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邓伟志 《求贤》2010,(3):29-29
最近报刊上,就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率”的“率”字.展开了争论。我这里说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
历史“周期率”是历史学家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客观历史现象的描述和概括。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所谓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从实质上说,就是执政后如何防止腐化变质,脱离群众的问题。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之中,其思想精华,对于我们今天加强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和毛泽东的思考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出了自己长期思索的历史“周期率”问题c他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对…  相似文献   

3.
历代政权“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当代亦不乏其例,几乎成为一个周期率。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周期率?四十多年前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  相似文献   

4.
自国家产生以来,历史周期率问题是每一个政权或执政党都必须面对的“大考”。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成了历代政治家不断探寻的方向,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亟须寻找的答案。以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难题,有着鲜明的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深刻理解党的自我革命,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苏共失权引发的民主与周期率问题思考黄炎培先生1945年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谈话中提出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同时,还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就肯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  相似文献   

6.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同黄炎培谈到如何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时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里,毛泽东不仅明确提出了人民监督的重要思想,而且还把实行民主政治、接受人民监督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人民监督思想,对于今天的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不仅是带领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独立和富强而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历史,而且也是为人民民主孜孜探求和奋斗的历史。   一、开创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新路   1民主新路的提出   1945年 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的回答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到的中国式民主新路的集中概括和精确表达,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基本…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的产生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是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多党合作理论包括关于和大资产阶级政党合作的思想、关于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思想以及在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多党合作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巩固了统一战线,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为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同时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周期率是指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治乱兴衰的政治现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一个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人民监督”,一个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相辅相成、同向并进,铸就了党的百年辉煌。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要确保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统筹用好这“两个答案”。  相似文献   

10.
1945年 7月 ,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探讨历史兴亡周期现象 ,随后 ,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 ,用了“周期率”一词。近几年来 ,有人认为“周期率”是对“周期律”的误引或者误用。而笔者认为 ,“误引说”或者“误用说”是不成立的 ,应该用“周期率”。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对“周期率”提出异议的是李振民在 1 991年第 3期《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一文 (以下简称李文 )。在该文的注释中 ,他认为黄炎培将“律”误用为“率” ,“周期率”应用“周期律”。建党 80周年时 ,不少人重提毛黄探讨的历史兴亡周…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以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有着鲜明的生成理路和运行逻辑,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其理论逻辑由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无产阶级革命史观及人民的立场方位所决定,历史逻辑由我国政权更迭、国际共产主义曲折发展及百年管党治党历史经验的凝结所构成,实践逻辑由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方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及深入推进社会革命的需要所彰显。分析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三重逻辑,对深刻把握自我革命的内涵价值,全面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行人民民主。毛泽东指出的民主新路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富人民主,是趋向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型的更高层次的无产阶级民主,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崭新诠释,具有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真实性的巨大优越性,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坚实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这条民主新路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不断发展完善,最终目标是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进程中走向共产主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3.
用民主和法制打破“人亡政息”的周期率──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思考龚兴盛由今上溯350年──1644年,即农历甲申年,在我国历史上发生两件大事:一件是腐朽的明王朝覆灭,一件是新生的大顺政权夭折。这一事件,是我国历史上统治集团因腐败而导致“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4.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正民主,我们必须走好的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不二法门。2016年3月1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新建的大楼里,耸立起了一组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雕塑大师吴为山先生创作的雕像《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神采奕奕地走出延安窑洞,畅谈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陈昌智说,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走访民建中央时,特别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16.
崔霞 《党史博采》2016,(4):16-17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去往北平,毛泽东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次赴京建国比作"进京赶考",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要坚持"两个务必",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历史时刻,直面全面执政及如何执好政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是中共执政及执好政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7.
莫志斌 《湘潮》2023,(12):57-59
<正>为人民解放和当家作主而奋斗一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酷爱中国“往事越千年”的历史与浩如烟海的史籍。众所周知,他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史书,他从中吸取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无法统计。抗战时期,他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度讨论,就是他高度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的鲜明例证。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1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成员,应毛泽东之邀请,为推动国共商谈,  相似文献   

18.
<正>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自己住的窑洞里,对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给出了答案,史称“窑洞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重提“窑洞对”,可见此事对我们党影响之深。那么,何为“窑洞对”?毛泽东“窑洞对”的历史底气何在?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解答。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5,(2):63-64
<正>2012年12月,在同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座谈时,习近平同志重提毛泽东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以警示全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和防止脱离群众,我们还会在兴亡周期率的路径上徘徊。从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历程看,赶考的内容一直在变化,如果说最开始还只是停留在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绝不做李自成",要求全党同志"两个务必",到后  相似文献   

20.
跳出政权腐败的“周期率”问题,是我党三代领导人十分关注的历史问题。由于他们个子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因此其认识和措施都不一样。一代政治家只能解决一代政治家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予以解决。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从理论和实践上来总结和思考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搞好执政党的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