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观是道教举行宗教活动场所的总称,是道教宗教观念的载体,在道教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末五代著名道教神话故事集《道教灵验记》中记载了很多宫观灵验故事,体现了福佑、惩戒等方面的主题,表现出道教不可侵犯的权威与无所不能的神通,也反映出道教与现实结合日益紧密的世俗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朱志远 《理论建设》2011,(3):102-104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与道教文化有关联的一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实体,能够被观赏者和朝拜者真实看到和感受的存在,如道教建筑、道教造像、道教壁画、道教科仪用具等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同时道教活动的事项作为一种吸引物,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如能体现道教精髓、道教文化、道教宗旨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道教徒的表演和开发的产品表现出来,使其显性化。齐云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玉用 《唯实》2012,(12):22-25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有悠久、良好的理论传统,也有其主动、积极的客观实践。江苏茅山道院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中心,探索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空间,一方面深化道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道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政府对道教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文章分析了明代政府的道教观,剖析了明代政府的道教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总的说来,明代对道教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由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套管理制度随着明王朝由盛至衰,逐渐丧失了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汉时,早期道教已经有试图参与政治的迹象。东汉末年的流民暴动,更明确地以道教为号召民众的旗帜。汉末大动乱中早期道教徒的活跃的表演,是道教思想的一种政治实践,也是道教思想的一种社会试验。这种试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成功,说明道教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早期道教信仰者的武装斗争以腐恶的政治统治为目标,反抗运动既有火速爆发的力度也有坚持长久的韧性。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史学者、政治史学者和宗教史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6.
道家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所创的一个哲学流派,道教是古代巫术、方术依托道家在汉代形成的,以追寻长生不死、成为"神仙"为主要目标的,人为的世俗宗教,两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但是,道家和道教都以"道"来命名,其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和道教在根本理论上血脉相通。道教袭取了道家作为哲学最高范畴的"道",并将其改造成最高的宗教信仰,在道教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道家的成果,道教越是趋向于高级和成熟,就越接近道家的老庄之学。而道家发展到后期,也不得不依托于道教,尤其是魏晋以后,更是教内之学强于教外,道教·成为道家的一个分支。本文试图从道家与道教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两者之间复杂而曲折的关系作一揭示。一道家的创始阶段可称为老学。《老子》一书奠定了道家哲学的基础,蕴含了尔后道家各派的思想因子。"道"是《老子》的核心范畴,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既具有宇宙万物本原的含义,又具有社会规  相似文献   

7.
张畅 《实事求是》2010,(5):88-90
经济交往和人口迁徙是道教在新疆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移民、由内地入新的道士和在新疆地区广泛修建的道观是新疆道教传播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交往与交流是新疆道教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早期出入佛老,中后期对佛老思想虽进行了批判,但仍有继承。他认为“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并在自己的学说中充分体现出来:如他直接借用道家道教的专门术语来谈论其良知学说,吸取道家道教的思想方法来构建和阐述其良知学说;他注重静坐,而这种修养方法也主要来源于道家道教。另外,在对人生理想、人格形态的构建上,他的思想也打上了很深的道家印记。这些都体现了他中后期对道家道教思想的融摄。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市,因拥有秦朝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祥地青城山,而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给都江堰造成惨重的损失.山河破碎处,人民蒙难时.  相似文献   

10.
正封建社会时期,无论佛、道,都得皇家喜欢才能繁盛。皇帝每每不定性,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只是喜欢佛教的,未必灭道,但喜欢道教的,弄不好就整出一场佛教的法难来。宋朝的皇帝,普遍喜欢道教。尽管自南北朝以来,佛道两教多次辩论,道教都败了,但是,到了北宋,皇帝依旧爱  相似文献   

11.
胡云 《理论导报》2013,(5):26-28
道教作为中国现行五大宗教之中唯一的本土宗教,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是能够联结海峡两岸人民"民族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纽带。江西道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努力扩大赣台道教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对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抵制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政干部论坛》2005,(11):F0003-F0003
金秋十月,丹秋飘香。2005年10月13日上午,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和十堰市武当道教医药研究所共同举办。武当山特区医院承办的“中国哲学与道教医学研讨会”在武当山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争谐的思想.其中,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格修为策略及社会理想方案,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峰 《学习月刊》2011,(24):23-24
“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位于湖北十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它与江西鹰潭的龙虎山、安徽黄山的齐云山、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相似文献   

15.
靳小强 《世纪桥》2009,(9):81-82
葛洪在我国历史特别是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更是神仙道教的重要典籍,全书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考察来厘清葛洪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李玉用 《唯实》2007,(7):8-11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是道家道教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张陵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因而得名。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这座风景独特的道教名山也同样留下了革命者的足迹。1933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等在赣东北建立起来的著名的红十军,奉命开赴中央苏区后,就是在这里的上清古镇和中央红军会师的。碧水丹山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景,区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二、十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明净秀美…  相似文献   

18.
张强 《理论学刊》2007,(10):50-52
儒学和道教的关注点虽然不同,但是,由于儒学和道教都土生土长于中华文化的母体,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同一种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而且两者都要回答同一个社会与人生问题,所以它们两者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至在宗教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以及追求和谐社会等方面交融互补,具有相通性。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好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客观需要,也对成都市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梳理成都市道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实现其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而禅宗的兴起则是外来的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转折点.自其产生之日起,禅宗就在宗教教义和宗教生活上努力与"人间"社会打成一片,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佛教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使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道教(包括后来成为道教主流的全真教)的宗教伦理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儒家(即"道学"或"理学",以及更晚出的"心学")的"宗教"伦理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终于与"人间的"文化系统打成一片.禅宗宗教伦理与韦伯所归纳的"新教伦理"内涵一致,前者却比后者至少早了700多年.禅宗是"人间佛教"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今天中国佛教界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即是承禅宗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