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一、WTO及其争端机制的运用 WTO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关贸总协定是指关税与贸易的总协定,简称GATT,该协定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加强,最近一次补充和加强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的谈判,这次谈判的成果就是创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同时还在成员间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与协定,统称为《WTO协议》。这些协议与GATT—  相似文献   

2.
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这次会议是多边贸易体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完成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一是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程序,二是启动了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即多哈发展议程。WTO 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组织一轮又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不断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以促进贸  相似文献   

3.
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是指解决国际税收争端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文章研究加入WTO后的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机制,并就完善我国处理国际税收争端的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反倾销措施被扭曲成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必须理性地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问题,进一步完善WTO法规,正确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所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所涵盖各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乌拉圭回合的重大的和突破性的进展。它不仅总结和肯定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在运用第22、23条规定方面的经验和创造性成就,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国际性司法体制的难题——强制性管权。此外,该机制对因WTO所生的贸易争端的排他性管辖同样为WTO的运行提供了颇为有力保证。我国在2002年的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中首次使用这个机制,在今后随着贸易交往和磨擦的增多,中国势必会更多地利用或参与争端的解决中去。了解这个机制,就首先要了解它的运行起点——管辖权。  相似文献   

6.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是一项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又是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美国的策动下,在日内瓦国际世界贸易及就业  相似文献   

7.
走近WTO     
一、WTO概况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5年成立,其前身是1948年正式开始生效的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 WTO是当今规范国际经贸规则的多边经济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实施非歧视原则,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GATT和WTO在战后扩大国际贸易,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吸收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TO目前拥有135个成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定》,基本职能是实施《WTO协定》、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以及解决成员间可能产生的贸易争端和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其前身是1947年创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我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国,由于历史原因,与其中断联系30多年。1986年我国正式申请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开始了艰苦的谈判历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我"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今年9月,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部法律文件。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1月11日我国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并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了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书。12月11日我国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相似文献   

9.
尹立 《发展论坛》2003,(5):52-54
非违反(协议)之诉是WTO争议解决机制中极富特色并日益引人关注的规则之一。认真研究和把握WTO争议解决机制中非违反(协议)之诉的含义及其成立和适用的条件,不仅有助于我国较好地运用这一规则全面维护作为WTO成员方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我国应对别国针对我国提出的非违反(协议)之诉具有指导意义。一、非违反(协议)之诉及其设立的目的有关非违反(协议)之诉主要规定在WTO关贸总协定1994(GATT1994)的第23条和WTO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SDU)的第26条中。根据GATT1994第23条1款(b)项和2款的规定,如果一成员方认为其在GATT…  相似文献   

10.
略论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庭之友"摘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祥 《求实》2004,(5):60-61
“法庭之友”这一古老的制度运用到WTO争端解决程序中来 ,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WTO专家组报告及上诉报告的分析 ,了解其关于“法庭之友”摘要问题的态度 ,对于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 ,有效解决国际经济纠纷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经13年漫长曲折的谈判和努力,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终于就中国加入WTO正式签署双边协议,为中国成为WTO成员国打开了胜利之门。在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之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加人WTO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正视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第一,外贸体制改革存差距。WTO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它对于各国经济和贸易制度中有违反自由市场机制的因素,都加以排除或严格限制。加入WTO意味着承诺遵守国际规则,使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外经贸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接轨和相协调。目前,我国贸易体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要求尚  相似文献   

12.
张诚 《求实》2011,(Z1)
WTO框架内相似产品(like product)认定的问题,在WTO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国民待遇原则(National treatment)、市场准入机制(Rules On MarketAccess)以及反倾销(anti-dumping)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两个核心原则,它们对于WTO成员国之间的争端解决以及贸易谈判起了  相似文献   

13.
WTO于2003年9月10—14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以失败而告终。作为WTO多哈议程的核心议题,农业谈判没能取得进展。今后农业谈判能否突破僵局,不仅对建立公平的全球农业贸易规则至关重要,也将对进一步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需要修改的全球农业贸易规则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一直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有效约束之外,农业保护深深地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之中,以至于在GATT“肯尼迪回合”以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尽管  相似文献   

14.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调节国际经济关系,尤其是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是100多个成员国谈判制订国际经贸"游戏规则"的场所,是解决国际经贸争端的权威机构.现在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调节着约90%的世界贸易.目前,我国入世在即,农业也会毫无疑问地角逐于国际市场.眼下WTO虽然没有在农村真正地"热"起来,对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它还是个新名词,但只有加入WTO才意味着真正融入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它是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八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于1995年1月1日成立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WTO的最大发展中成员方,其权利义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WTO条约的解释。对WTO条约的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WTO部长会议、总理事会拥有通过立法解释的权力,这是排他的权力;争端解决机构享有司法解释权,这是为解决争端而必然拥有的权力;立法解释高于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受制于立法解释,争端当事方对司法解释不服可通过寻求立法解释而得到救济。笔者建议应该更加关注WTO的司法解释,随时跟踪和研究WTO司法解释的新动向,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WTO规则的正确理解和我们在WTO下的义务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7.
论保障措施项下的补偿和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生祥  张英 《探索》2004,(6):139-142
在WTO体制下,对某种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当努力维持它与可能受到该措施影响的成员之间的减让平衡。为此,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向受该措施影响的成员提供相应的补偿,否则,受影响的成员有权实施相应的报复。为了防止保障措施的实施或针对保障措施的报复给国际贸易造成扭曲,WTO《保障措施协定》为保障措施项下的补偿和报复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这些纪律,一方面起着平衡WTO成员之间贸易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着调整不同产业贸易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在WTO框架下推动CEPA实施的具体举措。本文从CEPA和《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各区域性贸易协定项下争端解决机制的不同模式,探索建立适合泛珠三角区域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可能性,为各省区真正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从提出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历经十三年,一彼三折,充满艰辛。最近,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吴心伯教授等专家就中国加入WTO的有关问题作了回答。1.WTO是什么?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简称,它是一个由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2.中国何时提出加入WTO? 中国在1986年就开始提出要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中的合法地位,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简言之,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就可以享受成员国之间相互给予的各种贸易最惠国待遇,比如可以享受最低关税等。具体说来,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在多边谈判和体制制定上拥有自己的地位,中国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在经济上的影响力和在制定多边秩序上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上,中国需要获得在新一轮多边谈判回合中的表决权,以便创造更为合理的多边秩序,为充分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及分享国际化生产铺平道路。 4.为什么美国是解决中国加入WTO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局势下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格局 ,以促进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当前必须解决好的迫切课题。本人针对 WTO对我们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