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强干部的道德修养,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一环。加强干部的道德品质修养,必须要强化干部的“三公”意识,即与干部作为一个公仆、作为一个职业人以及作为一个领导者的三重角色相对应的公仆意识、公职意识和公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落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上来。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强化"十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海臣  王南燕 《前沿》2006,(4):32-3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本文认为,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发展意识、"公仆"意识、自律意识、大局意识、法纪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党员的政治意识是党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部分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淡化 ,为此 ,注重党员政治意识的培养对加强党的建设、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一种相对的文明,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政治,政治文明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有其局限性,问题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理性思维.从政治意识文明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过去较为少有,希望拙作能有助于人们能从政治意识文明中的"价值意识"的长期纠缠中解脱,并对政治意识文明中的"问题意识"有清醒的认识和宽容的对待,因为"问题意识"本身可能蕴涵和还原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5.
周旋 《传承》2007,(7):46-47
2007年"两会"上,胡锦涛强调增强"三个意识",即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增强"三个意识"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把"三个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中,努力提高统揽全局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协中的各级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应当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对于香港回归以来的一系列政治行动体现出的虚假"本土意识",本文梳理了影响这种本土意识运行机制的三个结构性因素:超级地租、产业结构变动和高等教育文化资本通胀。香港青年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其本土意识的极端化与政治化,但是这种意识存在内在矛盾。随着"港版国安法"的落实,本文建议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香港特区政府从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重视民调数据积累和宣传、关注青年发展空间及高等教育改革、占领海外新媒体宣传阵地等四个方面作为未来应对香港青年问题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张爱辉  李洋 《前沿》2007,(1):231-233
沈从文的创作意识是十分复杂的,但经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意识、乡土意识和宿命意识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首先,来自乡下的他在与都市文明的碰撞中看到了都市文明的缺陷,萌发了他的批判意识,创作了一系列都市作品。其次,越是批判都市,他越感到故乡的迷人。强烈的乡土意识令他更加怀念美好的故土和童年,创作了“湘西系列”。最后,由于受到宿命意识的影响,他通过对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的生动再现,揭示了人生中所具有的宿命色彩的悲剧内容。这些创作意识是我们理解沈先生作品的很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张科 《人大研究》2002,(6):18-19
在我省开展营造“三个环境”活动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步骤 ,是推动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 ,要真正在全省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 ,就必须在全民中间强化八种意识。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首先 ,大局意识就是政治意识 ,就是要把营造“三个环境”纳入甘肃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这个大政治背景当中 ,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营造“三个环境”这个中心展开。所以各级党组织和各级行政部门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 ,以推动甘肃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为重 ,顾大局 ,识大体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并结合全省各地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试论如何树立和强化党的执政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华西 《桂海论丛》2004,20(5):10-12
目前强化执政意识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树立和强化国家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党手里的观念;二是树立和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党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都要遵守政党的执政规律,要从“我们是执政党”这个角度出发;三是要树立“有限政府”和“执政成本”的观念;四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五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卢爱国 《桂海论丛》2003,19(6):35-37
文章从公民意识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公众监督乏力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了培育公民意识 ,优化公众监督的具体路径 ,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继续完善公众监督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种未完成的过程与行为,在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矛盾,是一个矛盾混合体。作为其核心的文化全球化更是这样,是同质性与反同质性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自觉与基于民族文化的文化诉求就不得不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突出问题并且紧系民族文化安全,从而以避免文化的自我殖民倾向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对正义的认识主要有忽略知识内在一致性、近代反宗教神学所致流弊、两次世界大战错误归因、盲目崇尚经验认识等误区。学科分裂是影响正义认识的学术原因。近代人们对宗教、独裁、战争的反思不认真彻底甚至过于武断是正义认识缺失的主观原因。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是正义认识不彻底的理论原因。回到理性主义的立场,是认识正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体验形成的对生命的体认和理解,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意志、生命意义、生命责任和死亡意识六个方面.大学应从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以生命关怀为指导理念实施和改革大学德育,培养大学教师的生命情怀,建设充盈生命气息的学校文化等方面努力,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是文化选择和文化发展的理性要求.近代中国各个阶阶、集团代表人物文化认识论的阶级局限性导致了各自文化自觉程度的有限性.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到文化建设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革命文化形态,提升了民族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识论是文化自觉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诚信政府,要强化宗旨意识、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反映。文化自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只有通过加强文化自觉,积极建设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9.
论公民意识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公民身份是公民意识的主体和核心,公民意识是公民及公民身份的主观反映与观念形态。公民意识正如公民身份一样,是一个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变动与丰富的综合性概念,但无论其涵义如何庞杂多样与变动,其自身既凸显重视与尊重人自身主体性的价值诉求,又彰显着人所特有的自由平等、独立理性的伦理精神,更蕴涵着公民作为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的一种和谐伦理关系,因而具有最为核心与本质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20.
论犯罪现场勘查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勘查的质量与效率除了与勘查主体使用的勘查设备是否先进、勘查方法是否科学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与勘查主体是否具备良好的勘查意识紧密相关,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为了顺利完成现场勘查任务,实现我国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两大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在现场勘查时,勘查主体必须牢固树立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并案意识、效率意识和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