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明显不足,1943年日本内阁决定,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取得劳工。此后,强掳中国青壮年和部分战俘总共50685人去日本,送往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点,从事建筑、矿业、冶炼等苦役。据查,仅三菱和三井两公司,即使用劳工8200名,其中有1500名被折磨致死。1945年6月30日,在日本秋田县花冈矿山的中国劳工986多人,因不堪虐待,奋起反抗,旋即惨遭日本军警镇压,死418人,是为花冈惨案。日本投降后,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进步团体在广大日本人民的支持下,对在日中国劳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事实证明:战时被劫至日本…  相似文献   

2.
四百余名劳工半数惨死异乡王世宗口述我叫王世宗,是大兴县芦城乡西芦城村人,今年整80岁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我曾被抓到日本北海道做劳工,亲眼目睹了400多名劳工的悲惨遭遇。我是幸存下来的人,每当想起那段非人的生活,实在后怕。提起日本抓劳工,那是50年前的...  相似文献   

3.
在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的十四年中,日本帝国主义用诱骗、强征、抓捕等手段从华北、江浙和东北等地掠夺了大量的劳动力来开发、建设所谓的“满洲国”。他们残暴地驱使着大批劳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在矿山中采掘地下宝藏,在国境线修筑军事工事,在日本资本家的企业中拼命劳作。劳工们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经常遭到日伪统治者的欺榨和打骂,甚至虐待至死。他们的尸骨填平了东北无数的沟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剥削,劳工们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其中主要有:1、逃跑。日本侵略者视劳工生命为草芥,役…  相似文献   

4.
赫安龄 《党史纵横》2002,(11):45-4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称“二战”)期间,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征、强虏中国民工,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等边境地区修筑了诸多军事工程,用以阻击、防御苏联红军挺进东北并援助中国人民收复失地、光复河山。据史料专家透露,这些工事,迄今有据可查的有14处,而鲜为人知的机密工事很难弄清楚。在黑龙江省虎林县有一日军仓库就是机密工事之一,并且在那里曾发生一次鲜为人知的日本军方毒杀中国劳工的惨案,笔者姑且称之虎林劳工惨案。惨案发生在1944年夏秋之交,毒死劳工近千人。迄今为止发现惟一的幸存者,就是瓦房店市…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从中国各地强抓抗日军民和无辜群众到日本本上当劳工,使中国劳工的鲜血从中国一直流到异国他乡,这笔血泪历史,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杀人魔窟南兵营 1944年4月,我们兄弟俩因事路过辛集,住在当时帮日本人做事的许天阴家。农历四月二十五上午,许天阴让我俩为日本兵点名去顶个数,说点完名就回来。于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春节前夕,一本名为《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的新书出版了. 在河南省襄城县为这本新书举行的首发仪式上,这本书的作者、73岁的襄城县政协退休干部王留柱,手捧这本35万字、500多页的书,慢慢翻动着说:"这本书记录了119名被掳日本劳工当时的悲惨遭遇,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个铁证呀!"  相似文献   

7.
1945年农历五月初十,“柳丸”27号船载着1666袋高粱和苞米从大连港2号码头开航,向日本驶去.“柳丸”27号是一条“国际船”.国际船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本鬼子抓中国劳工赶造的一种大木船.这种船,每条都能装上百吨,船上不安机器,有4张篷,靠风力和人工划着行驶.眼看就要垮台了的日本鬼子就是用这种国际船把从中国掠夺的粮食、煤、盐和其它矿产,强迫中国劳工运到自己国家.中国人一见这种船就来气,骂它是“贼船”.“柳丸”27号船上有10名中国劳工,押船的船长是一个叫长野的日本鬼子,船老大是长海县大耗岛渔民赵维臣.  相似文献   

8.
1914年,沙俄帝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批青壮年被强征入伍,俄国国内劳动力严重缺乏。沙皇政府从国外,包括从中国招募劳工弥补。至1917年前,在俄国已有20万-50万华工。他们工作和生活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9.
在小兴安岭南麓的山林中,残留着一条废弃的道路——警备道,由于年代久远和大森林的开发,已支离破碎,长满荒草杂树,像被斩断的死蛇,显得凄惨破败。这是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强迫中国劳工修筑的军用道路。这条道路,记载着日冠侵华的罪恶历史,浸染着中国劳工的斑斑血泪。 1931年9月18日,对中华国土垂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人民日报》曾以“无法埋没的历史事实”为题目,报道了1945年6月日本国内花冈町“劳工暴动”的事件。1992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映“花冈町暴动”电视剧,具体地反映了1945年6月30日,中国被俘劳工,在日本花冈町铜矿奋起暴动,打死4个日本矿警和一个狗汉奸的壮烈情景。那次事件,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国土上反对法西斯战争、反对日本法西斯奴役的正义行动,是一次表现中国人民高尚民族气节的英勇斗争。那次暴动发生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投降的情况下,所以震动了日本国,轰动了全世界。 这次日本花冈町暴动中,有原籍河北省新乐市的李秀深老人,他当时是12个暴动组织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名字曾被载入国际法庭档案。 李秀深,俗名李铁锤,男、现年72岁,是新乐市化皮村人。1991年应日本国进步人士和旅日华侨联谊会以贵客身份的邀请曾去日本参加花冈町暴动纪念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究竟指什么?它的时间范围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比较早一点,认为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另外一种说法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年来第二种说法被比较多的人认可。此外,解放以前国内和海外也有些人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小康战略梁文生“小康”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诗、大雅、民劳》。是指低于“大同”,高于温饱,生活殷实的社会经济状态。邓小平借鉴了我国古代对小康的说法,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  相似文献   

13.
茶陵劳工下广东胡涤非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茶陵县有两次人员的大外流。一次是30年代数千人踊跃当红军,参加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一次就是当今6万民工下广东。在茶陵劳工劲旅中,经茶陵县劳动局输出的达79批,近8000人。通过这近8000人的影响带动,牵...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0):15-15
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公布了2010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丰田汽车公司从上年的第3名急跌至第360位。排名前100位的日本企业也从上年的11家锐减至3家。中国则有7家企业进入百强,超过了日本。  相似文献   

15.
刘珺 《党史文苑》2007,(5):49-51
《最后的故事》一书作者历经十年,对富有传奇经历的几十位老人做了抢救性的采访,这些老人中,既有清末最后的国舅、驸马、也有蒋介石的警只限于;既有抗战期间地雷战、雁念翎队的英雄屯有伪满洲国的警察与日本特务,既有抗击过日本侵略者的“义匪”及“坐山雕”的把兄弟,也有亲历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中国留学生和命运悲惨的中国劳工及慰安妇,他们的历史,就是百年间苦难中国的历史折射,读后令人不胜感叹。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次走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还是1973年的事,那是我到大连海运学院上学的入学教育,就是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和龙王庙万人坑旧址,属不忘国耻、增加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前两年退休后,我到大连定居,我与兄长相约到父亲曾经给日本人当劳工时的兴安北省(伪满时东北九省之一)寻访一下他当劳工的旧址,但无功而返。父亲在日本人统治东北期间被抓走给日本人当劳工,只知道是兴安北省,具体是什么地方,开山洞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居之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支持全面侵华战争和发动、维持太平洋战争所需要庞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一方面从占领区攫取大批财物,另一方面强行劫掠和榨取占领区的大批廉价劳动力。华北沦陷区(1937年...  相似文献   

18.
1995年6月28日,“花冈暴动”事件的幸存者耿谆等及死难者家属代表向日本地方法院提出起诉,状告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在战争期间,虐待、残杀中国劳工,要求赔偿。“花冈暴动”事件及这场官司,再次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一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国内  相似文献   

19.
处在十字路口的日本经济冯昭奎当前,日本经济困难较多,前景不妙。从1991年开始出现“平成萧条”,在1993年10月至12月这个季度到达谷底,之后走上了缓慢复苏的道路。经济增长率由1992、1993年的0.3%、0.2%增加到1994年的0.6%。这次...  相似文献   

20.
12 1945年1月3日夜,在门静车站昏暗的灯光下,我们这群疲惫不堪的中国劳工重又被押上了火车,告别了这个罪孽之地。当列车徐徐开动后,许多难友把脸贴上了冰冷的车窗,借着窗外朦胧的月色,向石场方向那个黑黝黝的山谷投了最后一瞥…… 离开门静后,我们被押送到北海道首府札幌外围的港口城市小樽除雪、捞木材,其间还参加了一次火山爆发后的抢险救灾,5月下旬又被押送到了幌内煤矿。 限内煤矿已有46年的开采历史,有8000多名煤矿工人,其中一部分是中国和朝鲜的劳工。煤矿实行两班倒工作制,每班劳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由于日本连年穷兵黩武,男劳动力奇缺,为了支撑战争机器的运转,日本政府把许多年轻的女性赶入了矿工队伍。这些日本女矿工除了少数留在井上干活,大都在井下开电车、管电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