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朽木 《民主》2010,(12):50-50
"我爸爸是李刚",在河北大学开车撞人的"官二代"这句狂言,在引发包括平媒、网媒的空前热议之余,最近又被网民、媒民称之为"官腔二代",称之为"史上最雷人的二代官腔"。实在令人深思。官有"官二代",就已经很让人无语了,如今,官腔也有了官腔二代。实话说,这是很让老百姓寒心的。  相似文献   

2.
刘绍楹 《民主》2011,(1):50-50
前不久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车祸事件,肇事者李启铭不自责不道歉不救人,反而狂傲地呼喊"我爸是李刚",意欲逃避责任,引起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这起事件中,公众对"官二代"肆无忌惮地"拼爹"炫耀权力进行痛斥,也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家庭和子女教育缺失深表忧虑。  相似文献   

3.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雷锋助人为乐被人称为"傻子"时,他曾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如果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甘愿一辈子做这样的‘傻子’"。时下,一些人对郭明义做好事也不理解,说他"傻到家了",甚至送他"郭大傻"的外号,而郭明义不怕别人说他"傻",并召唤起一大批人跟着他当"傻子"、做"傻事"。  相似文献   

4.
李婍 《各界》2011,(7):2-2
玉面狐狸的老爸万岁狐王。在当地的狐妖中,地位最高,大概生前利用公务之便,收受贿赂,批发官帽,积累了百万家产。玉面公主作为官二代兼富二代,依仗着老爸的职权,不思进取,一直没学到什么真功夫,法力有限。等老爸这棵大树轰然倒下,她才惶恐地替自己想后路。  相似文献   

5.
周振国  汤礼春 《侨园》2014,(10):64-64
我的父亲原是武汉灯泡厂的炊事员,身材矮小,为人朴实谦和,言语不多。直到他晚年我们才知道,他曾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这让我们吃惊不小。我的父亲周伟(又名周国华),曾是黄埔军校五期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父亲积极投身抗战,曾率部在豫西一带与日寇作战。父亲讲得最多的是"归德战役"。他说那次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日军将大气球放到空中,用来测定我方的目标,因此日军的炮火杀伤力很大,我军将士简直尸横遍野,惨不目睹。许多受伤的士兵在呻吟哭叫,可我们不能救治,因为正跟日本鬼子打得激烈。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6,(Z2)
正那年,刚刚做了母亲的她得到了一块没有香味的古皂,这让母乳喂养宝宝的她非常欣喜。然而,这种皂很贵,她得很仔细。她年迈的父亲知道了表示可以给她做皂,于是老人开始做手工皂了。看老爸那么投入,产品多得用不完,她劝父亲开个淘宝店。为了支持老爸,她告诉朋友们:"帮我哄老爸开心。"老人的小店很快就完成了从钻石到皇冠的跨越。老爸上了电视成了"名人",他的淘宝店火了。  相似文献   

7.
王宝文 《侨园》2014,(6):39-39
我曾有过抄书的经历,而生涯中的这—幕,却是从父亲为我伏案抄书开女的……那是在"文革"时期,刚转业到地方基层单位工作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靠边站了。由于受父亲的株连,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遭到人们的欺辱和冷落,同学们不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更为可气的是学校不发给我书本。这使父亲很伤感,只好在他下放的地方,向农家学生借来课本,晚上回到家,不顾蚊蝇叮咬,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抄写书本,白天还给人家,晚上再借来抄。经过几个晚上的鏖战,我终于有了书本,虽不像同学们的那样规整,但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8.
雷有邻是宋太祖时期的官二代,他老爸雷德骧曾官至御史中丞.雷德骧性格耿直,脾气暴躁,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因此宋太祖给了他一个御史的职位,也算是人尽其才.雷德骧对官员们的违法乱纪行为盯得很紧. 赵普时任宰相,且与宋太祖关系匪浅,这样一位政坛大佬,有时犯点错误,或是搞点腐败,宋太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事们更是没人敢说,而雷德骧偏偏要和赵普死磕.开宝元年(968年)十月的一天,宋太祖召开办公例会,雷德骧从队列里走出来,列举了赵普腐败四宗罪:干扰刑事审判;倚势强买民宅;聚敛财货;收受贿赂.并且每一条都证据确凿.  相似文献   

9.
带老爸泡澡     
正深秋的一天老妈打来电话,说儿子你抽时间带你老爸洗个澡吧,你老爸想在澡堂的热水池里泡泡,你老爸好久没去澡堂泡澡了。都说"人老先老腿",此言不假。老爸因腰椎管狭窄导致双腿行动迟滞,日久肌肉萎缩,所以耄耋之年的老爸走路要靠拐杖支撑方得行。即便这样也走不上四五十米远,所以在去往浴池的路上老爸的身子几乎是倚在我的右肩膀上。这是老爸步入晚年后我第一次带他洗澡。  相似文献   

10.
孙燕 《民主》2010,(2):52-52
记得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他不当皇帝后,连房门怎么开关都不会,因为以前他什么都是别人伺候。当代出现了许多"小皇帝",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许多事可以依赖家长,  相似文献   

11.
一 秦桧早年是一个很励志的愤青. 秦桧的出身说草根不草根,说官二代也谈不上.他爹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这个出身可以让秦桧衣食无忧,却无法让他飞黄腾达.秦桧很容易地谋得了一个教师的职位.获得了教师编制的秦桧认为自己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处心积虑地想出来.  相似文献   

12.
"雷帝嘎嘎",不知道是什么人这么有才,把歌手Lady Gaga的名号翻译成了这个名字。据说LadyGaga刚红起来的时候有人介绍时把她译作"淑女佳佳",这个叫法看起来甚是可笑,因为这位"雷帝"看起来跟"淑女"两个字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相似文献   

13.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10,(11):52-54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一到中央苏区,就对有人称毛泽东为"最好领袖"很反感。为了消除毛泽东的影响,中共临时中央发动了一场"项庄舞剑"式的反"罗明路线"运动。为了使毛泽东不至于无事可做,中共临时中央让毛泽东去领导查田运动。在查田运动中毛泽东采取措施纠"左",中共临时中央担心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复发,取消了他对查田运动的领导权,甚至提出要将他送到苏联去,只是由于共产国际的反对才作罢。  相似文献   

14.
李爱华 《学理论》2009,(26):7-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为《手稿》)中所阐释的主要观点,在《手稿》中,他借助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异化"和费尔巴哈的"宗教的异化"中引申出自己的"异化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观点。本文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人的本质"思想与其"主体"的学说相联系,并结合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存在状态和境遇来说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现代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怀德 《侨园》2014,(11):43-43
2011年,辽阳稠树林子村的常氏家族决定撰修《常氏家谱》,虽然做了大量的收集工作,但对迁徙外地的族人,有的联系不上,有的无从找寻。就拿常守海这一支来说,老人们还能回忆起在清朝末年,因辽阳东部山区连年旱灾,庄家颗粒不收,因此常守海一家三口逃荒去了"边外",究竟落户何地,无人知晓。听常守海的哥哥常守河的后人常君向撰修家谱委员会反映,她儿时曾听父亲讲过,常守海一家逃荒到了老榆树川,但具体什么地方不清楚。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常氏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老榆树川",经多方查找,终于打听到,在吉林省的辽源市境内有一个老榆树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王贞勤 《侨园》2014,(5):22-23
2014年1月16日,山东郓城县双桥乡郭庄大年集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九届"孤寡老人节"正在这里如期举办。十里八乡的孤寡老人聚集于此,不仅观看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美美吃了一顿免费午餐,临走还免费领取了猪肉、鲤鱼、香油、衣服和棉被等礼品,高高兴兴度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节日。这个"孤寡老人节"的创办者叫黄修良,是一个走村串户的"卖油郎"。他于2006年初办起"国字第一号"的"孤寡老人节",此后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十六都会如期举办,并放言要将该节办成世界性节日!他被大伙誉为"最美卖油郎",并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7.
论周敦颐对儒家“慎独”思想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是古代儒家创造的自我修身方法,即个人独处不犯错误,能保持自己清廉的节操。周敦颐的《爱莲说》提出了外在环境污浊的情况下,也要能保持自己清廉的节操,这样扩大了作君子的参照系,超越了"慎独"的原意。这就要求克服错误的"从众"心理,来保持自己独立人格。周敦颐的人生观是入世的、积极的,他赞扬清廉的"莲",不赞成"避世"的"菊"和追求富贵的"牡丹"。  相似文献   

18.
我父亲原是武汉灯泡厂的一个炊事员,身材矮小,为人朴实谦和,言语不多.直到他晚年我们才知道,他曾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真让我们吃惊不小. 我父亲周伟(又名周国华),曾是黄埔军校五期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父亲积极投身抗战,曾率部在豫西一带与日寇作战.  相似文献   

19.
孙大光 《侨园》2014,(12):36-36
季节进入秋天,满山的树叶都逐渐变黄了。在辽阳那座并不高、但却很有名的首山上,当地人经常可以看见一位看上去并不算老的男子,每天在山上爬上爬下,走习惯了,他简直是在陡峭的山上如履平地。人们都叫他"樵哥",一个在辽阳市退休的老干部。他在山上干什么?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记者在他位于首山脚下的"第二个家"门口"撞见"了他。寒暄了几句,他便一身登山装束,领着我们奔首山而去——  相似文献   

20.
苏姗 《侨园》2014,(12):58-59
一个"狂人"在本文里,笔者要向读者介绍《(世界)中国奇绝文化艺术博览会》中的一位奇人,也是一个"疯子"、一个"怪人",更是一个"狂人"。墨龙,本名张成敏,一位又倔又犟的男人,生长在蓝天碧海边的辽宁大连,他的年龄和碧海上空的太阳一道走在正午。他从4岁开始学习舞蹈和武术,6岁时又对音乐和美术产生了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