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10月,经蒋介石批准,16岁的蒋经国和其他90个年轻人一起赴苏. 蒋经国到达苏联后,进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他被孙中山大学的联共支部书记视为"有训练的马克思主义者". 转眼就是1927年.这年2月1日,蒋介石还曾致函经国,鼓励他毕业后"仍在苏联继续学习",看不出会有大的政治动作.但是进入4月,蒋介石却通过白崇禧在上海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发动反共政变.这对于蒋经国宛如晴天霹雳,但他转变得很快,马上带头鼓动学生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  相似文献   

2.
秘密使者     
一九三三年春,林育英同志从上海到苏联,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当时担任代表团团长的是王明,副团长是康生。王明在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的支持下,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取得党中央的领导权,因为惧怕国内白色恐怖,于一九三一年秋离开上海到达莫斯科。对王明的所作所为,林育英早有所闻。据当时在苏联工作的卢  相似文献   

3.
彭华 《各界》2010,(5):31-34
1934年4月,根据约瑟夫·斯大林的命令,一群“格鲁吉亚酒鬼和胡作非为之徒”在莫斯科遭到逮捕。究竟是出自何种原因,才使“苏联人民之父”这般厌恶自己故乡的同胞呢?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发生的大革命,同共产国际和苏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蓬勃发展和胜利,体现着共产国际和苏联指导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它的惨痛失败,也蕴蓄着共产国际和苏联指导大革命的失误。过去我们在总结大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连续剧《陈云出川》突然停播。关于这件事,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介绍说:四川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了解到,陈云在红军长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从四川秘密前往上海,然后前往苏联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视连续剧《陈云出川》突然停播。关于这件事,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介绍说:四川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了解到,陈云在红军长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从四川秘密前往上海,然后前往苏联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陈云出川的过程富有戏剧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7月2日至13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代表大会堂举行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再次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大会通过了纲领性声明和新党章以及有关民族政策、经济改革、军事政策等十多项决议,并选举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这是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召开的第二个代表大会,是苏联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专电 今年2月5日傍晚,苏联外交部新闻局突然召集记者举行新闻发布会,局长格拉西莫夫在会上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苏联最高法院主席团取消了苏联军事委员会1938年对布哈林、李可夫等10人所作的判决。同案的克列斯京斯基等10人在这以前已  相似文献   

9.
王元 《各界》2014,(4):52-57
从军入党 阎红彦原名阎候雁,1909年10月26日生于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西门坪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阎厚基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周氏八岁到阎家当童养媳。阎红彦的大哥阎玉珊从小在骡马店当伙计,二哥阎玉珍十二岁起就给地主扛长工,阎红彦也是自幼劳作,一家人辛苦度日。  相似文献   

10.
沈永敏  李洪春 《学理论》2010,(2):113-114
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是促成事变爆发的原因之一,然而共产国际和苏联却对事变采取了与中共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试图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一些史实材料,评析共产国际和苏联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各界》2008,(4):27-29
日本共产党领袖,当了日本工农学校的校长   1937年平型关战役之后,我军战场上俘虏的日军官兵越来越多.   就在我军不断俘虏日军官兵的时候,一位名叫野坂参三的日本共产党人来到了延安.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袖之一,由于在国内领导反战运动,曾多次被捕.出狱后,野坂参三被任命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野坂参三放弃了在共产国际的优越生活,从莫斯科来到延安.在延安,野坂参三化名为"林哲",并且将自己的日本名字改为"冈野进",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恢复了真名.……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     
《瞭望》1995,(38)
联合国(UNITED NATIONS,缩写为UN)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这一名称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1月1日,正在同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苏联、英国、美国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发表厂《联合国宣言》.在当时,联合国意即反对德意日轴心国的各国的总称.1943年10月30日,中、苏、英、美4国代表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主张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4年8月至10月,  相似文献   

13.
谢荣 《党政论坛》2011,(14):23-23
在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就已经认识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革命武装对革命取得成功意义重大。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培养精通马列主义理论的工人运动干部的同时,很早就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军事干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培养干部的合作开始于1921年。  相似文献   

14.
东正教成为俄国国教已有一千余年,俄国自认“第三罗马”、莫斯科被称为“君士坦丁新城”也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弥赛亚使命”教义被大肆宣扬,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斯大林的“苏联中心主义”具有“弥赛亚使命”的一切主要特征。与列宁截然不同的是,斯大林一向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使命”视为高于一切,把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机制视为贯彻“苏联中心主义”的工具。苏联时期诸多超出常规的理论观点和实际行动,都可佐证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5.
阳翰笙的建议与三人同访鲁迅计划 1934年10月的一天,在上海爱文义路的一个弄堂里,时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周扬敲开了另一位"左联"负责人夏衍住所的门.此前,因叛徒出卖,上海中央局经历了第二次大破坏.故而,夏衍、周扬等人均分头隐蔽,联系的频率亦相对降低.当周扬突然出现在夏衍面前时,夏衍还真有些意外. 周扬此行,是有一个计划要同夏衍商量.此前,担任"文委"及"文总"党团书记的阳翰笙,曾向周扬建议:"自从冯雪峰走后,好久没有向鲁迅报告工作了,是否近期约个时间一同去向鲁迅报告一次工作."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专电 10月13日和1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43次经互会政府首脑会议主要讨论了有关改革经互会多边合作机制问题,制订了1991——2005年经互会国家分工构想。这标志着这个跨国经济组织正着手实施把合作重点从简单的贸易扩展到科技与生产领域,今后经济杠杆在各成员国的相互关系中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经互会成立38年来,在经济和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经互会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缺陷也日益暴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专电 9月19日和20日苏联共产党举行了中央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在1990年10月召开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决定,通过了“当代条件下党的民族政策”提纲,并进行了一系列最高领导层的人事变动。 人们注意到,这次中央全会是在苏联国内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召开的。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推行改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剧变     
莫斯科专电 1991年是苏联政治进入白刃格斗的一年。从1月立陶宛电视大楼流血惨案到3月莫斯科军警同叶利钦的支持者兵戎相见;从6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  相似文献   

19.
越南当局5月25日宣布,它从6月开始到年底将从柬埔寨撤出5万军队,并撤出越军司令部,将剩下的越军置于金边“最高军事指挥部”的领导之下。人们注意到,这个新的“部分撤军”决定,是越南当局在它的外长阮基石前些天同苏联高级官员在莫斯科磋  相似文献   

20.
姜静 《各界》2009,(12)
1927年8月,宋庆龄登上了停泊在吴淞口的一艘苏联货船,向海参崴急速驶去.宋庆龄就是这样秘密出走莫斯科的.宋庆龄前往莫斯科,照理应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欢送才对,为什么却要秘密出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