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倾城一笑     
日光浴 乔安娜是一个体态匀称的女秘书,她把假期时间都花在旅馆的屋顶上做日光浴。 第一天穿件浴衣,第二天她觉得反正没人看见,就把浴衣给脱了。这时,她听有人上未,由于她正卧伏看.所以拿了条毛巾盖在臀部上,继续晒太阳。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桑林峰的文章,境界,是人们在修养、学识、道德等方面所处的高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价值。境界有高低之分,只有洞悉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才能向上攀升更高境界,最终达到至上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在事业上如果能够达到忘我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境界;达到忘我状态,就能够专心致志地做事,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所作出的贡献也就会更大。  相似文献   

4.
<正>和谐,是宇宙的一种最高境界。求达和谐,是一种体现最高智慧的行为。21世纪初,中国新一届政府成为了追求这个最高境界的智者。从几十年前的纯粹讲矛盾的斗争性,到现在的讲通过斗争性最终达到矛盾协调一致的同一性,这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这是一种哲学思想的飞跃,也是一种政治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人生境界就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和实现对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类文明产生后就没有停止追求的事物,近代社会更将自由作为最基本的权利,但人对自由的追求可以超越生死吗?庄子在《逍遥游》等篇中提出自由的绝对境界,在《齐物论》等篇中,通过“吾丧我”的“坐忘”达到通达天籁、地籁、人籁的三种境界,达到超越“有待”的纯粹自由的至人境界.  相似文献   

7.
党员境界是党员思想、道德、行为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入党,并达到一定高度的具体表现。开展党员境界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上真正进入到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即纯粹的思想境界,忘我的道德境界,高尚的行为境界,从而形成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一 关于认识论研究内容的反思 在古代,许多学科尚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认识论与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古代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内容是很宽泛的。 例如在孔子哲学中就有把真善美的认识作为认识论研究的内容。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即知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达到了关于真的境界;“耳顺”就是朱熹解释的“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即是主客体之间彼此融洽的一种超乎经验的审美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朱熹所注  相似文献   

9.
境界论     
张立文 《探索与争鸣》2023,(3):147-160+180
追寻境界,是追求内心与外物、本质与现象、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意、意中之境与意中之意的融合。这是中国文化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贴近境界的本真的方式。何谓境界,学者各自规定不同,从各人的论述来看,所谓境界,主旨是讲人生境界,是人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它是真善美统一的和合完美境界,是一种自由境界。由于学者学术观点和价值观的差分,因此各家所开出的人生境界各有不同,亦有相似之处。尽管各自所开出的境界既美又华,但缺乏某种理论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这便是自由。在自由主客体和合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自然、人生融突和合需要,可以构建人生生命存在与精神的五大境界,即生命超越境、知行合一境、情景互渗境、圣王一体境和道体自由境。  相似文献   

10.
境界之重     
张国玉 《今日浙江》2012,(19):62-62
境界是人生之魂,做人一定要有境界,并要有崇高的境界。一个人境界的高低,说到底是他的生活信念、精神旨趣、道德品质是否高尚,是否达到高"品位"。人,只有以自身价值赋予社会以价值,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鼓舞和激越,并产生敬仰和赞叹的精神境界,才称其为壮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种兼有多项教育功能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认银活动、思想教育活动、审美活动。因此,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求真、趋善、审美三种基本价值,都能够体现其中,它们都应成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达到的境界:识文会意的知识理解境界,明道晓理的情感共振境界,辨析导行的学以致用境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包容了这三个境界,才是最优的课堂教学过程,才算达到最佳的、成功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种境界,其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其联系在于:第一境界是进入第二、第三境界的必要准备,第二、第三…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3.
江岸 《小康》2011,(4):125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理的几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中最差的管理境界是"侮之"——上司下  相似文献   

14.
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会轻易达到。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精彩过。但你要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也一定会真心钦佩,并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彩!  相似文献   

15.
杨健 《传承》2008,(8):84-85
中国禅宗境界观念极大地提升了生存个体在面对自然时的主体地位,它要解决的是个体在有限的存在中如何超脱而达到永恒。直观感想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三者构成禅宗境界存在即超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所作<通书>的意图是阐明"孔颜乐处"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先要在道德修养与人问富贵之间作出一个孰大孰小的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只有真正体会到仁义礼智信等真正的"至富至贵"之"大"者,才能"心泰"、"身安",才能达到"孔颜乐处"境界,孔颜乐处的境界与达到此境界的方法,为现代人培养健康心理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禅宗境界观念极大地提升了生存个体在面对自然时的主体地位,它要解决的是个体在有限的存在中如何超脱而达到永恒.直观感想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三者构成禅宗境界存在即超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人们喜欢把自己希望达到的境界称为“彼岸”。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促成一种新的科技体制,采用的方式是让这些持续了40多年“事业单位”身份的设计院所企业化。航程启动,此岸甫离,对合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这家老牌的甲级院来说,最重要的是;在遥望中找到彼岸的方位。  相似文献   

19.
公安精神是公安机关全体民警普遍认同的一种共有价值信念,即在政治上追求忠诚至上的境界,思想上追求奉献至上的境界,道德上追求正义至上的境界,工作上追求事业至上的境界,做人上追求诚信至上的境界。研究朱子文化,可以发现公安精神与之在内容上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林 《民主与法制》2014,(17):28-29
目前,我国公民守法主要有四种境界:第一,自觉守法的“悟法”境界,它体现的是公民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价值和法律精神的追求,是对守法的高度自觉和理性认同。自觉守法是全民守法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第二。不愿违法的“敬法”境界,它体现的是公民对法律的尊敬,对司法权威的崇拜,对国家公权力机器的敬仰,是对守法的内心自愿和高度感性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