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嬛传》的确厉害,演了个把月,越来越火。我看得不多,《甄嬛传》大结局那一集.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甄嫒与雍正临死前的那段对话,让我不寒而栗。这76集的《甄嬛传》难道讲的就是四个字:尔虞我诈?难道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生存和自保,就要靠心机重重、手段狠辣,用中伤、流言、谋杀,来站在别人的痛苦甚至尸骨之上?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06,(1):92-93
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如约来到著名影视广告导演刘是的工作室。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影视导演之一,他的工作室会是如何,一直在我心中充满诺大的悬念。刘是是绝对化的色彩玩主儿,他的工作室如同他的性格一样,充满了浓烈的色彩。刘是的性格像个十足的孩子,在他的空间里,他任性地使用缤纷的色彩,表达着他工作和他的自我。刘是的工作室色彩张扬而不失和谐。随意协调的设计让来访者从容而亲切。不论是令人惊讶的玄关红色的大门,橙色的墙纸或是近乎黑色的地板。还是柠檬黄的主卫,艳绿的客卫,淡黄的厨房。在这个充满创意的空间里,刘是用他的智慧,使得这些强…  相似文献   

3.
半年前,我的婚姻出现了矛盾,于是我与丈夫分居了。丈夫爱我,我也知道有时婚姻的责任是双方的,但我似乎已经对我们这种长久的生活厌倦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分居而不是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确定离婚之后会不会后悔。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一个英俊浪漫、事业有成、爱好广泛的男人,那时他已经离异三年,有个儿子。我们谈得来,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因为他的事业,因为他对过去家庭的责任感,因为他有自己的爱好,虽然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但我更清楚,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限制他属于我的时间和感情。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校友,我们有…  相似文献   

4.
头回见泥塑艺人双起翔,我便被他那满头银发和长长的白胡须给震住了。他的形象如同他塑造的脸谱一样美。他打造了一个泥塑世界,同时也打造了自己。于是,我请他与脸谱合影,拍下了对他的第一感觉。自认识以后,我便一次次地拜访他,试图走进他那个独有的、美的世界。一回生,  相似文献   

5.
杨景宇 《中国人大》2012,(22):52-53
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琪翔百年诞辰纪念。他离开我们已经28年了,我对他的思念却与日俱增。我和琪翔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经历了很不平凡的人生路程,我了解他的为人,同情他的遭遇,支持他的工作。我觉得最值得我怀念的就是他一生不断追求光明与进步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经历...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琪翔百年诞辰纪念。他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八年了,我对他的思念却与日俱增。我和琪翔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经历了很不平凡的人生路程,我了解他的为人,同情他的遭遇,支持他的工作。我觉得最值得我怀念的就是他一生不断追求光明与进步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经...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我党建党70周年的时候,我作为一名老农工党员,对为创建和发展我党的老一辈领导人,以及牺牲的革命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思。  黄琪翔同志是我党创党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我曾有幸跟随他工作过五、六年,他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是我人生的导师。今年也恰恰是他逝世30周年纪念日。对琪翔同志,我无限地怀念他。一、“首先我们是同志”  在我没有在琪翔同志身边工作之前,便听张云川同志及其他同志谈到过他,因此对他景仰已久。而我与他第一次见面,则是在北京解放以后。  琪翔同志从香港辗转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9.
我和丈夫是1995年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结婚后他想回四川老家创业,而我不想丢掉收入颇丰的工作。仍留在广东打工。我们分居两地,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目前的事业。我同他商量离婚,他又不愿意。无奈,去年4月,我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我们离婚。之后,我曾多次与他电话协商离婚,他也认为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感情,但让我再等他一段时间。打电话时,我录下了和他协商离婚的通话,想以此为证据再次起诉。请问,我们的谈话录音能否作为感情破裂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我的岳父     
张耀辉 《黄埔》2010,(2):23-24
我的岳父王映新,是一位黄埔人,今年93岁了。他虽中等身材有些清瘦,但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的。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戎马生涯充满传奇;和平时期,他严于律己、勤奋耕耘、为人师表;逆境中,他耐住委屈、豁达乐观、高风亮节。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情操,始终鼓舞和激励着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人与人之间,惟其平等相待,才能一见如故。我采访南昌市南站派出所所长胡咸训,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忘记了我是记者,我忘记了他是所长。他告诉我,他有过14年的兵龄,我说我刚刚脱下军装。“咱都是当过兵的人嘛!”他拍拍我的肩,情不自禁道。兵与兵不一样。胡咸训曾在闻名军内外的“鼓浪屿好八连”服役,从战士、班长、排长到连长,释锋硬。,。多律煌,受到邓JJ、平等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弹指一挥间。这位军营铸就的硬汉,1986年以副营职转业,到公安行列后,以忘我的胆魄,励精图治,把一个老百姓提起来就头疼的派出所,带成全…  相似文献   

12.
喜欢他的名字刘思我认识和认识我的警察不多,我把他当朋友和他把我当朋友的警察更少,在这不多与更多中有一位,我总想告诉地:我喜欢他的名字。认识他,是八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春天,不知是市公安局领导首倡,还是市文联领导主动,反正是两家都情愿,组织作家深入公安战...  相似文献   

13.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4.
初见张雪岩,给我的印象是潇洒精干,雷厉风行,快人快语,举止大度且平易近人。虽然与他交谈的时间很短,我却感觉到了他身上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尤其是他那扶贫济困、为国分忧,向社会传播爱心的慈善之举,委实令人佩服和尊敬。  相似文献   

15.
鹰儿寨     
鹰儿寨邹义伦楼群,夜已深,已静。我站在七楼的阳台上,望着群星闪烁的幽丽的夜空、多少次了,这样的夜。一个人的身影在我脑际驰骋,我思索着,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人生轨迹。虽然我与他素未谋面,虽然他正处华年而不幸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同我又是这般稔熟,仿佛他就在我身...  相似文献   

16.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17.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6):22-22
我在长春看守所采访徐伟时,徐伟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我爸的今天跟我有关系,我心里最明白,不管他当多大官,在权、法和儿女亲情面前选择的时候,他选择儿女,这是人之常情……他只能这么选择。我最后悔是我把亲人牵进来了,不管我爸是什么事,但我心里明白,跟我有关系,是我把他牵累进来的……  相似文献   

18.
金克木先生谢世一年 了。回想去年四月的一天上午,我去看望他,他精神还挺好。只说拔了一颗牙,镶了新牙,还不太习惯,没听他说有其他不适。那里知道那次别后,竟成永诀。 金克木先生是我的老上司。我们相识于一九四九年夏季。是年,南京解放。我那时在南京国立东方语专任教。七月,语专与北大东语系合并,我随校来北大。我和金先生在同一个组。他是我们组的领导。从那时起一直到文革他一直是我的领导。他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课,但是我平日受他教益,获益匪浅。他的为人,他的学问,都是我所钦佩的。他为人正派,道德高尚。他学贯中西,治…  相似文献   

19.
叶芳 《台声》2011,(10):54-56
8月22日,突然听到钟铁民先生去世的消息,真的不敢相信。尽管早就知道钟先生从小就身体赢弱,常年受病痛干扰;尽管已经知道他去年刚刚做过手术,仍在休养之中,但我一直相信他会好起来的,因为他的毅力、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都是那样永远快乐、鲜活地感染着周边的朋友们。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与他的3次交谈,从中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做事,更让我无论如何无法接受钟先生已经离去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他是武林高手,从广西打向世界,拿下香港国际武术大赛四项冠军。他由武从影,参演《醉拳张三》《风流才子纪晓岚》《天龙八部》等影视。他和电视剧《陈真》的主演梁小龙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师徒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