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京观察》2020,(2):71-71
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一直关注首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北京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首都知识产权事业成果丰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版《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北京已经跻身全球五大科技集群。  相似文献   

2.
潘娟  金春鹏 《群众》2024,(2):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具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江苏要依托扬子江城市群集聚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动能,切实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和创新策源能力,积极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培育形成具有江苏特色、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引领示范区域,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医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前沿。近年来,北京市全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议进一步大力加强整合协同,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医学发展,以医学突破带动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央地协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北京市拥有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92所高校,国家级研究机构众多,仅中国科学院在京  相似文献   

4.
仲伟俊 《群众》2023,(21):14-15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江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著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和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均表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世界级产品持续开发生产能力,是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0月10日)沪府发[2017]7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更好地服务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发展,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现就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1)
正近年来,广东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有序推进省级高新区布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强调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北京作为科研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如何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构建"三城一区"为抓手,为大  相似文献   

8.
彭伟 《群众》2023,(10):46-4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国际科技组织作为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非政府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的推动者、国际重大问题新规则的制定者以及新型国际秩序的间接维护者。有没有国际科技组织入驻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华民 《北京观察》2016,(11):41-41
随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关村现行园区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5,(2):29-30
上海市人大代表施进浩: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张江十条"政策,总结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支持更多国家重点项目在上海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引导中央在沪科研机构联合高校、企业建立更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抢占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产业调整正蓄势待发,要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先机,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提前谋划。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主要瞄准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的重要载体。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支持北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北京应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着眼于推动领先企业和有潜力创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帮助它们不仅在国内,更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它们在全球的成功,必将反哺首都,成为北京建设全球领先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近年来,北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和增长极。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北京不仅要建设具有强大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更应着  相似文献   

13.
<正>7月5日至7日,省政协组织委员就我省"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情况,赴无锡、泰州开展集中视察。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参加活动。委员们先后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和无锡市、泰州市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实地考察。阎立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未来江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要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  相似文献   

14.
黄南 《群众》2018,(12):26-28
我省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但是传统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难以适应新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是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北京市"三城一区"分工明确,相互支撑.怀柔科学城重点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属于基础研究的科学平台;未来科学城以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为基础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属于原始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平台;中关村科学城凝聚原创成果、国际标准、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三大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全国科技创新的龙头作用,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坚持全球视野,引领创新方向.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北京市的国际学术交流,使北京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和交往中心.科技发展史也表明,所有的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都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3日)沪府发[2018]4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大做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现提出加快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江静 《群众》2023,(11):1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考虑自身在国家创新战略大框架下的分工和特色,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依托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将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中关村科技服务业领域共有企业3733家,实现总收入41 18亿元,企业利润总额353亿元,期末从业人员29.4万人,中关村科技服务业吸纳了众多高端优秀人才,人才对经济的贡献率十分突出。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重要举措与战略途径。在"先行先试"政策体系和现代  相似文献   

20.
<正>把首都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不只是北京市自己的任务,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跳出北京看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才能全面实现和实施这一宏大的任务和战略构想。2014年,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成为首都北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古老而年轻的北京,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下,传统产业得以"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得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