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研究》促我研究人大杨三波虽然我常在《人大研究》的前身《甘肃人大》杂志上发表“豆腐块”.但我仍然对人大工作有许多不甚明了之处。当我还沉浸在“豆腐块”所引起的沾沾自喜之中时,《人大研究》以她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眼前,并把我带人了一个更加广阔、更为多...  相似文献   

2.
杨运来 《人大建设》2012,(11):37-37
作为一名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学习,我与人大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人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受益匪浅。人大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锻炼干部的熔炉,是使人有所作为的场所。人大这块基地培养我、锻炼我,提升我的素质,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更加依恋人大工作岗位,在人大工作中逐步成长。人大培育我博学人生。由于工作的需要,人大机关干部接触面很广泛,  相似文献   

3.
《人大研究》是我良师益友王洪庆我虽已年过半百,但却是人大工作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因此,一直在寻良师,找益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杂志上知道了《人大研究》的存在和特色。1993年底,我便责成办公室与《人大研究》取得联系,并订阅了这本刊物,每期一到.我...  相似文献   

4.
2003年换届以后,我从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转到人大,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把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学习与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探索,我不但较快进入了角色,而且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打开了人大工作的局面。回顾和总结三年来的工作,颇有一些感触和认识。了解情况,认清人大工作面临的现实。要想做好人大工作,必须全面了解人大干部的思想状况,了解人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了解社会各界对人大的态度。近年来,在各界的努力下,人大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人大这份责任,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重托,为了我心中那光荣而神圣的责任!”这就是白城市人大代表、镇赉县大屯镇人大专职副主席王殿卿代表的心里话。为了使乡镇人大工作有新的突破,王殿卿经常利用在基层工作的方便条件,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实践使他认识到,乡镇人大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为此,他积极争得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支持,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了每半年党委专门研究一次人大工作制度。通过专题党委会议指导镇人大确定工作目标,把握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对《人大研究》的几点建议刘晓光《人大研究》无疑是一份开人大理论研究先河的刊物。作为读者,我对它厚爱自加,总觉着有种特殊的感情。正因此,我想说几句建议性质的活。在我看来,《人大研究》是一份地道的学术刊物,广大读者对它的衷爱与赏识也正在于此,但“我与《人...  相似文献   

7.
《人大研究》征订通知发到我手中,即将其张贴宣传,边宣传边带头邮订,成了我县人大常委会唯一的订户。通过阅读《人大研究》月刊,总觉不负我心。该刊理论性、实践性、探讨性、可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 是研究人大的园地, 多少年来, 这是一块贫瘠的处女地。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敢为人先, 插犁破土, 开辟了全国研究人大的第一块园地。 无数人大工作者, 欢欣鼓舞, 喜笑颜开, 多少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 我愿当一名勤劳的园丁, 在这块“研究”的土地上, 耕耘、播种、催生、护理……。  相似文献   

9.
<正>秦前红在"人大研究"群和"人大制度理论研究"群发问:"人大决定与人大立法的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到底有何不同?"引发了群内专家学者、人大工作者的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厘清了一些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一)"人大研究"群的讨论秦前红:请教各位,人大决定与人大立法的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到底有何不同?武春:我觉得只是形成的过程不同,立法法有些规定。其他好像没区别。  相似文献   

10.
或许是缘份注定,到乡镇工作未满一年,就结识了《人大研究》。我读《人大研究》和《读者文摘》完全是两种感觉:《人大研究》清新、明快、易懂,《读者文摘》则清纯、淡雅、含蓄;如果把《人大研究》比作一位朴素、大方、勇敢的小伙子,顶着一路风寒向我们走来,《读者文摘》就是一个温柔、美丽、善良的姑娘,为读者朋友献上浓浓爱意。而最终《人大研究》却在我的心上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结:为它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 老朱是乡上的人大主席,五十多岁了。听说年轻的时候婚姻上不顺利,因此很少见他回家。工作上勤勤恳恳,还算说得过去,就是性子有些直,有啥说啥,容易得罪人。我是去年九月份被分配来的一个小秘书,临时负责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地方人大工作通鉴丛书》,邀我作序,盛情难却,我写了短文。当时是首批推出《地方人大公文通鉴》《地方人大会务通鉴》《地方人大立法通鉴》《地方人大监督通鉴》4本图书,这在我国地方人大工作史上还是第一次,称得上是地方人大工作理论研究的创新。这套丛书一问世,就受到了各地人大工作者的青睐,对地方人大工作实践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时过8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又一次组织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理论研究功底的地方人大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修订、增补原有书稿,再一次推出了"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通识读本"8本,包括《地方人大科学立法通鉴》《地方人大监  相似文献   

12.
这个题目不是一句奉承话。 截止目前,我与《人大研究》的每一期都是见过面的。这份杂志连同我喜欢的《读书》和《读者》(原《读者文摘》),每个月都能供我好好地享受一番。相比起来,我与《人大研究》的交道更密切。因为,除了作为这三份杂志的热心读者外,我还曾在《人大研究》上发表过一些文字,也与编辑先生们是熟人。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荏苒,我到汝州市人大机关已十四年多了。蓦然回首这段岁月,是《人大建设》杂志伴我一路走来、一路走好。回想自己从当初对人大工作十分外行,到如今熟悉人大工作,成长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人大工作者,从一名科员成长为人大机关委室副主任、主任,尤其是担任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些集荣誉感、责任感于一身的重要职务,都得益于《人大建设》的倾心关爱和帮助,是她铺就了我的人大工作之路,促使我学习人大知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26日,南阳市卧龙区四届人大常委会成立,我光荣地当选财经工委主任。从那天起,我便与四届人大常委会紧密相连、息息相通。人大和我似大地和小草,人大是我的依托,我为人大着色;似纸砚和笔墨,人大是宣纸,由我和同仁精心描绘着。这几年,人大集体智慧和奋力拼搏取得的成果蕴含着我的付出;我尽职尽责地  相似文献   

15.
《人大研究》编辑部:读了寄来的几期贵刊,笔者相见恨晚,爱不释手。能有缘与贵刊相识,学习贵刊知识,感到是幸运,是一份福。人生难得良师益友,《人大研究》就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从仅读到的这几期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感到贵刊对人大工作的指导性相当强。篇篇文章都有深度、深意,都是人大工作人员的最好精神食粮。二是感到贵刊办刊视野开阔,整体质量相当高,不愧是全国人大界的知名刊物、权威刊物。三是理论研究创新性相当强。我认为她应列入全国各级各地人大必订刊物,应作为全国县以上人大工作人员必读刊物,应列入各级各地党…  相似文献   

16.
<正>弹指一挥间,我在人大工作已整整8年。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是《人大建设》铺就了我的人大工作之路,伴我在人大工作上一路走来。在我内心深处,总想把对《人大建设》的真实情感倾吐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记得2008年我从乡镇调到淅川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时,对人大工作一窍不通,既不了解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更不熟悉人大工作的业务,这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究竟该从哪里入手呢?办公室主任王章君似乎看出了我的迷惑,他向我推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修武,原任市委副书记、分工联系人大工作,一向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去年2月,担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他深入到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中去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读宪法、法律和人大工作知识,作出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思路。使郑州市的人大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就此,我们采访了岳修武主任。记者:岳主任,您上任后很快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和以后的几次讲话中,都反复强调要认真履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注意增强监督的实效。您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岳修武:我虽然原来联系人大工作,对人大工作有一些了解,但要真正做好人大工作,仅仅熟悉、了解是不够的。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搞一些调查研究,就是为了尽快取得人大工作的发  相似文献   

18.
胡冕 《人大建设》2013,(7):32-33
我与《人大建设》杂志有着不解之缘:是她,让我从一名乡镇人大秘书一步步成长为乡镇人大副主席,再到人大主席;也是她,让我对人大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热爱;更是她,教我学会了许多做人、为政的道理,使我从一名人大工作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大工作者。一初次接触《人大建设》是在1998年。当时,我刚被分配到新县周河乡担任人大秘书,对人大工作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一天下午,我接到通知: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第二天要到我们乡召开调研座谈会,要求乡人大主席在会上发言。领导安排我就乡镇人大工作写一份发言材料,第二天早上送到他手上。接到这个紧急任务,我感觉头一下子大了,半天没缓过神来。这可怎么办?关于人大方面的知识,还是在高中政治课本上了解的一星半点。除此之外,几乎是一无所知。领导看到我这个样子,笑了起来:"不好写吧?刚开始是不容易。相信自己,肯定能完成任  相似文献   

19.
<正>十几年来,我从一个对人大知识一无所知的无名小卒,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大工作者。这十几年中,我亲历了基层人大的许多事情,亲历了人大监督的变迁。特别是几次大的心灵震撼,让我渐渐感受到人大工作的艰辛与责任,也逐步读懂人大。第一次对人大肃然起敬2002年,我经过公开选拔,被安排到新乡市凤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朋友们都拿我开玩笑:"听人家说,人大人大,其实没啥,几个老头,守个破电话。你年轻轻的,去那儿干啥?"我一听,像泄了气的皮球。可就在进人大工作的第二年,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人大的看法,腰板也挺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写出一家之特色胡伟如果有人说我对《人大研究》情有独钟的话,那我是决不掩饰和辩解的。这缘于第一次见到《人大研究》.就被她吸引,相识恨晚的情愫.月积越累。每一次读、都是一种新感觉;每一次品.都有一次新收获。面临“铺天盖地”的报刊之战、《人大研究》能运筹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