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从天津押回北京。紧接着,批斗“阎王”周扬的一系列会议召开。上世纪30年代的“国防文学”问题,被“革命群众”认定是周扬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在多次批判揪斗后,周扬被关进北京卫戍区,后又被投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9年。  相似文献   

2.
关于周扬,我曾经写过好几篇文章,有的文章属回忆性质,有的文章带研究性质。我想,研究周扬在三十年代的事情,最好把那个时期党内的情况弄得更清楚些。这也许是我的研究同其他人写周扬的文章不完全相同的地方。这篇文章我就想从党史的角度谈有关周扬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上海文委的问题。我知道上海文委有两个时期,前一个是以阳翰笙为书记,田汉、杜国庠、夏衍、周扬为委员的文委;后一个是阳、田、杜被捕后,以周扬为书记,夏衍、章汉夫、钱亦石、吴敏为委员的文委。两个文委的差别前者是有临时中央和江苏省委作为上级机关、受他们…  相似文献   

3.
周扬是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建国后一直担任文化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文艺界的实权人物。“文革”初期,周扬受到政治性批判,被监禁,“文革”后复出,以其深邃的眼光对历史进行反思。作为反思的一个成果,  相似文献   

4.
周密 《湘潮》2008,(12):22-27
2008年12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文艺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周扬诞辰100周年。周扬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矢志追求真理和进步,在他身上,深深刻下了20世纪中国革命和文化事业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周扬被造反派从天津押解回北京周扬夫妇住在天津市委的招待所。这里,草青树绿,环境十分幽静,确实是疗养的好场所。但是,在这里的周扬,与其说是疗养,还不如说是在躲避那场惨无人道的揪斗。因为,尽管院内四周是高大的院墙,但是外面高音喇叭时常传来的“打倒走资派”和“打倒周扬”的口号,依然声声入耳。而一旦口号声沉寂后,大厅里那座大钟“嘀嗒嘀嗒”的声音,就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响着,更加深了幽暗、阴森的气氛。这一点,给周扬的秘书露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周扬大病初愈,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恶性风暴,毫无思想准备。他的身体…  相似文献   

6.
“人往往总有一两个和自己比较亲近,相知又最深的人。”这是周扬同志在《怀念立波》一文开宗明义的一句话。20世纪80年代初,周扬和我们谈起30年代从事左翼文学运动的经历时,不时提到他和周立波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共患难、同欢乐的生死之交。他们二人同是湖南益阳人;周扬生于1907年11月7日,周立波生于1908年8月9日,周扬稍长一点;二人同属周性宗祠,论起宗族辈份,还是叔侄关系,但他们相识后,情同手足。用周扬自己的话说,更像亲兄弟。初识促膝谈他们二人初次相识于1926年,正是湖南革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周扬当时名周起应,已在上海大夏大学…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1,(11):33-33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召开。毛主席一到会场,与会者马上活跃起来。周扬陪同毛、王席和大家握手见面。  相似文献   

8.
黎辛 《党史文苑》2013,(11):45-46
《白毛女》是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向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记者的林漫(原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员)写信告诉鲁艺院长周扬这个故事。周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9.
孙伟 《湘潮》2011,(1):51-51
1951年,我在常德专员公署办公室工作,被抽调参加土改。在我们集训时.听说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兼中宣部文艺处处长周扬来常德参加土改.  相似文献   

10.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大批进步青年和文化人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中共中央根据形势需要,决定从同统区选调一些在文化学术方面有较高水平与成就的党员干部到延安工作,以加强文教战线的领导力提出过“国防文学”口号,与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人开展激烈争论,犯过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的错误,受到鲁迅的尖锐批评,因此中央负责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都知道周扬的大名。他到延安不久,毛泽东就找他谈话,了解上海文艺界的情况,委任他为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后来又让他担任鲁迅艺术学院主持丁作的副院长和延安大学副校长。周扬在1942年2月开始后的整风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押回北京,后又被关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九年。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四人帮肆意制造文艺黑线专政论,对30年代左翼文艺业绩和新  相似文献   

12.
刘小清 《党史博览》2003,(11):21-25
阳翰笙的建议与三人同访鲁迅计划 1934年10月的一天,凉爽的秋风从黄浦江面阵阵掠过,轻风拂面,给人一种难得的惬意。 在上海爱文义路的一个弄堂里,时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周扬敲开了另一位“左联”负责人夏衍住所的门。此前,因叛徒出卖,上海中央局经历了第二次大破坏。故而,夏衍、周扬等人均分头隐蔽,联系的频率亦相对降低。当周扬突然出现在夏衍面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写下了“周扬一案,似可从宽处理”的批语1975年5月,一直被关押的周扬,突然给送进了秦城监狱。虽然感觉到关押的条件比原来的地方有很多改善,但是,周扬反倒觉得不踏实了。自“文革”开始他作为“阎王”被揪斗后,先后在北京卫戍区、大红门的一个医院等地方关押,虽说条件很差,但这些地方毕竟不是监狱。现在被送进了实实在在的监狱,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更加严重了?与世隔绝的周扬自然不知道,这个时候把他送进监狱,与问题严重毫不相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一场又一场的动乱,终于在1974年下半年迎来…  相似文献   

14.
1946年,周扬在他编著的《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一书的序言中明确表示,他愿意做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者、解说者、应用者"。此后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周扬一直是这样做的,因而被文艺界称为"毛泽东文艺思想最权威的解释者"。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周扬是惟一一位担任领导职务时间最长、集文艺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人。由于周扬长期担任党在文艺方面的领导工作,与毛泽东的交往此一般入更多、更深,并且大都涉及文艺理论租文艺方针政策。所以,有人称他为党的文艺“总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解释者、推行者。  相似文献   

16.
闲来翻看所藏信札,发现胡绳给周扬的一封信。信很短,录于下:周扬同志 遵嘱把报告读过一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只在有几处提了点未必有当的意见,供参考。 胡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按当时权威人士的说法,文艺界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说周扬(1908—1989)是一把手,丁玲(1904—1986)可以说是二把手了,丁玲的行政级别是七级,与周扬一样,是副部长级干部。丁玲被迫作检讨丁玲是20世纪30年代的共产  相似文献   

18.
周扬对来看望他的部下说: 我身上患有两个癌症   1965年 2月,江青又一次来到上海。这次上海之行,目的有二:一是与张春桥一起插手修改京剧《林海雪原》(后改为《智取威虎山》)。江青想通过这出京剧来吹捧当时在东北工作的林彪,以便同林彪勾结起来,借这座“尊神”攫取更大的权力。另一个目的,是物色撰写批判《海瑞罢官》的人选。对于《海》剧,江青在 1962年就提出要批判,但一直遭到陆定一、周扬主持的中宣部、文化部的冷落。她又私下先后在北京找了一两位同志去写,但也被拒绝。在上海,她通过上海市委副书记张春桥,合适的人选…  相似文献   

19.
姚时珍 《湘潮》2008,(8):17-20
周立波1928年离开家乡湖南益阳邓石桥乡清溪村,来到上海,投身于左翼革命文学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周扬、艾思奇等于1937年9月离开上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经西安时,党组织派他与舒群转赴山西、河北抗日前线,先后为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与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卡尔逊作翻译,并担任战地记者,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首次发表了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致周扬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说,周扬同志:文章看了,写得很好,必有大影响。某些小的地方,我认为不大妥当的,已率直批在纸上。其中关于“老中国”一点,我觉得有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混同,把现代中国的旧因素与新因素混同之嫌,值得再加考虑一番。现在不宜于一般地说都市是新的而农村是旧的,同一农民亦不宜说只有某一方面。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