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饮马渡秋水的这个人,诗作不多,人生的传奇不多,正史野史的记载寥寥几笔,其一生行状始终无法厘清,存在各种是耶非耶的疑问.但他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和盛世大唐同在,注释着唐代的雄性与柔情.这个人就是王昌龄. 对于王昌龄来说,虽说出生于南朝世族琅琊世家,但家势已经式微,到他这辈就更趋贫困,他小时候在故乡耕读,自称“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面对这艰窘的处境,王昌龄决心凭借聪明睿智、发奋进取来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处境.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即原态理论到哲学即质态理论,从科学和哲学到元科学元哲学元理论即识态理论,从科学、哲学和元科学等到广义元理论即元态理论,各种理论形态的演化是否具有客观历史必然趋势?为回答这一问题,将从质态化趋势、识态化趋势、元态化趋势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盛唐是诗歌颇为繁荣的阶段,尤其是王维、李白等一些极富有个性的天才诗人的出现,使诗坛辟开了一个新的时代。当我们在赏析该阶段众多名家诗品时,不由不对其中独辟蹊径抒发情感的王昌龄诗产生浓郁的美感。王昌龄,字少伯。其诗历来研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在盛唐诗坛上的应有地位。王  相似文献   

4.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谈论民主,不仅是民众的事,还要从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另一种表达法。这是一种多质态的社会,或异质态的社会。多质态的社会决定多质态的民主。民主不仅表现为"民之主"、"民知主"、"民自主"三种基本形态,在"民之主"、"民之主"或"代表制"、"间接民主"的同时,民主就带有某种"民自主"的性质,及在"民之主"或"民知主"之时的公共政策就应当充分体现出"为政以德"来。民主应处理好再分类、处理好民主与"非民主"的关系,解决好"普及民主"的着手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明末天主教入华初期,宣教方法具体落实为以儒释耶这一诠释策略。此种策略可以创造一种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需求求同存异,甚至迎合的亲和氛围。以儒释耶在得失上,乃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可以带来外来宗教和本土文化间的亲和相处,也可能导致外来宗教某些重要教义之真面目的半遮半掩,甚或隐而不彰。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反思明清之际“以儒释耶”之得失,或许更能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处境变迁与制度回应——产学研合作的环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处境变迁--制度回应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环境与处境的辨析,提出了在社会领域内处境比环境更贴切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运用处境这一提法,因为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处境中的.  相似文献   

7.
拉各斯专电 为了探索和平和解的新途径,来自亚、非、拉、欧四个大洲的16个国家的30多名高级外交官于3月10日至18日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聚会,研究建立“中等国家协调组织”的可能性。这16个国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塞内加尔、津巴布韦、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奥地利、瑞典、瑞士和南斯拉夫。 建立“中等国家协调组织”的想法首先是由尼日利亚外长阿金耶米教授提出的。十年前在阿金耶米担任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时,他就开始呼吁建立这一组织。阿金耶米认为,当今国际社会在解决冲  相似文献   

8.
金海鹏 《学理论》2014,(32):25-26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探讨时代面对的问题,通过关注现实政治,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君主的统治之道。从人性论、道德观、政治观、人民观四个方面,去分析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异同和特色。人性论方面,两者都持悲观态度,考底利耶认为善恶并存,而马基雅维利持性恶论;道德观方面,考底利耶则对君主的行为提出了许多道德原则,但为国家利益可以不顾道德,马基雅维利则认为君主并不真的需要有道德;政治观方面,两者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同,但研究方法和现实政治的领域的措施有相似之处;人民观方面,考底利耶和马基雅维利两者都顾及到臣民的利益,但前者程度更甚。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总理沙龙执政一 个月来,已持续了半年 多的以巴暴力冲突不但毫无停止的迹象,而且逐步升级。3月底4月初,以色列军出动直升机轰炸的都是“精心选择的目标”,主要是针对阿拉法特警卫部队、指挥机构、巴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 以色列舆论认为,这是沙龙总理针对近来以境内不断发生爆炸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报复行动,其目的是在警告阿拉法特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暴力活动。但综观以巴近来局势的发展,轰炸不仅不利于阿拉法特来取措施平息以巴冲突,反而会进一步激化以巴矛盾,加深以巴民族仇视。 巴勒斯坦人处境艰难。根据巴以协议,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0.
十月十九日深夜,一辆小卧车沿着公路向波兰首都华沙东北二百多公里的托伦市驰去。车里坐的是华沙科斯特卡教堂神甫耶·波比耶乌什科。当晚夜色朦胧,汽车刚抵托伦附近,突然出现几名身着民警服装的年轻人,挡住了波比耶乌什科的去路,并从汽车里绑架了他.一件轰动波兰全国的政治绑架谋杀案,就这样发生了。 这桩绑架案震动了波兰当局。事情发生后第四天,波兰政府新  相似文献   

11.
一口之间,唇、齿、舌紧密相连。有两个成语典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齿亡舌存”和“唇亡齿寒”。《说苑.敬慎》里记了一件事:老子的老师常纵有病,老子去看望他。常组以“过故乡下车”、“过乔木而趋”等人生经验教导老子,要他领悟做人的道理。然后,老师又张开口让老子看,问他:“我的牙齿都掉光了,而百头还好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上老子心领神会!回答说:“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就是说舌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柔软,牙齿之所以没有了,是因为它大刚强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同处在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尚待确立,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他们的人生哲学进行考察,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人生观的树立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者人生哲学的相同之处在于:认为人生的处境有其必然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处境;要采用中道的生活方式;推崇沉思的生活;德性可以改造;德性可以带来幸福,强调精神幸福。不同之处在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其四因说、潜能与现实说等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人生处境观虽然包含有宿命论的观点,但更强调人具有自由意志;他怀着积极的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境遇,富有理性主义色彩;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而思辨是幸福中最本质的东西,他推崇思辨的生活方式;幸福的获得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需要外在的条件和运气。而孔子人生哲学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他的人生处境观包含有循环论的观点和天命论的因素;他所主张的积极入世人生态度,更具有进取性和现实主义色彩;在人生方式中,他推崇中庸之道,重视用感悟来体验中庸的精神;他的仁学思想构成了他的德性论的核心,并贯穿于他的理想观和幸福观,他强调以仁来德化人,把仁作为理想的人格品质,把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认为德性就是仁。幸福是依附于仁之上的,达到仁的境界,人就能享受安贫乐道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娄岩 《侨园》2012,(1):22-23
在睿即将中学毕业时,发生了一件在我看来很有趣的事情.他所在的私立高中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场舞会,别人几乎都处过男女朋友,而儿子却是少数几个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方面的剩男之一.但他也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就在低年级中选了个最漂亮的女孩做他的舞伴.这是我了解的睿第一次为自己的面子去争取什么,而且也向别人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一点比我强,当年在大学时,我都不敢和女孩子讲话,即便喜欢也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但睿毕竟还是个孩子,他自己租了一辆加长悍马豪华车,并组织12对同学同车.他给女孩送了一束鲜花,也知道和女孩的家长说些客气话,但却不懂得如何照顾女孩.睿蚂有幸目睹了这一切,睿让所有的同学上车后,竟然自顾自的也上了车,却把他请来的女孩丢在了车外,当时人家女孩的父母就站在车外看着呢.是难为情,还是没有经验,我们不得而知.为此他回来后让我家领导好一顿奚落,当然主要是说他不够绅士,睿听后也只是笑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他在早期比较倾向于宗教批判,但不是无分寸的盲目批判.后来,马克思更多是在中性甚至是一定的积极意义上讨论宗教,从而大体形成了一生比较完整的宗教思想,其中包括:关于宗教的根本属性--"掌握方式"说;关于宗教的存在形态--"文化传统"说;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的功能--"社会黏合剂"说和"人民鸦片"说;关于宗教政策--"个人权利"说、以及关于宗教的未来--"自然消亡"说.虽然这一思想不及他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论述得丰富完整,但也显示了其独特的探索性和思想魅力.这与马克思特殊的宗教经历、时代处境与思想革命有直接关系,而且宗教观念对马克思的一生及学说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慕容莲生 《各界》2013,(10):86-90
一这个人出身单薄.生于寒微的人何其多,有些人生于寒微死于寒微,有些人生于寒微后来闻达.这个人后来显达了,不过,他的显达却来得古怪.他是曹锟.曹锟的父亲是个贫穷的造船工,在天津大沽一个船行经年累月造木船.家中虽无太多钱,但曹父还是坚持要他的孩子个个都去私塾读书.或许不能供孩子读太久,或许孩子书读得不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尽可能多识得几个字.他真是个家贫心不贫的父亲.可惜,曹锟不是读书的料,混了几年私塾就不肯再去了.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8,(12)
正在天津这片革命热土上,曾经有一位朝鲜籍中共党员与天津人民并肩战斗,开展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他以"仰望光明"为座右铭,在革命道路上一往无前,虽然一度蒙受委屈、处境艰难,但仍全身心投入党的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革命者的名字叫李铁夫。追寻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李铁夫,原名韩伟键,1901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的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他受到朝  相似文献   

17.
科学是研究本原规律的原态理论,哲学是研究本源规律和本质规律的源态和质态理论,元理论元科学元哲学是研究理论知识规律的识态理论,“元学”则是研究元规律的元态理论.元规律则由科学、哲学、元理论元科学元哲学对象所实证的本元规律质元规律识元规律所组成,并由此构成“元学”理论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袁彦鹏 《党政论坛》2010,(13):33-35
一、处境变迁——制度回应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环境与处境的辨析,提出了在社会领域内处境比环境更贴切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运用处境这一提法,因为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处境中的。处境是不断变化的,正如耗散结构论认为的那样,它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而制度的起源就在于规约人们的行为,使活动有序,制度通过确立规则,提高了人们行为的可预测性。这正说明了处境变迁,制度是要回应的。  相似文献   

19.
剪报情思     
宜修 《侨园》2012,(6):35
今年回国过年,临返美前收拾行李时,爹爹一直守在我的身边.我知道他多想像以往一样,能帮我紧紧行李带、过过秤……但他,已经力不从心了.我不敢多想,免得酸楚的泪不争气.我劝爹爹去忙他自己的事儿,尽管我知道:和他这样近距离的相伴,已经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爹爹仿佛想到什么,从书柜里拿来了一只大信封.里面抽出来的,全是国外中文报上发表过的我的陋文.那是我从报纸上剪下后,寄给他的.爹爹语气平缓地告诉我:"你发表过的文章,我收到的,一篇不落地全收在这只大信封里."爹爹没有往下说,我更是答应着看了一眼,便赶紧别过了头.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的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是重要支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