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葛凤 《法制与社会》2012,(20):74-75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资源和积极参与者。青少年时期是少年迈向成年的重要过渡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又是充满变数的"风暴期",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阻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并成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11,(5):94-99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日递增,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21世纪的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日益凸显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也直接危害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及探究预防对策事关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外法学》1980,(2):53-57,64
<正> 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是我们罗马尼亚共产党和国家在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二项重要工作。关心对犯了罪的青少年的再教育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使他们重新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用  相似文献   

6.
刘爽 《法制与社会》2015,(5):180-181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互联网交流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颠覆了社会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微博,就是可以即时发布信息的微型博客系统.自2006年Twitter网站的创立以来,微博作为一个新的网络平台得到了迅速发展.微博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简洁性等特点得到青少年的广泛青睐,青少年也逐渐成为微博用户重要群体.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具有双重性的.因此,了解我国青少年学生微博使用情况,找出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是我们当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年来,云南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成为影响该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指出认真剖析重点青少年的现状,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预防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然而我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不仅使自己身陷囹圄,而且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犯罪极大的破坏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具体研导致青少年究青少年犯罪的两类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的对策,以期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发展至今,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协商民主这一概念的阐述来探究我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闫峰 《中国公证》2004,(10):21-22
2004年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公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颁布实施22周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证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事业已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犯罪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早在本世纪20到30年代,我国学者就曾开始研究当时中国的社会犯罪问题,也曾在一些院校开设过犯罪学课程,并出版过一些学术著作.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50到60年代我国的社会治安稳定,刑事犯罪率很低,犯罪学研究没有引起重视.70年代后期,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比较突出,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性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犯罪学研究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家庭方面论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二十年来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今年是第一部全国性公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公证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事业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比较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关乎社会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极不相称。本文将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产生的失业、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和减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杨元芳 《法制与经济》2008,(16):108-110
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然而,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比较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关乎社会安全、稳定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极不相称。本文将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青少年犯罪却与日俱增。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干扰四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正确认识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不仅是实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法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具有许多特点,诸如偶发性、盲目性、愚昧性、野蛮性、反复性、腐蚀性等等。而团伙犯罪,则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据有关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希望,革命的未来。他们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因此,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无不把在我国复辟的希望,寄托在我国青少年的变坏上。争夺青少年的斗争,始终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罪恶行径最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青少年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就这个意义上讲,青少年是社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自身和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进行了调查,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当前,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