青年》2002,(12):48-49
在本世纪初发行的一本音乐杂志的里面,有一位乐评人士很有见地的说——“流行音乐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其表层意义是供大家在茶余饭后咀嚼消遣的口香糖。”看见这句话,纯属偶然。当时我在我们家楼下的小饭馆里陪三位文化界的朋友喝扎啤。店主是我小时候的光屁股娃娃,他正在播放黑豹早期的《无地自容》。趁着他们碰杯的空隙,我翻开了那本精美的音乐杂志。杂志上有在座一位哥们儿的文章,我简单看  相似文献   

6.
人间天籁     
正对音乐的认识我写过文章,在人们大谈音乐"形而上"理论时,我则以一个下里巴人写些"形而下"。我的主张很明确,就是音乐之于人,好听而且能抒发传递情感,那么它就是好音乐。好的音乐是交流与对话,旋律和节奏便是人们娓娓的倾诉。我宽泛地说音乐而不说歌曲,这里面也有原因,归其一,乃是听不清和记不住歌词。这方面的误区让我差不多就是一个歌盲。虽然我一直不愿承认,并努力锻炼自己的听力,可终于还是气馁,对歌词的排斥使我转而  相似文献   

7.
题记:儿子的幼儿园里有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在幼儿园每月一次的新闻信息里,老师们加进了这么一小篇感人的文章,让家长们了解那些特殊的孩子们.我也是有幸去了"意大利"的人,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荷兰"的风景一定不比"意大利"逊色,我也祝愿天下所有不能去"意大利"的人们,好好欣赏"荷兰"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8,(10)
电视里播放着二战时候的资料片,有一段画面是关于"飞虎队"的: 随着一架架战斗机的平稳落地,又是一次空战回来.跳下飞机的飞行员们都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彼此庆贺着对方又活着回来.  相似文献   

9.
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也许不愁吃,不愁穿,却在自我的心底里痛苦着,挣扎着.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笃笃"的敲门声,也是好的.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一进院门,她就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相似文献   

10.
翻开村上春树的新作<1Q84>,我反复读着第一章中青豆在出租车上听亚纳切克的<小交响曲>的段落--"青豆把自己深埋在后座里,微颌双眼听着音乐";"青豆一边在听着音乐,一边在想象着从波希米亚平原吹拂而过的和煦柔风,任由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游";"亚纳切克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青豆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1.
雪小禅 《新青年》2004,(8):17-18
我刚从超市走出来,就被一个男人撞倒,然后我手里的东西稀里哗啦撒了一地,其中最扎眼的就是我那几包卫生巾。我刚想喊,那个男人却抬起头来说,对不起。于是,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因为他的英俊。其实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好色的。我笑了一下说,干什么这么着急?超市里又没有周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医院里体验生活,我最感兴趣的是外科,因为外科有"真刀真枪"的手术。早晨八点多钟,我换好手术室里的消毒服装,戴上医用口罩和帽子,俨然手术大夫,进入一般人一辈子也很难进入的手术室。当我掠过一个个手术间时,竟然听到里面播放着优美的乐曲,有一些手术间正回响着降央卓玛或乌兰托娅圆润的嗓音,令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清幽和舒缓。而我要进的  相似文献   

13.
好几天没有出门了,上午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刚出楼道门,明显地感觉和前段时间不同.出门时已经看过天气和温度了,与前几天并没有区别.我看看周围,一切如旧,草是枯黄的,树是寂静的,天地是空旷的,但空气里却流动着一种轻快的气息.  相似文献   

14.
自杀的野兔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一偏远乡村教书.那里的天空湛蓝、空气新鲜,民风淳厚,动物多多,我很快适应了那个地方和那所学校. 学校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完课,我喜欢在田野周围转转.田野里有不知名花儿的清香,微风过处,能看见一些小动物慌慌张张地跑过,很快转眼不见.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就格外的好.  相似文献   

15.
一 路宇最初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原本狭小的屋子骤然变大,空旷得让人发慌,原来的欢声笑语一下子被死寂沉沉取代了.我和林西在餐厅里吃饭,仿佛跟盘中的食物有仇似的,各自埋首,不发一言,偶尔的目光相撞,我和林两都能感觉出对方眼神中的怨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会听音乐的树,若在树旁边播放音乐,树身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摇曳起动。树顶的细枝嫩叶,还会随着音乐做出 180度的转动,宛如傣族少女舞蹈中的“扭腕”动作。音乐一停,小树便立刻恢复静止状态。   据观察,如果播放轻音乐或抒情歌曲,小树的舞蹈动作便明显地变大;音乐越优美动听,小树的动作就越来越婀娜多姿。但如果播放强烈的进行曲或嘈杂音乐,小树反而不舞动了。更有趣的是,人在小树边慢声细语,它也会随之舞动,若大声喧哗,它就不动了。可见这种树正是看似无情却有情。因此,当地群众给它起了个名…  相似文献   

17.
我在新加坡打工3年,干的最后一个工作是在超市当理货员。我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与老板的关系处得非常融洽。当然,我是以嘴勤、手勤、售货量大博得老板赏识的。按照店里的规定,每天下班,我可以带自己想吃的食物回家,当然,我也是专挑便宜、卖得慢的商品拿,只要能让自己吃饱就行了。老板看不过去,有时在我临走时,挑一些火腿和牛羊肉什么的放在我  相似文献   

18.
周林文 《新青年》2007,(4):82-83
在人们津津乐道的Web2.0时代,用户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自主权."去中心化"已经成为现实,网民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新鲜的网站层出不穷,用户与网站之间,正由传统的"读"向"写"、向"共同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但是因为喜好的不同,对音乐的取舍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平时,我喜欢听一些民谣式的乐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国外的乡村音乐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喜爱。世界上的流行音乐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很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而当你重新打开音响去触摸从前的旧曲或者老歌的时候,过去的一些记忆也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你的脑海,挥也挥不去。因为经常出差的缘故,我听音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汽车车厢里度过。几个人拥挤在狭小的车厢里,在左摇右摆的晃动中,与音乐一同上路…  相似文献   

20.
勇气     
电话里的留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留言的人是克尼里斯·阿伯拉罕姆.他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叫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这位年轻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对他说:"我当然记得你,克尼里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