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跃进"之年,大炼钢铁是这年"大跃进"运动的显著的特征。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直接诱因。"为实现一○七○万吨钢而奋斗"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热情的高涨,人们的头脑开始不冷静了,赶超英国的时间一再被缩短,1958年钢铁产量的指标不断被拔高。  相似文献   

2.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3.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和生产瞎指挥风在各级干部中盛行。国民经济面临困难局面,尤其是农村,出现了普遍的饥荒。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写了《十年总结》的文章并讲话,指出:"大跃进"以来,农业方面犯了错误。他承认: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  相似文献   

4.
徐水县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闻名遐迩.它对于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广泛且深刻.  相似文献   

5.
施亚利 《党史文苑》2006,(11):30-32
大跃进历时三年(1958~1960),是中央领导层的集体决策,朱德一度赞同与推动.然而十分重视实际的朱德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后.较早地觉察到"大跃进"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措施,是党中央最早认识大跃进错误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程中原 《党的文献》2011,(2):119-120
毛泽东重视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善于取其精华,长于古为今用。1959年庐山会议前,他讲述春秋时期秦穆公引咎自责的故事,进而对"大跃进"中发生的错误,多次承担领导责任和进行自我批评,就是一个令人深受教益的例子。1958年上半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不久,  相似文献   

7.
正共和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群众诗歌运动,一是"大跃进"民歌运动,一是"天安门诗歌运动"。前者是1958年"大跃进"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新民歌运动,后者是1976年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而形成的诗歌运动。"大跃进"民歌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政治上翻了身,心里充满幸福感、自豪感,"诗言志,歌咏言",他们迫切要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抒发出  相似文献   

8.
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业进入了全面“大跃进”时期,上海也从历史上长期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一跃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市政建设。围绕着“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上海市政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跃进”之年,大炼钢铁是这年“大跃进”运动的显著的特征。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一直致力于经济工作。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陈云曾两次不顾个人荣辱,顶住巨大的压力,支持在中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为中国改革从农村破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大跃进"的深刻反思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使国家的经济比例严重失衡,也给中国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958年本是一个丰收年,但成熟的庄稼却收不上来;当年,国家抽调大批农民搞工业建设(主要是大炼钢铁和生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6)
正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跃进的产儿》的社论,盛赞刚刚完工的十大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争产争收,大炼钢铁。当时,国民经济面临危机,中苏关系也趋于恶化,赫鲁晓夫攻击中国"大跃进"搞得糟,中国现在"穷得没有裤子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要在经济建设上有所突破,要做几项经典工程,展示新中国的面貌和实力,也向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献礼。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出现城市粮食供应危机。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城市人口大精简的成功经验,可给当前北京人口疏解带来借鉴和启发。一、"大跃进"运动后北京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发轫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给北京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城市人口和职工队伍急剧膨  相似文献   

13.
"三面红旗"各自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随后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俗称"三面红旗",到1962年底形成了"三面红旗"从提出到实施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学政经,让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毛泽东第一次提倡县处级以上干部学政治经济学,是在"大跃进"发动半年后中央在郑州召开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这次会议从1958年11月2日至10日开了9天。会议之前,毛泽东已经初步察觉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是浮夸风和"共产风"。  相似文献   

15.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2,(8):10-14+25
<正>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在1958年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秋冬之间,党中央开始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较早通过初步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的领导人。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全党作了许多努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6.
1958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发动了"教育大跃进"并影响全国教育界。但由于缺乏客观条件,主观上又 盲目发烧,所以注定了突击办学不可能长久,果真这种"大学"大多流于形式,少见实效。  相似文献   

17.
正1959年至1961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应对粮食危机,除降低城乡人民口粮标准外,还大搞瓜菜代(代即代食品)外,发明了种类繁多的"粮食增量法",召开"吃饭大会"。这些都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记忆。大搞"代食品"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日益严重,粮食产量大幅度下跌。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发现了错误,并进行了深刻反思,这方面人们似乎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方面谈点看法,并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98周年."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在实践中受挫以后,毛泽东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央全会,制定了一系列纠正错误的方针政策.为了从理论上总结经验教训,从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  相似文献   

19.
王云琦 《党史纵览》2014,(12):31-34
正"皮司令要回来啦"1958年11月初,萧瑟的秋风给人们送来了阵阵寒意,河南许多人已头戴护耳帽身着薄棉衣抵御风寒。与气候变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嵩山脚下正涌动着的"大跃进"热潮。登封当时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高高飘扬,大炼钢铁,浮夸风甚嚣尘上,"人有多大胆地有  相似文献   

20.
略论农业“大跃进”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8年至1960年的农业“大跃进”,本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由于在此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合理的重新配置,加之受“大跃进”期间农村生产关系急于过渡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这就导致了1958年粮食丰产不丰收,1959年和1960年粮食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