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思想心理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认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尺度.而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农民工自身的心理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为此,地方政府应树立以服务强化管理的新理念,城市居民应树立公民意识,大众传媒应科学宣传,农民工消除自卑树立自信,为实现农民工身份认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农民工而言,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加强烈,融入城市的意识更加自发和主动,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其市民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其在实现身份的彻底转化和观念的真正认同上依然面临重重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及应对策略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城市政府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分配不同的政策利益,并建构了他们的政策身份.政策身份的实质是承载着政策利益分配的成员资格,是具有分配、控制和排斥功能的治理术,当众多政策利益粘附在政策身份上,易形成支配性的分配格局.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多元"应得"的政策身份建构框架,以户籍政策及其改革为案例,分析公共政策对目标群体的身份建构逻辑.当...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的那些居住地被规划建设为城市而不再从事农业的"离土不离乡"农民的市民化,和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的"离土又离乡"农民工的市民化一样需要引起重视。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城市化、社会身份和职业类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存状态是令人堪忧的。各级政府要整合社会力量,切实改善农民工"边缘化"的身份定位、"荒漠化"的休闲方式、"乡土化"的人际关系、"缺位化"的公共参与状况和"空心化"的教育培训状况等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5)
<正>在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席卷世界的今天,无论是族群还是个体,空间的变化无疑对自身固有的文化传统进行着改变甚至是重构。在斯图亚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的论述中,他试图用向前的眼光来看待相关问题,主张将"身份"置于不断变化和转化的过程中去加以关照。本文关注的正是这样的群体及个体——农牧区蒙古族大学生。在城市求学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学习空间发生了改变,那么他们自身"文化相对固定的特征"会有什么改变?他们在城市这个空间中又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视角,政治、工作与居住的权利共同构成进入城市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农民大规模进入城市务工,这些农民虽然"身"已进城,但是权利依旧按照农民身份来配置。农民工的城市权利意味着农民工可以选择是否进入城市,也可以选择进入哪一个城市。单纯控制与排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人口并不能缓解我国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压力。现阶段,部分农民工面临权利缺失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权利贫困,是权利失衡与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从我国农民工城市权利演进的差序格局来看,其权利贫困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城市身份的碎片化以及城市权利的个体化,探讨农民工赋权与减贫的未来进路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和工农平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建立伊始便高度重视城市社会管理,并根据城市社会的实际状况与中共的社会理想确立了城市社会改造的目标。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城市社会"组织起来",使城市社会秩序很快得到稳定。伴随着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一五"计划的推进,城市社会被"单位化",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步步地得到强化。此后,以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的封闭型城市社会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中共所进行的组织化或者说制度化的社会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建构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李慧玲 《党的建设》2008,(10):18-19
目前,兰州市已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中唯一的有国有企业、无国有职工的城市,被国务院国资委称为国企改革的"兰州模式"。迄今,兰州市已支出国企改革成本32.3亿元,231户企业完成改制,8.3万名职工国有身份得到置换。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河间市以"我是党员、向我看"为载体,通过亮身份、抓培训、促服务、争先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亮身份、树榜样,展示良好形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市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活动,号召各级党组织对共产党员家庭户进行挂牌,在全市615个行政村和城市居住小区中的党员家庭分别悬挂"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不忘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数据,运用Gologit模型分析了城市白领新移民社会融合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身份融合、文化融合(除接受本地风俗习惯程度指标外)、心理融合和社交融合分别对城市白领新移民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整体来讲,社会融合对城市白领新移民定居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促进白领新移民社会融合对其在移居城市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韦伯看来,中世纪西方城市是现代公民身份形成的基础,而中国根深蒂固的宗族屏障、巫术性的祖先崇拜和军事防御上的依附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阻碍了孕育公民身份之摇篮的自主且自治的城市联合体的出现。韦伯的城市社会学对古代中国公民身份缺失根本原因的揭示与阐释是相当独到和深刻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与此同时也自始至终都透露着浓厚的东方主义和统一体观念。随着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韦伯对古代中国公民身份缺失的城市社会学解读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郭庆晨 《奋斗》2013,(7):62-62
正时下,不少人都很在意"身份",特别是有些担负一官半职的领导者,更是把身份看得很重。在他们看来,身份就是地位,身份就是权威,身份就是面子,身份就是荣耀,身份就是价值的体现……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身份成了一些领导者的"商标"和"品牌",而刻意和彰显身份,则成了某些领导者脱离群众、铺张浪费的一大病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追求城市生活的动机更为强烈,目前正处于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的边缘化境地,陷入身份认同困境。为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相关部门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培训、实现"回流式"市民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清  麻智辉 《理论导报》2008,(10):28-30,43
"十一五"时期,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外来农民工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角.然而,从目前形势看,我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十分缓慢,他们绝大多数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成为城市"边缘人".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其中政策、观念、文化、习俗等非制度性因素是其中之一,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必然有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彰显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在"我是谁"的角色问题上具有牢固的坚定性;在"为了谁"的价值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有何为"的目标问题上具备明确的认知力;在"如何为"的作为问题上展现有效的执行力。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可以从构建系统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知,优化自我教育方法、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身份领悟,拓展实践教育途径、夯实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发挥模范引领效应、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期望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矛盾性。为增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必须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其保障问题,处理好职业发展问题,提高生活满意度,增强城市归属感以及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行为的城市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正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建立,国家政体发生根本性变革。北京虽然保留了国都身份,但以中轴线为基准的传统空间结构随着帝制衰亡而丧失了合法性理论体系的支撑。皇城城墙先后被拆除,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通过功能改造,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有的封闭性城市格局日益瓦解,以皇权为中心的"一极化"政治空间逐渐向"多元化"的社会空间转化。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5,(4)
城市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一经产生就自然出现了城乡关系,顺应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心-边缘"社会结构,城乡之间也表现为一个不平等的空间结构。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空间的区隔和等级化都是政治的结果,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结构是社会治理结构的浓缩,是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中心-边缘"的城乡结构体现为城乡居民之间全方位的身份不平等,因而这也是一个不正义的空间关系。全球化、后工业进程将会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打破"中心-边缘"的格局。城乡之间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状态,城市与乡村各自的差异得到承认和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相互包容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