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通过笔画特征的变化判断印章印文与签名字迹先后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章印文与签名字迹先后顺序,受印泥、纸张和笔具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通过签名字迹的笔画特征反映出来。对此,可以用普通40倍数光学显微镜进行检验判断。但由于原子印章所使用的盖印材质既不溶于水、草酸溶液,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当签名字迹与原子印章印文相交时,其先后顺序并无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如斑驳、变细等现象)可寻,所以,此种方法不适用于判断该类印章与签名字迹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2.
签名印章是指以手写签名为式样通过各种方法复制而成的名章。手写伪造他人签名在案件中较为常见,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就可以对其进行鉴别;但利用他人的签名制作签名印章,在文件上盖印,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很难从笔迹检验角度进行区分。文章通过对签名印章特征的研究,找出了签名印章印文与书写字迹的主要区别,并分别从签名印章的宏观检验、显微检验、笔画细节性特征检验和油墨成分检验四个方面论述了签名印章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印章印文鉴定是物证鉴定的重要内容,印油种类鉴定和印文盖印时间鉴定等在当前实际检案中愈发普及。目前国内对印油种类的鉴别常用色谱法和光谱法,对印文盖印时间的鉴定常依据印文可变性特征、形态观察和现代仪器检验。  相似文献   

4.
本案在对检验对象的风格,作画时的用笔习惯等传统鉴定书画真焦的特点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在认真分析检验对象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对其印章印文,题款字迹,印文与裱画的先后顺序作出正确检验。  相似文献   

5.
印文与文字交叠时序的无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文与文字交叠时序的鉴定中应倡导的准则是:无损至尊。书写笔迹、打印文字与印文交叠时序的鉴定,均有合适的方法可供使用。在鉴定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养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汉字笔迹构形与书写动作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笔迹鉴定的对象多为少量字迹、签名字迹,甚至单个构形复杂的字迹。对其进行科学的鉴定需要系统的检验,但是,它们鉴定的科学基础是什么,怎样构建其科学基础是笔迹学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从笔迹的构形与书写动作系统特性进行研究,提出笔迹鉴定科学基础系统构成的新观点,目的在于促进笔迹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对票据的真伪进行司法鉴定时,应从票面整体进行识别,并要特别注意对票据金额、出票人及背书人签名等文字记载进行检验,同时还要注意检验票据上的印章印文,以此鉴定出伪造或变造的票据。  相似文献   

8.
签名笔迹是文字符号的特殊组合方式。它具有内容规范 ,字数少、书写形态各异 ,特殊性强、书写水平较高 ,文字特征稳定的特点。签名字迹的鉴定 ,是笔迹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的笔迹鉴定原理仍然适用。但签名字迹有其特殊的一面 ,在鉴定中应针对其特点加以分析。在检验中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1、吃透检材 ,识别伪装 ;2、科学、合理地解释检材中出现的笔迹特征变异 ;3、选取稳定性强、难以伪装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时间鉴定、变造文件鉴定等常见案件中存在着案后样本质量不高、朱墨为同性色料的时序问题、相对时间鉴定缺乏比对样本、具有“先潜意识”的变造文件难以鉴定等问题.应当从提高样本质量、开展模拟实验、互动交流鉴定检验等方面提升司法鉴定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对连续盖印的印章印文进行鉴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对文件上连续盖印形成的印章印文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观察,发现只有某些盖印条件相对固定的情况,进行连续盖印形成的印章印文才有条件进行鉴定。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检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签名笔迹检验字迹数量较少的客观问题,设法提高可供检验用的检材字迹内容和数量,其实践性对策有检验人员对检材字迹对象扩展到如落款日期、单位等字迹,观察借条和收条等文书的其余部分手写字迹,通过查阅卷宗发现与检验要求相关的字迹,系统检验多份检材上的字迹是否为同一人所为,以期客观、可靠地做出评断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文件系统鉴定是应用多种文检手段对检材进行全方位鉴定的一种方法。文件物证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笔迹、打印工具、纸张、印文、装订痕、文字布局、污损痕迹、标记(格线、折痕等)、案情等,各要素都有其各自的功能来反映此文件物证的某一特性。在一起签名笔迹鉴定中,我们可以运用系统鉴定意识,充分发挥文件物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在检验中要综合考虑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如案情因素、当事人因素等,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准确性。文件系统鉴定拓宽了鉴定思路,在笔迹检验中起到重要作用,增强了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陧。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1992年元月,我们受理泌阳县官庄乡村民禹跃金诉本村委干部李运舟欠钱4500元债务纠纷案。禹持有李签名的借条,而李拒不承认借过禹的钱,使县法院久审不决。我们在对禹所提供借款凭据条的检验中,首先通过笔迹特征区分出:借款条上书写的内容;“借到禹跃金现金肆仟伍佰圆整”与签名、日期“李运舟、91年2月8日”的字迹不是同一个人、同一支笔所写。其次,是对借据条与所提取李运舟所写批条上的字迹、签名排列、布局等特征进行比较,发现李所写的批条上文字排列间隔较宽,文字与下面的签名字迹间留有较大空白;而借条上的内容文字与…  相似文献   

14.
涂抹掩盖文件字迹是犯罪嫌疑人常用的伪造、损坏证据的方法之一,被涂抹部分通常为案件的关键部分,因此具有很高的鉴定价值,往往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所在。由于涂抹方式、色料种类较多,形成掩盖字迹条件复杂,因此,涂抹掩盖字迹的显现常成为文件检验鉴定人员所面临的难题。文章对国内涂抹掩盖字迹显现方法的文献进行提炼总结,在阐述方法原理、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述评,期望能对文件检验鉴定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可分为文书绝对形成时间鉴定和文书相对形成时间鉴定.前者的主要依据是文书内容与语言文字的时间特点,书写工具与文书物质材料的时代特点,文书书写字迹特征演变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以及书写工具墨水配方特点;后者的主要依据是笔画、物质成分与书写工具,笔画交叉的时间顺序,书写痕迹等,且需要满足文书正常存放,文书字迹墨水类型,文字笔画质量等条件要求.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是一种重要的鉴定方法,在各种诉讼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鉴定技术也存在诸多不足或者问题,需要多方施策,不断加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签字笔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之一,涉及鉴定签字笔字迹形成时间的案件日益增多。字迹形成时间的检验是文件检验界的一大难题,目前还没有一种系统可靠的检验方法。一般而言,检验字迹形成的相对时间比检验字迹形成的绝对时间更具可行性。利用薄层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对待检验的签字笔字迹检材和样本进行油墨提取、有机溶剂溶解,再将油墨样品溶液薄层展开,并对展开后的谱带进行薄层扫描,进而获取薄层色谱扫描曲线和谱带峰面积数据,最终通过分别计算检材与样本的峰值比,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检材的相对书写时间。本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摹仿签名字迹属于伪装字迹的一种,是文字检验工作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摹仿签名字迹的手段有所变化。当前摹仿签名字迹从摹仿手法上可分为五类:复制摹仿、临摹、套摹、练习摹仿、记忆摹仿。由于摹仿手法不同,特点不同,对摹仿签名字迹必须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准确、直观的区分纤维笔与签名章形成字迹的检验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观察纤维笔油墨印迹、光敏签名章油墨印迹和原子签名章油墨印迹的色谱图,分析其油墨印迹的主要色谱峰个数和保留时间。结论:通过上清液颜色变化、色谱图中的主要特征峰和保留时间,可以对纤维笔油墨印迹和光敏签名章油墨印迹、纤维笔油墨印迹和原子签名章油墨印迹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9.
原子印章在使用过程中,其印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系列富有规律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我们确定其实际盖印时间的基本依据。该方法不仅在原子印章印文形成时间鉴定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适用性,而且对法官综合评断鉴定意见的审判活动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两起典型案例,分别从打字机、复印机及文件的纸张,鉴定、印文、装订方法、负责制方式等方面对换页法伪造文件检验者了综合论述,本方法对认定违法犯罪事实提供了有力证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