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排在第192位,清华大学排在第196位。打造几所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今天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对于中国的大批大学来说,要达到世界一流或先进水平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朱庆葆 《群众》2014,(4):74-77
<正>核心提示:世界一流大学有两种:一种是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为代表的渐进式发展大学;另一种是以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香港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选择性追求卓越大学。无论是老牌的还是新兴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杰出的师资、产出重大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国际化水平。我国内地一流大学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学科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等特点,是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需要一批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也需要一批高水平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相关学科领域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双一流"建设中,积极融入国家和行业发展大局,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建设思路,着力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不断探索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按照江泽民“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指示,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我校是38所获得重点支持的高校之一,也是军队院校中唯一一所获得“985工程”支持的高校。  相似文献   

5.
张异宾 《群众》2016,(1):30-32
为切实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2016年开始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到2020年,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相似文献   

6.
老庚 《同舟共进》2011,(8):68-68
前几年,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公开宣称要用X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扳指数来,时限已到,不见宣布创建成功,未知其详。近日又闻,有国内二流大学亦宣称要用X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7.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12年工作要点,要求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前些年高等教育界喜欢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近一两年又开始喊建设国际化的大学。其实不论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国际性大学,都离不开特色,特色才是大学之魂。只要大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特色,大学自然就成了世界一流。然而,缺乏特色却是中国大学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大学的通病,大学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小而全、大而全的老毛病屡犯不止。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决心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对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关注和研究,便进人一个新阶段。 综观当今之强国,无一不是拥有世界闻名的一流大学而使然;美国有哈佛、斯坦福大学;英国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有巴黎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德国有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俄罗斯有莫斯科大学日本有东京大学。中国近代之落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至今没有建立起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的大学。而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法人理事会是大学内部治理重要机构。研究分析发现哈佛和耶鲁大学的法人理事会具有"人员组成不断增加世俗化的外部非专业人士,通过无薪金报酬奉献来赢得社会声誉,严禁理事会及其成员干涉学校事务"等显著特点。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世界双一流")的实际,建议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和大学自身章程设立理事会。另外,政府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摆正自身位置,理事会人员构成应体现出开放性、代表性并设立有效的自我监督与外界监督并行的监督机制,严禁干涉学校事务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0.
时评     
《创造》2016,(10)
正我们要有世界一流中学每年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发布,总能引发人们对"一流大学"的关注。而统筹推进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也已经成为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随之而来:大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中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要世界一流,中学是否也要世界一流?世界一流的中学,在空间维度上要引领世界,在时间维度上要引领未来。可以说,中学教育各具特色、各有差异,似乎比大学更难在国际上"列坐其次",但基础教育从来都身处国际较量之中。"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7,(4)
科研国际化是我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其意义不只在于丰富大学内涵,更能促进大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教师和学术成果走出去,实现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实现大学职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科研国际化的内涵、衡量指标、国内现状和建设路径,旨在说明科研国际化在大学整体国际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吴松荣 《公安教育》2013,(12):46-49
“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一种宏观的构想,更是一种具体的行动。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摆在公安现役院校,也是公安现役部队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步入清华园,立即感到这座拥有90年悠久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正进行着一场重大的变革。清华正由一所理工科院校向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迈进,清华人的目标是:在2011年,即清华建校100周年之际,向世人庄严宣告,清华大学步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刊登过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和学者评选出的前10名共12所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东京大学。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全部是学科齐全、文理科兼备的综合性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从名称上看似乎是一所理工科学院,实际上它不仅有理学院,还拥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学院或学部,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而且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和语言学在全美高校中名列第一。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曾说:“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大师     
自从教育部推出“985工程”以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诸多高校奋斗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是完备的设施,还是丰厚的资金……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约翰·纳什的传奇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外大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叶知秋《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9日报道了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所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哈佛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京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其中,除了日本的东京大学之  相似文献   

16.
黄军伟 《群众》2022,(17):59-60
教育是国之大计、民族发展振兴之根本。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时明确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的高等教育,只有立足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才可能走向世界、走向一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所专门从事特殊教育师范人才培养的本科高校,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特殊教育师范大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0,(5):68-69
“人事制度”的改革 最近,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了一个言论,他说,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个时点,距离北大《创建一流大学规划》快要结束的2005年只剩不到5年。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2008,(7):54-55
今年是我国实施“985工程”第10个年头——在过去的10年里,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一批985高校,都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必须审视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在用正确的办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所有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成就表述,有可能都难以令世人信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开始在全球各地抢购顶级学者,并向他们提供顶级的待遇,但值得注意的是,优厚的物质并不一定会给中国的大学带来“世界一流”的美誉。2005年10月13日,清华大学以近百万人民币年薪聘请来的“洋”系主任萨文迪在清华工作正好满一年。清华有关方面表示,5年内将以百万年薪聘请50位世界知名学者,以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被《泰晤士报》评为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高等院校,这两件事情连在一起,重新引起了媒体对中国大陆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闻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如何?现在的数据是,高中教育经费,政府占40%,学生收费占60%;大学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占40%,学生收费占40%,学校社会服务收入占20%。有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中最高国家的3倍多。以2004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纯收入9422元、农村纯收入2936元、国家贫困线882元计算,供养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年至少需要8000元(5000元学费,每月300元生活费以10个月计算)以上的费用,四年将近4万元,这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年多的纯收入,需要农民14年的纯收入,对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民则需要45年的积累。供1个大学生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