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亚军 《中国司法》2008,(5):102-105
律师的社会地位 在丹麦,律师是一种自由职业,这就意味着任何人只要符合特定的条件都可以成为律师队伍中的一员。因此,这一行业与其他所谓的“自由”职业,如审计师、会计师和地产代理人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丹麦执业律师的正式名称是AD—VOKAT。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位“成功”的律师在法学院开了个“律师职业魅力”的讲座,大谈律师的风光,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崇拜。为了不误导学生,作为评论人的我,只好“不识趣”地站起来,当面指出律师面临的种种执业困境,以及律师风光背后的辛酸。“神圣化”和“妖魔化”律师,都只是一种假象。  相似文献   

3.
律师怕什么     
有一个被取保候审的人告诉我,他去见他的律师,律师慌忙要他写下证明:是他主动来找律师的,不是律师要求见他的,在收好证明条、录好音后,该律师才同他进行商谈。他说这样胆小怕事的律师,还能保护我的合法权益吗?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律师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中国现代律师制度在逐步完善,但中国律师文化建设并没有很好跟上律师行业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律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律师文化建设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基础越来越稳固,并逐步形成了当代律师文化的主流形态。但是由于律师业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加之部分地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风气也夹在其中,律师文化正遭受着不良风气的侵袭。尽管现状未如理想,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司法行政主管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律师文化的积极性,并已着力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  相似文献   

5.
毋庸讳言,我国当前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机制还很不尽如人意,律师的职业风险还相当大。律师何红德、朱久虎的际遇,更是将律师执业权利受到公权力的蔑视与践踏活生生,甚至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律师何以“失语”?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个很宽泛的社会现象,涵括了人类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成果。和谐社会的构建、荣辱观的树立以及法治理念的教育,都集中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格”(personality)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概念,虽然每个人的品位、情趣、风格、气度、秉持和操守各不相同,但是特定的职业群体却具有其人格上的兵性。律师的人格文化就是主流律师的人品素养共同凝聚形成的律师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郑荣昌 《江淮法治》2010,(16):20-21
他还未满40岁,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带领一批律师为孩子、农民工的权益而奔波,帮助他们树立起对法治的信心;他是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的常客,通过媒体的平台为弱势人群呐喊;他是建国60周年依法治国彩车上的惟一律师代表。  相似文献   

8.
他还未满40岁,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带领一批律师为孩子、农民工的权益而奔波,帮助他们树立起对法治的信心。他是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的常客。通过媒体的平台为弱势人群呐喊;他是建国60周年依法治国彩车上的唯一律师代表。  相似文献   

9.
律师当为良知与公正的化身自执业以来,马军律师始终将法律和正义放在首位,是一名真正的法律卫士。他所承办的每一个案件。从过程到结果,无不体现出他的胸怀、胆识、雄辩和热忱,无不体现出他作为律师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对法律的捍卫。  相似文献   

10.
律师是个毁誉参半的行业,令人羡慕,却不一定受人尊敬。曾有过一个“女孩最喜欢男友从事职业”的排行榜,律师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然而现实中,律师的社会地位却并不高。  相似文献   

11.
初冬的首场寒潮一扫秋的温煦,空气骤然变得寒气逼人。暖屋热茶.与霍刚律师聊他的律师经历,聊热得火爆的律师职业,从中国律师到世界潮流.聊大问题.做小文章.别有趣味。霍刚是贤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一级律师.其口才虽算不上上乘.却于幽默风趣间.让人感受到他眼光税敏、思维独特.善思善辩、崇尚优秀的内心层次。  相似文献   

12.
走好律师路     
我做律师主要是受我四叔的影响,因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四叔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从我记事起,总听他提起“律师”这个词。他向我讲述,他在50年代初,看过的日本电影《暗无天日》,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律师为一名被指控犯有杀人罪的人辩护,最终使其无罪释放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律师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觉得律师很伟大。四叔说,给他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施洋大律师,施洋大律师为京汉铁路工人辩护的口才,有理、有力、有节的辨词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认为律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律师本人无官位、无权势,但他能用特殊的武器──“法律”,来维护人民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年龄还不算老的老律师,最近却遇到了两件尴尬事。某日,忙里抽闲之余不意在某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有位法官和上上下下都搞得很僵,有人劝他要处理好人事关系,他却撂下一句话:“大不了当律师去”。也许别人听了可能不以为然,但我却颇觉尴尬。不料,无巧不成书。春节前一位媒体的朋友告诉我,某法院公开竞聘庭长,一位法官在竞聘中败北。据其讲,败北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而是领导早已内定,竞聘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他在发完牢骚表示不满之后放出言来:“大不了当律师去”。媒体的朋友问道:“律师(这个…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国内客户期望中国律师能为他们的“走出去”业务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及相关的增值服务。在这种形势下,更多的中国律师积极参与律师国际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2年3月15日,北京市律师协会和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北京平安大厦举行了2002年度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协议签字仪式。仪式上,北京律协会长张庆和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代表各方分别签署了该“保险协议”。北京律协副会长彭雪峰也出席了签字仪式。据悉,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率先推出了律师执业责任保险。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律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北京市律师协会经过与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多轮谈判,于2001年3月首次签署了“律师执业责…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权利的提及必然与它所昭示的利益相关。纵然随着中国社会民主与法治日见高涨,沉寂多年的律师制度开始全面复苏,但洞知内情的人们仍然是失望大于希望,困惑大于欣慰,律师的权利与利益难以得到法律的全面肯定与公众的观念接受,使得中国律师业再一次进入瓶颈时期。1996年期待已久的《律师法》出台后,律师们却很快发现进入了束缚手脚的尴尬境地。该法共计五十三条六十九款,其中载明“律师必须”字样有5条款,载明“律师不得”字样有8条款,载明“律师应当”字样11条款,暗含律师“必须应当”、“不得”条款15条款,而规定“律师可以”、“律师有权”的条款却不过9款,整部《律师法》成为“律师管制法”。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0,(8):9-10
在10年前或者更早些时候,谈到律师的身份或者地位,绝大多数人会羡慕不已,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大不一样了,随着律师数量的不断增多,律师与社会交往愈发频繁,人们对律师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人还沉浸在关于律师职业的种种传说当中,认为律师必定坐拥香车豪宅,潇洒自由,谈吐不凡;有些人却对律师的地位及身份不以为然,认为律师只不过是追逐利益的商人;有些人认为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的勇士;有些人却认为律师扮演的是“替坏人说话”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天津律师》2007,(3):64-64
跟大多数人—样。刘桂明并不是职业法律家,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像法律家—样思考.并将其思考外化为《法治天下》一书出版。同样地。跟大多数法律人一样,刘桂明也不是执业律师,但却丝毫无碍于他先律师之忧而忧.同时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其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19.
李玉杰  董娟 《河北法学》2001,19(4):94-95
律师的人身权利与律师履行职责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职业保障特征,是对律师执业风险的一种合理补偿。我国律师法和相关法律对此却规定得不够明确、全面,一些重要的权利甚至未予认可,使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人身权遭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律师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在考察国外律师制度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应赋予律师享有的人身权利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洛风 《公民与法治》2010,(15):11-12
一场飞来车祸后,妻子失去右腿,女儿被撞身亡,面对渺茫的民事索赔,身为农民的他陷入绝境。后来经人牵线,一热心律师“雪中送炭”,付出22.5万巨款。将这起交通事故的“赔偿权”买下,双方并立下协议不准反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